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路上,让成功可以“复制”
——一位基层记者的“传帮带”亲历

2015-12-08 17:54禄永峰
中国记者 2015年6期
关键词:复制传帮带液化气

□ 文/禄永峰

新闻路上,让成功可以“复制”
——一位基层记者的“传帮带”亲历

□ 文/禄永峰

新人成长,需要一个个“阶梯”

时间过得真快,从事新闻工作已经10年有余。回过头来发现,一些成功的稿件,一些大大小小的荣誉,不全是自己一个人的努力,这背后,与新闻前辈的“传帮带”密不可分。

进报社之前,自己是喜欢写点文字,但新闻稿件从未正式接触过。当真正成为报社一名实习生时才发现,新闻稿看起来简单,自己写起来却变了味。一篇小新闻稿,常常惨杂不少个人观点,主观性偏重,新闻的客观性游离左右。或者洋洋洒洒,把消息写成通讯,把通讯写成长篇。不说别的,单单新闻标题制作就令人头疼不已。总之,写好新闻稿件,仅靠文字基础还不够,一切必须从头再来。

因为是实习生,外出采访很少。偶尔有采访,也是老师带着。但基层时政新闻偏多,这些稿件的采写,大多来自大大小小的会议,即从会议材料里提炼新闻。就是这样的采访,写成的稿子,断章取义,偏离新闻点,也经常发生在自己身上。看着老师改稿,小到标题标点,大到稿件结构以及内容取舍,每一次,站在老师桌旁,手心里和脸颊上常常冒出一层汗水。原来,即便新闻稿讲究的“五要素”俱全,与一篇合格的新闻稿还有一定差距。

好在,报社有“传帮带”的传统,老人带新人,手把手教新人采写每一篇稿件。老师常常劝慰我们新人,基层媒体不同于省部级、国家级媒体,新闻科班出身的毕业生都去了那些媒体;而留在基层的,别说新人,就是全报社的编采队伍中,也没有一个新闻科班出身。因此,发扬“传帮带”传统,对于基层新人尤为重要。

为了让新人进步更快,老师经常用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启发我们,从标题制作、角度切入、语言表达等方面剖析,以便我们写一些同类题材的新闻稿件参考。在老师的启发带动下,我不仅阅读了大量优秀新闻作品,而且将特别典型的优秀新闻作品剪贴到一个专门的剪贴本上,以便写稿时翻阅借鉴。

这个阶段,我坚持学习阅读了《新华每日电讯》《南方周末》《中国记者》等大量报刊的优秀作品,消息、通讯、深度调查、新闻评论、新闻理论等方面无不涉及,有效拓展了理论与实践能力。直至现在,我仍然收藏着当初收集的10多本新闻作品剪贴本,他们无异于我当初进步的一个个阶梯。

有了老师的辅导和学习铺垫,采写新闻稿件似乎有了一些底气。但是,经常稿成之后觉得有一定欠缺,该讲的似乎没有讲透,该说的似乎没有说明,更苦恼的是,把简单的事情写得复杂了,把复杂的事情写得更复杂了。不仅仅是条理不清,主要还是驾驭新闻素材的能力存在很大差距。

好新闻,不仅仅是到现场去

记得我成为记者之后独立完成的第一篇新闻稿件是《弃婴,谁为你承受先天之痛?》,当时自认为这是一篇新闻调查稿件,结果写出的稿子,除了现场观察、采访目击者和呼吁之外,就没有其他支撑了。后来记者部主任吴锋让我进行后续采访,让稿件有深度、有说服力。经过采访医生、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最终采写完善的稿件,给读者传递了两方面信息:一是要避免先天性出生缺陷,优生的前提是孕前、孕期安全;二是随意弃婴,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这篇稿件在社会调查版面编发,次月召开的采编例会,许多老师给予这篇报道“用事实说话”的较高评价。

那会儿的记者部,是个综合口,什么内容都涉及,采写时政新闻是主业,每位记者入门后采写的都是一些常规性稿件,谁到底更擅长那一领域,从平常编发的稿件上也难分上下。或许是我经常性尝试采写一些社会新闻的原因,记者部主任有意让我在这方面多做努力和尝试。编辑出版部老师也给我留出专门版面,重点推出。

因为有固定版面,加之又必须在固定时间编发,开始那会儿,压力挺大,一些现象式的调查还较容易些,而事件性的调查,不是费时费力就能按时完成的。2008年11月,我接到一个揭露液化气市场缺斤少两问题的调查任务。出现这一问题,根源在于一些送气工抓住用户没有称量气瓶重量的条件,他们在将充满液化气的气瓶送往用户家的途中,暗地里用导气枪将液化气导入空瓶内,将液化气站和用户都蒙在鼓里。这种操作,不仅仅是缺斤少两赚取昧心钱的问题,背后深藏的安全隐患随时可能爆发。新闻调查《一条“利益链”搅乱液化气市场》,从获取新闻线索到深入采访,从跟踪暗访到幕后真相,如同剥竹笋,层层深入。在不懈坚持下,我掌握了大量的事实证据,为写稿积累了事实素材。这篇稿件刊发后,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送气工违规导气的现象也从根本上得到多方合力制止。

三年后,我自己成长起来后已开始带新人。这是报社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每个人都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的接力者。那时候,我诚惶诚恐,总觉自己依然是一个有待新闻前辈提携帮带的“徒弟辈”,帮带新人,我该如何为人师表?为此,日常工作之外,我不仅向优秀作品学习,还向行内其他优秀老师学习。新华社甘肃分社副总编、高级记者梁强来庆阳采访时,对我在摄影、新闻稿件写作等方面给予了不少指导,让我从一名专一的文字记者真正成长为一名“多面手”。新闻调查《南梁为什么这样红?》《拆迁,在甘肃华池为何不难?》《甘肃庆阳探索山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等稿件先后在新华社“高管信息”栏目编发。同时,我拍摄的30多幅新闻照片被新华社播发了通稿。

记者都能成为可塑之才

新闻路上,没有捷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学来的才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我常常用这一句朴实的话告诫所带的新人。2014年,报社新设周末版,实行采编合一,让专题新闻部执行,由我具体负责。由于是新设版面,栏目设定、版面定位等前期工作较多,加之人手连我共三个人,必须每周周五将所有栏目和稿件推出,大家都有不小压力。我带头采写新闻稿件,同时还要抽时间编辑完成稿件。好在报社所招聘的新人很快到岗,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还需要一段时间磨练。那段时间,周末版面不仅缺稿件,而且缺好线索。为了让新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我们及时开设了“读者来信”“城事热线”“百姓问事”等跟读者互动的栏目。刚开始,热线不热,线索还得靠记者发现。经过几期坚持,不仅热线热了,而且一些读者还为我们提供了比较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有了线索,这些一事一采的稿件由新人单独承担。这类新闻,都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富有现场感,便于促进编读互动。其他经验丰富的编辑记者则重点完成“特稿”“城事聚焦”“生活聚焦”栏目的策划采编,达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效果。很快,各个版面选题策划、编排取得一定进步,并形成编读、编采、编写多方面的良性互动。

新人到位后,我将工作重心放在稿件的把关和精改环节,尤其对于新人不时提出补充采访、写稿意见,以便更加完善。同时,我从新人中挑选短期内重点培养对象,从最初承担动态栏目稿件向“城事聚焦”“周末特稿”等深度稿件过渡。经过几周时间努力,从最早的“等米下锅”到后来“挑选优稿”上版,周末编采人员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的工作局面,而先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疲劳作战一去不返。

(作者是甘肃陇东报社专题新闻部编辑)

猜你喜欢
复制传帮带液化气
传帮带中谋振兴
高校体育教师传帮带的实施措施研究
液化气脱硫塔的设计与强化
液化气催化氧化脱硫醇的新一代催化剂
一种协同工作环境中(分布式)的容错和安全数据存储方法
浅析液化气脱硫醇技术
“五老”传帮带 青工受益多
传递“金钥匙” 引领新一代——齐鲁石化关工委以『传帮带』助力青工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