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CT低剂量扫描在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15-12-08 22:42:52
影像技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限制性伪影低剂量

王 坤

高分辨率CT低剂量扫描在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王 坤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影像科,南京 210008)

目的:探讨限制性通气障碍高分辨率CT(HRCT)低剂量扫描能否达到常规扫描的诊断要求。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部分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进行低剂量以及常规HRCT扫描,对比不同扫描方案下图像质量和伪影情况。结果:27例常规HRCT扫描图像质量Ⅰ级16例,Ⅱ级8例,Ⅲ级3例,而低剂量HRCT扫描图像质量Ⅰ级18例,Ⅱ级7例,Ⅲ级2例,低剂量HRCT图像质量与常规HRCT相当(P>0.05);常规HRCT图像中,15例无伪影,轻度伪影5例,中度伪影4例,重度伪影3例,而低剂量HRCT图像中,16例无伪影,轻度伪影6例,中度伪影4例,重度伪影1例,低剂量HRCT图像伪影情况与常规HRC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限制型通气障碍患者低剂量和常规剂量HRCT扫描图像质量及伪影情况相当,但低剂量HRCT扫描减少了病人的辐射剂量,降低对病人的辐射损伤。

高分辨率CT;限制性通气障碍;低剂量

限制性通气障碍多出现于肺部无病变而伴胸部轮廓活动受限的疾病,包括胸腔积液、胸廓畸形、肺间质纤维化、胸膜增厚以及肺部切除手术等[1]。临床常选用CT来诊断限制性通气障碍。常规CT扫描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相对较大,对于长期随着复查的患者,有引起辐射损伤的可能。本研究中我们选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低剂量扫描对限制性通气障碍进行诊断,观察其与常规扫描方案是否存在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部分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限制性通气障碍诊断标准;②患者知情同意,能配合检查。本研究共纳入27例(男15例,女12例)患者,平均年龄61.18±9.21岁。

1.2 HRCT扫描方法

采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0.625mm探测器,常规HRCT扫描参数:管电压140kV,管电流250mA,层厚5.00mm,螺距1.0,FOV500,矩阵512× 512;低剂量HRCT扫描参数:管电压100kV,管电流50mA,其余同上。扫描范围从脖颈下至肚脐上。

1.3 图像评价

由2位主治以上放射科医生对常规剂量和低剂量HRCT进行分析,图像质量评价标准[2]:Ⅰ级,图像质量好,组织轮廓锐利,内部密度分辨率好,结构清晰;Ⅱ级,组织轮廓较清晰,内部密度分辨率较好,但轻度影响对病变的诊断;Ⅲ级,组织轮廓模糊,内部密度分辨率较差,影响对病变的诊断。图像伪影评价标准:0级,无伪影;1级,组织内有条纹状伪影,但不影响图像质量;2级,组织内有多条的放射状或条纹状伪影,影响图像质量;3级,组织内有大量的放射状或条纹状伪影,图像质量差。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剂量和低剂量HRCT图像质量评价

27例常规HRCT扫描图像质量Ⅰ级16例,Ⅱ级8例,Ⅲ级3例,而低剂量HRCT扫描图像质量Ⅰ级18例,Ⅱ级7例,Ⅲ级2例,通过秩和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HRCT图像质量与常规HRCT相当。

2.2 伪影情况分析

常规HRCT图像中,15例无伪影(0级),轻度伪影(1级)5例,中度伪影(2级)4例,重度伪影(3级)3例;低剂量HRCT图像中,16例无伪影(0级),轻度伪影(1级)6例,中度伪影(2级)4例,重度伪影(3级)1例。通过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图像伪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剂量HRCT图像伪影情况与常规HRCT相访。

3 讨论

限制性通气障碍发病患者临床症状以咳嗽、咯痰、发绀、肺部湿罗音等为主,以其他肺部疾病具有一定相似之处,临床难以根据外在症状直接诊断,因此需加用X线片及CT等技术诊断。X线片是传统肺部疾病诊断技术,该技术具有易于推广、检测成本低廉等优势,但成像清晰度以及图形空间分辨率上具有一定缺陷。CT检测在空间分辨率上具有较高价值,但传统CT检测要求患者屏气,这对限制性通气障碍而言具有较大难度,故本次研究中我们选用HRCT进行诊断,取得了显著成效。

HRCT是肺部疾病常用诊断技术,传统的HRCT检测是在常规CT检测基础上对怀疑区域进行1-2mm薄层扫描,以提高空间分辨率及靶扫描,但是这种HRCT需求较多的辐射剂量,这对患者具有较大损伤,尤其是儿童期及孕妇[3]。近些年64排CT应用逐步广泛,MSCT采集容积同向性也逐步增强,重建后图形逐步接近或等于轴成像图像。容积数据可通过不同方法重建并完成骨算法成像及标准重建。骨算法重建是一种具有极高空间分布的算法,在显示细小病灶上具有极高优势[3]。经过本组研究发现低剂量HRCT及常规HRCT在图像质量和伪影出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日常的治疗随访中使用低剂量HRCT即保证了治疗效果的评估和日常随访需要,又减少了病人的受辐射剂量。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出的CT检查需在防护最优化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检测信噪比。人体肺部与周围组织存在明显的密度差异,具有显著地对比性,这也是低剂量CT、HRCT扫描成为可能的关键因素。有学者研究发现,50mA是CT、HRCT检测的稳定低毫安界限值之一[4]。还有学者选用40mA管电流对儿童肺部检测发现图像疾病满足诊断要求[5]。因此,实际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需在放射剂量计影像图像质量期平衡,需以最小检测剂量来保证图像质量,优化检测方案,降低辐射损伤。

64排HRCT容积扫描后,检测人员需根据容积数据的不同厚层进行重建,而重建厚层不同,细小病灶、细小组织结构的成像情况也不同[6]。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低剂量HRCT图像伪影情况和常规HRCT相仿,这表明0.625mm HRCT重建在限制性通气障碍观察上具有极高价值,可显著降低成像伪影,可清晰显示细小病灶。

综上所述,限制型通气障碍患者低剂量HRCT扫描和常规剂量HRCT扫描图像质量及伪影情况相当,但低剂量HRCT扫描减少了病人的辐射剂量,降低对病人的辐射损伤。

[1]李艳,芦运生,郭濴等.高分辨率CT在结缔组织病所致肺间质病变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12:1214-1215.

[2]郭晓娟,包娜,张镭等.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高分辨率CT征象特点的量化比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1-15.

[3]张旻,邓晓涛,谭晔等.隐原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特点及激素治疗后改变[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239-243.

[4]Petzoldt M,Braune S,Bittmann I,et al.Rescue therapy with a pumpless extracorporeal lung assist device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nd severe refractory hypercapnia[J].Respiratory care,2012,57:293-297.

[5]刘巧维,胡红,聂永康等.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比较[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1:700-702.

[6]黄雁西,韩锋锋,杨天芸等.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表现[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376-1378.

R445.3;R825.6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5.06.17

2015-05-14

猜你喜欢
限制性伪影低剂量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骨科手术术中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的对比观察
髁限制性假体应用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