浅谈图书馆旧书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2015-12-08 03:31:21马娟
人间 2015年30期
关键词:旧书误区书籍

马娟

(荆州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浅谈图书馆旧书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马娟

(荆州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高校图书馆馆藏中旧书占了很大的一个比例,要充分地开发利用,使之物尽其用,就得更新观念,改进措施,走出对旧书的认识、管理、利用的诸多误区。

旧书;管理;利用;误区

近年来,我国旧书市场异常火爆,文革时期的一张传单、一本小册子就卖十几元甚至几十元钱,而且大有上升势头。据说这些图书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图书馆的剔旧图书。如前些年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剔旧出来的大约四五吨旧书,其中七八成是淘书人眼馋的精品。探究书刊流失的原因,社会上很多人往往把责任归究于图书馆人的素质不高。这是因为大家对旧书的管理与利用,有着诸多认识上的误区。

一、走出对旧书认识的误区

许多人对旧书不屑一顾,认为旧书的版本是陈旧的,内容是过时的,外形是破损的,既 没有收藏价值又没有利用价值。本人在旧书库工作,亲身经历告诉我,对旧书不该带有任何偏见。有些旧书确实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内容观点上已经失效,失去现实意义和参考使用价值。就旧书的老化而言,可分为内容上的老化和物质上的老化。属于物质上老化的只是表面陈旧破损,并不影响其本身的知识价值。“酒是陈酿好,书是旧籍珍”,即以陈酿比旧书,言之旧书有佳趣,耐品读,与品饮陈酿美酒在感受体味上有相类相通之处。这其中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书的版本,即出版时间愈古愈旧的书籍,流传越来越少,愈稀缺珍贵。这在收藏界意义尤其突出,藏书家收藏书籍所讲究看重的就在于版本。第二层意思是说,书愈旧年代愈久,经历史的淘洗检验能流传下来,足见其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社会进步性的可贵和进步。一般说来,好的东西才得以经久流传,那些很旧很旧的书,往往价值越丰富,可以说是淘尽黄沙始到金。

二、走出对旧书管理的误区

如今衡量一个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其藏书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图书馆,需要收藏尽可能多的文献,以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但是任何一个图书馆的馆舍和收藏条件都是有限的,这是藏书剔旧的根本原因,但在剔旧过程中却没有一个标准可依,下架后的旧书往往是随便找个地方随意堆放,由于条件差,堆放一段时间后变质朽坏,最后就被当成废纸处理。数年前北京一个著名的图书馆曾经把众多的民国书刊一次性处理掉,引得上百位旧书摊贩趋之若鹜。这是因为民国书刊中,不乏有重要文献价值的新善本,有市场价已达上千元甚至数千元一本的新文学毛边本之类绝版珍贵文献。据2002年12月9目的《南方周末》报道:巴金研究者、人民日报社编辑李辉致电巴金的女儿李小林,称其在京城某旧书摊发现并买下了6本印有“巴金赠书”字样的英文版《THEDIAL》(《日晷》)杂志,其中一本内页有巴金的毛笔签名,摊主称是“国家图书馆外文期刊部处理过期期刊时得到的”。

三、走出对旧书利用的误区

藏书楼之所以被视为传统图书馆的象征,是因为其对书籍的管理方式是以保存为中心,一切业务活动都是围绕着保存展开。虽然藏书楼已转化为图书馆,但在严格意义上,这种以藏为主的传统观念仍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在今天的图书馆管理中。最典型的就是像古代欧洲把图书用链子锁起来的做法一样,把许多书籍完好无损地锁在书柜或保存库里,为了使珍贵书籍减少丢失、破损的风险,大多数图书馆通行的方法就是将其秘不见人,或者是根据身份界 定借阅的读者,严格的借阅制度使很大一部分读者望而却步。如何平衡保护文献和利用文献之间的关系,是图书馆管理文献所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主要是思路问题,文献只有被利用,其知识价值才能实现。因此,向社会和公众开放珍贵的书籍文献,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服务,加强珍贵书籍文献的整理与提供服务。

(一)加强保护意识。

保护意识首先要从馆领导培养。图书的处理权在馆领导手里,如果领导不加以重视,不懂藏书的价值,只从眼前的蝇头小利着眼,剔旧图书就难逃劫运。只有领导的意识提高了,各项管理工作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才能做实、 做细。其次是加强管理人员爱书、懂书等业务素质教育,通过宣传提高管理人员图书保护意识。通过加强业务培训、聘请专家讲学、派专人进修、增长见识、掌握古旧图书的基础知识和修补技能,熟悉社会上旧书市场行情,了解剔旧图书的收藏保存价值,使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本岗工作的重要性。

(二)建立剔旧图书专藏库。

改善收藏条件是保护剔旧图书的有效保证,有条件的馆一定要建立剔旧书专藏库,可以实行密集收藏,进行排架管理,既方便对借阅书库的补充,又可作为备用库开放借阅。没有条件的馆,打捆后也要绥善管理,把它放置通风、干燥的地方,做好防尘、防蛀等保护措施,并定期对其进行倒垛。 剔旧图书已有了一定的使用时间,对环境要求更高,如果保管不善更容易变质破损。最好是要把剔旧下来的图书归属到一个比效合适的业务部门,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

(三)建立规章制度。

建立一套对剔旧图书长期保管的规章制度十分必要,通过规章制度来规范剔旧图书的管理及处理工作,确保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现在各馆在剔旧时都事先拟定剔旧方针、剔旧原则、剔旧方案,但是不注重剔旧图书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规章制度就是要把剔旧图书的管理也纳入到正常工作中来,形成长效机制。这样,在领导更换后,一样保障剔旧管理工作正常运作。

(四)做好剔旧图书开发与利用。

图书馆是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的教育服务机构。图书馆文献的收藏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做好剔旧图书的保管就是为了有效的利用,这才是管理好剔旧图书的目的所在。剔旧下来的图书,首先要查遗补缺,对本馆的基藏库进行检索,现在部分市级馆和高校馆为了充分发挥“藏以致用” 的藏书理念,在购进新书时,已不再提出一册放到基藏库保存,而是先全部放到借阅部门流通,所以有些版本基藏库是没有的,凡是基藏库中没有的剔旧书要优先及时补进。其次要做好剔旧图书登记注册,对具有资料价值、学术价值、版本价值、投资价值的书要加以注明,这样有助于对剔旧图书的保存,也利于日后调换、赠送、处理。近年来,旧书市场的火爆现象,给我们图书馆界敲响了警钟,我们再不能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大家应该以此为戒,保护好我们身边的这些宝贵财富,不让其从我们这一代手中流失。

[1]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

[2]侯俊华.旧书如陈酿.审计月刊,2005,(7):54.

[3]卢芳,刘娟.图书馆:古籍收藏和保护的重镇.图书馆与阅读,2008,(9):25—27.

G251

:A

1671-864X(2015)10-0120-01

猜你喜欢
旧书误区书籍
旧书满新知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4:34
鲁迅与“书籍代购”
冬季洗澡的误区
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34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书籍
新产经(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37
旧书报为什么会发黄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华人时刊(2016年13期)2016-04-05 05: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