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平
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
杨 平
(湖北省沙洋县人民医院,湖北 448200)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骨折进行X线与CT诊断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3月曾在我院经临床病理确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4例,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对其行X线诊断,观察组中患者对其行CT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并且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在经过诊断之后,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观察组中患者诊断出48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2.3%,对照组中患者诊断出42例,其诊断准确率为80.8%,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显著。结论:在临床上对胸腰椎骨折以X线与CT方法进行诊断均能够得到一定诊断准确率,但螺旋CT诊断准确率相对比较高,能够对患者更好诊断,在临床上尽量选择螺旋CT方法对胸腰椎骨折进行诊断,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诊断依据。
胸腰椎骨折;CT;X线
胸腰椎骨折是现代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伤,该疾病所指的就是T11-L2椎体由于强大外力突然作用,导致椎体后缘终板粉碎,从而有骨折发生,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在临床上选择有效方法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在该疾病临床治疗方面有着十分重要作用以及意义。传统X线诊断方法虽然能够得到一定效果,但诊断准确率比较低,很容易发生漏诊与误诊,而螺旋CT是诊断准确率比较高的方法。本文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3月曾在我院经临床病理确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4例,分别对其行X线与CT诊断,现报告如下。
1.1 资料来源
所有患者资料均来源于2012年10月-2015年3月曾在我院经临床病理确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4例。以患者入院先后顺序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总例数为52例,在本组中所包括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另外24例,患者年龄大小处于20-60岁,其年龄大小平均数为35.8±2.8岁;对照组中患者总数为52例,在该组中共包括30例男性患者与2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大小区间为22-62岁,其平均年龄大小为34.8±2.8岁。这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方面并无十分差异存在,两组患者之间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选择X线方法进行临床诊断,在诊断过程中所使用仪器为X线检查摄像机,以常规方法对患者胸椎及腰椎的侧位片以及正位片进行拍摄,依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判断,看是否需再拍摄双斜位片。
观察组中患者利用螺旋CT方法进行诊断,在进行检查过程中使患者取仰卧位在扫描床上平躺,扫描范围为怀疑损伤水平之内的上下椎体各1个。在进行扫描过程中,应当使扫描平面保证垂直于椎管。在扫描过程中所设置仪器参数为螺距在1.0-1.5之间,将层厚控制在2-5mm,观察软组织窗以及骨窗,重建图像的层厚控制为1.0mm。在重建之后,通过对图像加工处理,可以使其成为二维或者三维图像,所选择方法为多平面重建法以及表面遮盖显示法[1,2]。
1.3 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本次研究结果中有关计量数据通过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利用%表示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利用t以及Χ2对本文研究结果中计量数据以及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利用P<0.05表示两组之间所存在差异比较显著。
在经过诊断之后,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观察组中患者诊断出48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2.3%,对照组中患者诊断出42例,其诊断准确率为80.8%,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显著。
在临床上胸腰椎骨折所指的就是由于外力作用而导致患者的胸腰椎骨质有连续性破坏出现,胸腰椎骨折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脊柱损伤。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青壮年患者中,造成患者损伤的主要因素就是高能量损伤,而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骨质疏松,由于外伤联合作用,患者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神经功能损伤出现,导致在后期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很大阻力以及困难。所以,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而言,对其进行准确、快速诊断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意义[3]。
在临床上损伤检查的基本手段就是常规X线平片,该方法比较经济,诊断比较准确,易于患者接受,能够将压缩程度以及损伤阶段确定,但是有时对于骨折实际范围很难确定,大部分情况下X线片能够显示椎体骨折,但是比较容易将附件骨折漏诊,另外对于椎管受累无法清楚显示。而CT能够将骨折细节清楚显示,尤其是对于脊柱后部机构骨折以及移位骨折片,能够对椎管形态以及狭窄程度进行观察。利用重建技术能够使患者脊柱纵行排列、椎体压缩高度以及水平方向骨折线与骨折片移向椎管之内情况得以显示,还能够观察临近软组织。另外,利用CT诊断能够将脊柱后部成分骨折以及小关节绞锁与脱位发现,具有很大优越性,在确定脊柱骨折是否稳定方面能够提供可靠依据,在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临床价值[4,5]。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在经过诊断之后,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观察组中患者诊断出48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2.3%,对照组中患者诊断出42例,其诊断准确率为80.8%,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显著。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胸腰椎骨折以X线与CT方法进行诊断均能够得到一定诊断准确率,但螺旋CT诊断准确率相对比较高,能够对患者更好诊断,在临床上尽量选择螺旋CT方法对胸腰椎骨折进行诊断,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诊断依据。
[1]原卫民.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4(10):95+97.
[2]林栋.胸腰椎骨折90例X线平片与CT诊断对比观察[J].吉林医学,2011,13(25):2632-2634.
[3]刘良峰,严金岗.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应用于腰椎骨折诊断中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3(30):492-494.
[4]陈建红.X线与CT诊断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8(18):84+86.
[5]田原,李胜男.用X线平片和CT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临床价值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3(22):49-50.
《影像技术》征登广告启事
《影像技术》是由全国轻工感光材料信息中心、中国感光学会和天津远大感光材料公司共同主办的技术性期刊,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彩色封面,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本刊主要报导国内外影像技术、影像器材和影像材料的新发展、新设备、新产品、影像评价。报导内容新颖、权威、发行面广。
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是研究、生产、经营和应用影像技术、影像材料和设备的技术人员、专业人员,以及广大影像技术爱好者。
《影像技术》竭诚为广大客户服务,利用彩色封面和内页为客户做企业和产品的宣传,以提高企业形象及其产品的知名度。欢迎各界人士惠顾。
广告刊登版面: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及内插页的图片文字广告。
请与《影像技术》编辑部联系。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20号
邮编:300220
电话:022-88113470
传真:022-88112801
邮箱:yixi@chinajournal.net.cn
yxjs_journal@163.com
R683;R445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5.06.12
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