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敏君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印度地方政党
叶敏君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510000)
摘要: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政党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除去几个全国性政党,大多数是地方性政党。地方政党大概可分为种族民族主义政党、教派主义政党和种姓政党三类。自印度独立后地方政党大量兴起,这是与印度国内特有的经济状况,宗教文化以及国大党高度集权体制而催生了地方势力等因素有关。随着国大党的衰落,它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权力平衡,改变了人民院的权力结构,但由于党派竞争和政党构成的不稳定也造成了政局动荡。
关键词:印度;地方政党;人民院
在印度,政党数目之众多,种类之纷繁复杂,形态之变化莫测,堪称世界之最。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政治舞台上活跃的政党约有700多个。除了极少数政党是全国性政党外,大多数政党都是地方性政党。近年来地方性政党在印政党政治格局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地方政党越来越成为印度政坛中的重要政治力量。
一、地方政党的类型
印度政党可分为全国性政党、邦政党和其他注册政党。这里所指的的地方政党主要指邦级政党,但在分析过程中,也将注册政党包含在内统称为地方政党。目前,在人民院占有席位,在邦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地方政党通常在40个左右。它们主要代表某个地区特定的民族、宗教、种姓、语言和文化集团利益,活动范围仅限于某个邦或几个邦。地方政党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一) 种族主义政党。
种族主义(Racism)是一种认为一个种族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某一种特定的品质或者能力,并以此区分人群及种族间优劣的信仰或者观念。从印度的种族分布来看,北部印度主要是雅利安人的后裔,而南部的泰米尔纳杜邦、喀拉拉邦、卡纳塔克邦和安德拉邦,则是达罗毗荼人的家园。目前,南部地区影响较大的主要种族政党有德拉维达进步联盟(Dravida Munnetra Dazagham, DMK)和泰卢固之乡党(Telugu Desen Party, TDP)等。
德拉维达进步联盟是从达拉维达联盟分裂出来的一派,而德拉维达联盟是由反婆罗门运动的基础上成立的正义党改名而来。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具有泰米尔地方民族主义色彩,成立之初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印度教内的婆罗门统治,复兴泰米尔民族的古老文化遗产,保护泰米尔语言不受北方印地语的侵害。①1963年,该党放弃了建立德拉维达斯坦的要求,转而要求促进南印度经济、文化、和语言的发展。在1967年的选举中,该党战胜了国大党组织了泰米尔纳杜邦政府,在1972年,该党发生分裂,成立了全印安纳达拉维达进步联盟。到1994年,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又一次发生分裂,新建党叫马鲁马拉克奇进步联盟。
泰卢固之乡党是安德拉邦主要的民族民主性地方政党。它的诞生有其历史背景。60年代末,安德拉邦发生两件事对邦政坛力量重组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由左翼力量领导的、以要求建立独立的特仑甘纳邦为目标的分离主义运动,结果,这场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左翼力量受到削弱。另外国大党在中央和该邦的专制统治加强了,从1978至1983年,英·甘地在安德拉邦换了3个首席部长、5个国大党主席。②这在绝大多数泰卢固人中间引起强烈反感,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污辱”。在地方民族主义情绪的感召下,著名电影明星N·T·拉马拉奥于1983年发起成立了泰卢固之乡党,宣称建党的动机是维护6000多万讲泰卢固语人的自尊和荣誉。新建党维护泰卢固人民利益的宗旨和建立清廉政府的口号十分得人心,迅速得到广泛支持,党组织力量不断扩大。1996年,该党经历了一次分裂,留下的主体部分仍叫原名。
(二)教派主义政党。
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在历史上,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都曾盛极一时,锡克教也在旁遮普地区有过辉煌的表现。基督教在城镇居民、尤其是上层社会中也有很大的势力。此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原始宗教。印度各种宗教之间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印度教、伊斯兰教和锡克教都有各种各样的教派组织,也成立了各种基于教派利益的政党,其中大多数教派主义政党是地方政党。目前,印度的地方政党中影响较大的教派政党有阿卡利党(Akali Dal, AD)和湿婆军(Shiv Sena, SS)。
阿卡利党是印度锡克教徒的政党,也是旁遮普邦的主要地方政党。阿卡利党是阿卡利运动的结果,也是反英斗争的产物。党的纲领是维护锡克教徒的生存与利益。印度独立后,阿卡利党认为国大党政府对锡克教徒利益给予保护的承诺并未兑现,要求印度政府实现真正的联邦制,保护少数民族社会、宗教、文化和语言权利。③阿卡利党是清一色锡克教徒的宗教政治组织,只允许锡克教徒加入。因此,党的活动带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该党经常利用宗教口号煽动群众情绪,进行组织动员。阿卡利党是当今印度政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它虽是地方党,却有全国性的政治影响,因为1700万锡克教徒除集中居住在旁遮普邦外,还分布在其他邦。
湿婆军是马哈拉施特拉邦一个极具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的地方政党。最初建立的湿婆军主要由马拉地青年组成,起源于“土地之子”运动。遵循着三个基本原则:维护马拉地人为中心的经济利益;反对共产党;以反穆斯林为目标的爱国主义。70年代,湿婆军至少四次出任孟买市市长之职。80年代兴起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潮与湿婆军的指导思想一拍即合。在湿婆军的主导下,“印度教特性”便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广泛传播。M.F.卡特任斯坦等学者认为,“印度教特性”概念是将印度教主义与民族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宗教民族主义。④在90年代初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冲突中,湿婆军始终和印度人民党(BharatiyaJanata Party, BJP)站在一起, 作为印度人民党的忠实盟友,先后参加了印度人民党为重建罗摩庙的“战车游行”和捣毁巴布里清真寺的行动。⑤
(三)种姓政党。
在一个人们仍生活在种姓组织之中的社会里,组建政党不能不受种姓的影响。“在印度政治和政党制度中,种姓因素的作用远远超过其他一切因素,甚至思想意识的因素。没有一个印度政党能逃脱种姓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党往往是这一种姓,或那一种姓或几个种姓的党。”⑥目前在印度政坛上的种姓政党主要是地方政党,在北方各邦的势力尤为强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众社会党(Bahujan SamajParty, BSP)、和社会党(Samajwadi Party, SP) 和全国人民党(Rashtriya Janata Dal, RJD)等。
大众社会党是北方邦主要的地方政党之一,是在80年代低种姓政治觉悟运动中诞生的,是种姓中最底下的贱民阶层达里特的政治代表。大众社会党的工作主要围绕争取达里特的利益而展开。在印度历史上,一个贱民种姓的党能在邦一级执政是头一回的事情,它反映了印度社会最底层的受压迫种姓的政治觉醒,代表了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
社会党是也是北方邦一个重要的地方政党,是原来的老社会党残存的一部分力量。主要代表北方邦的亚达夫种姓。社会党在北方邦执政期间,主要业绩体现在为低种姓谋取权益方面。它与印度人民党在北方邦竞争激烈,与大众社会党处于长期角逐状态。
全国人民党是比哈尔邦的主要地方政党。主要代表亚达夫种姓的利益。全国人民党政纲的核心是提倡社会正义。该党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主张奉行世俗主义,一贯坚决反对印度人民党,赢得国大党和左翼党的赞誉。全国人民党2004年参加国大党阵营并入阁后。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地方政党大量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由于印度社会的多元性质,加上政治气氛活跃,使各种阶级、各种意识形态信仰和各种政治倾向的地方政党如雨后春笋般从这片沃土上冒出。80年代以后,地方政党的发展更加迅速,政党大量涌现以及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主义势力的崛起。
独特的文化、语言、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历史、生活方式以及职业,使特定地区的人们形成地区认同。在他们为维护本地区的各种文化、利益中促使了地方主义势力的崛起和大量代表地区利益的地方政党兴起。
首先地区认同在印度尤为强烈,印度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大小王国互相征战,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种姓复杂多样,这样的特点使印度历史上不曾有过“印度”国家的大概念,而只有宗教、语言、种姓、地区意识。各种各样的政治势力便以种姓、宗教、种族的名义结合起来,宣称他们最能代表地方和邦的利益。第二,印度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均促使了地方主义势力的崛起。印度各地经济总体上呈现从西南到东北富裕和发达程度递减的态势。各邦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的群众会认为在发展教育、提供就业机会、设立工厂、建造水坝桥梁、分配资金等方面有不公平现象。这些问题早期主要体现在各邦对联邦政府各种具体改革措施的意见不一上⑦,后期则表现为在经济改革过程由不惜采取各种手段竞相寻求外资和贸易机会。⑧地方政党成为争夺利益的代表,利用民众的不满向中央施加压力,他们的要求切合当地民众的愿望,依靠本地民众的支持对地方事务的发言权增强。
(二)国大党的高度集权体制催生了地方主义的发展,国大党的衰落又促进了地方政党的壮大。
印度宪法虽然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划分,但中央常处于强势地位。在财政权方面,如中央对各邦的拨款、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划分、企业的设置和资金配置等等。各邦不得不倚重中央。在行政权方面,中央常利用总统治理、任命邦长等方式干涉地方事务。联邦与邦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国大党的集权反效应促进了地方主义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政治势力结合起来,要求中央放权,增加邦的自治权。⑨
国大党的分裂和一党独大地位的结束为地方性政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一旦联邦开始松散,大量的政党就在各邦出现。过分的中央集权,中央与邦权力关系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一种平横,政治的联邦化和地方政党的出现。⑩许多邦政党的前身就是国大党的邦组织。随着国大党的日益衰弱,代表不同民族、种姓、宗教和地方利益的政党不断产生和壮大。
三、印度地方政党的影响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印度政党政治地方化的进程加快,地方政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一)地方政党的发展改变了人民院的权力结构。
1952至1967年间,人民院大选中选票和席位主要集中在全国性政党手中。从70年代开始,不断涌现的地方政党改变了选民的投票意愿和选举中的投票结构,使得大选中的选票高度分散。尤其在农村,大量选票分摊给众多的地方党候选人。这使得人民院中的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印度政党制度的演变来看,地方政党改变了议会中议席的分配格局,打破了党派力量原有的平衡状态。由于地方政党在人民院获得的席位越来越多,全国性政党只有在地方政党的支持下才能上台执政。中央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党的支持下才能上台执政。
(二)党派斗争和政党构成的不稳定加剧了政局的动荡。
从党派斗争角度来讲,出于党派利益的相互争斗一直存在,随着党派力量的消长,围绕权益的分配与再分配,党派斗争从未间断。由于政党过多,力量过于分散,在中央或邦一级议会中,往往形不成一党的绝对多数席位,只好组织联合政权,从而造成这些政府的脆弱和不稳定。同时,反对党过多,意见分歧,目标各异,影响它们的联合和团结,对执政党难以发挥监督和制衡作用。
各政党不断发生分化、分裂、背叛和重新组合,政治阵线变幻莫测。印度不仅党派林立,而且各政党内部普遍存在意识形态、政治要求和斗争策略的分歧和对立。如阿卡利党就是各种成分“兼收并蓄”的集合体,因此在它们内部不断发生意见分歧和派别斗争,甚至多次导致组织分裂。由于党内派别多,争斗烈,阿卡利党自1967年执政以来,邦首席部长频繁更换,造成邦政坛不稳,邦内局势混乱,被中央政府实施3次总统治理。
印度地方政党之所以频繁发生派别斗争、分裂、重新组合,有两个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大多数政党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长远的奋斗目标,是由不同意识形态、代表不同阶级、阶层、民族、宗教、语言集团利益的派别和人员组成的,他们聚合在一起只是为某种短期需要或策略所驱使,因此这些政党带有自然的不可抑制的游移性和离心力。其次,一些政党和派别以个别政治家为核心运转,群众基础薄弱,也缺乏所有成员均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纪律,因此政党行为往往为个人的好恶、见解、关系和情感所左右。
参考文献:
[1]林良光:《印度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孙士海:《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杨翠柏:《印度政治与法律》,四川出版社,2004年。
[4]曹小冰:《印度特色的政党和政党政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
[5]陈金英:《社会结构与政党制度—印度独大型政党制度的演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6]许剑波:《印度这大象》,海天出版社,2010年。
[7]洪共福:《印度独立后的政治变迁》,黄山书社,2011年。
[8]李金河主编:《当代世界政党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9]高鲲:《印度的政党制度》,《南亚东南亚评论》,1988年第2辑
[10]宋丽萍:《浅析印度地方分权运动的发展及特征》,《唐都学刊》,2012年第28卷
[11]陈金英:《印度地方政党及其政治影响》,《南亚研究季刊》,2007年第3期
[12]Zoya Hasan, Parties and Party Politics in In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3]Rob Jenkins,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Ind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接上页[14]M.L. Ahuja,General Elections in India:Electoral Politics.Electoral Reforms and Political parties,published by Icon Publications Pvt.Ltd., New Delhi 2005
[15]Pravin sheth, India 50:Year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Decay,South Asian Publishers, 1998
注释:
①孙士海 葛维钧主编:《印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第197页
②曹小冰:《印度特色的政党和政党政治》,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5年,第344页
③洪共福:《印度独立后的政治变迁》,黄山书社,2011年,第197页
④Edited by Zoya Hasan, Parties and Party Politics in In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268
⑤陈金英:《社会结构与政党制度—印度独大型政党制度的演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8
⑥高鲲:《印度的政党制度》,《南亚东南亚评论》1988年第2辑
⑦Rob Jenkins,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Ind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128
⑧Pravin sheth, India 50:year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decay,South Asian Publishers, 1998, p,163
⑨洪共福:《印度独立后的政治变迁》,黄山书社,2011年。
⑩M.L. Ahuja,General elections in India:Electoral Politics.Electoral Reforms and Political parties,published by Icon Publications Pvt.Ltd., New Delhi 2005, P,53
作者简介:叶敏君(1988-),女,汉族,广东河源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世界史专业,研究方向:印度史。
中图分类号:D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