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钰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美丽中国”语境下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途径
雷佳钰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摘要: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在当下人与自然关系之间作出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加强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既能顺应当代主流价值观的发展又能提升公民的生态自觉性、践行性和建设性。通过多渠道培养模式将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公民意识当中,进而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坚实基础,这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公民生态意识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提出的重要依据。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的不断渗透,我国公民的思想价值观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企业和个人片面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忽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在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深深危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需求
从人类文明历程看,生态文明不但继承与发展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智慧结晶,而且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在西方,在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整个社会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人们在努力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正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挑战”。从资源消耗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由此引发的资源匮乏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总体来说偏低,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能源需求增加的矛盾突出;从环境污染看,即便我国环境质量状态整体保持平稳,但城市空气细颗粒污染以及农业污染物排放量增大等问题突出;从生态系统看,多种生态系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紧缺问题严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党中央在当下所作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五位一体的建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最根本的目的看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的状况,从而让人们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感受生态社会的美,从思想观念上树立保护环境和自然崇拜意识。
习总书记在谈到生态文明时认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环境污染的状况也会越来越糟。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大不如前,甚至出现许多不满情绪,那么,幸福感又从何而来?“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就需要广大公民树立起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遵守保护优先、节约优先为主的方针政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来。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①我们应当正视历史,我国是一个由农业文明发展而来的农业大国,因此,由农业文明上升到工业文明国家势必会导致弊端的产生,怎样及时止损以及将工业文明进而发展成为生态文明的国家才是文明真正要面对的问题。只有经历了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继而达到生态文明这样状态的国家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要求要将生态与经济齐头并进发展的观念,而不是拆西墙补东墙。我们要的既不是贫穷落后的农业文明才具备的良好生态环境,也不是要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人们的幸福感丧失的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并不等于农业文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这才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态度,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技术构建绿色发展体系,以求发展现代农业与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双管齐下,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令人民体会幸福。
二、公民生态意识薄弱的表现及成因
公民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能够引领社会生态建设的步伐,只有公民接受和掌握这种价值观,才能自觉形成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践行生态文明活动。目前看来,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还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浅薄。部分公民还未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缺乏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践行性,没有形成对大自然的敬畏,存在事不关己的无所谓态度。二是公民的生态责任意识不足。由于公民未形成良好的生态责任意识,有关政府部门也未对公民有着明确的生态责任要求,部分公民表现出对生态文明事不关己的推诿态度。三是群众的实践自觉性较低。公民的生态意识还未内化成为自觉的行为规范,因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就不可能自觉表现出生态文明行为,形成不了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四是公民的生态危机警觉性不高。由于公民长期生活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境当中,而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危机有一个显现的过程,在缺乏生态意识教育的情况下,只有当生态危机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人们才会做出补救措施。五是公民的生态消费过度。生态消费是指符合生态伦理的科学的消费方式。当今社会,部分公民的消费方式无目的、无节制、不健康,表现出挥霍浪费、不合理消费资源,由此造成经济的不良循环,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一方面,群众接受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较晚,短期内要形成系统的生态文明观念不太容易,使得我国公民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另一方面,学校生态环境课程设置的更多具专业性而较少具备公益性,导致生态教育事业未能朝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走。二是对生态建设的格局盲目乐观。虽然生态文明建设已得到国家高度重视,但是大部分公民仍认为这是国家与政府人员需要完成的任务并未意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应对环境承担义务。并且许多公民对生态灾害有事后补救的盲目乐观意识,然而事实上,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被破坏过的生态环境即使补救了也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损伤,因此需要人们极力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三是生态教育者的积极性不足。部分从事生态教育行业的教育者未能尽责,对生态教育事业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和热情,导致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出现敷衍了事的情绪,未能把生态文明意识很好的传播给受教育者。即使教育者将教材中所列知识都教予受教育者,但由于没有引导受教育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纯的只是传授书本内容,未能将公民引导到知行合一的层面上来。四是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唯GDP论。改革开放以来,GDP指标成了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使得人们只关注经济效益,不太关注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影响。五是生态行为的监管缺位。我国目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应该说比较完善,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政府相关部门部分工作人员的不作为,使得企业和公民个人的环境污染行为和不文明的生态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追究,导致管理学的“破窗效应”发生,使得公民生态意识薄弱。
三、“美丽中国”语境下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途径
在目前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让公民意识到生态文明高于工业文明,不盲目的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幸福。这就务必需要我们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围绕“美丽中国”主题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坚持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风气,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树立公民的生态意识,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
(一)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让人们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生态文明教育角度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与践行的主力军,他们应当举报与时俱进的观念,把倡导生态文明作为自发自觉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首先,在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上。应从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从过度消耗资源向加强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从把追求简单增长向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其次,在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建构上。就要正确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版图中。再次,高校还应在日常的课程开授中,把生态道德责任这个理念传递给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相关的环保知识、生态伦理等内容。
(二)多渠道融媒体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宣传。随着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大部分公民是通过网络媒介来获取关于生态环境相关信息的。因此,要重视新闻媒体给公民的直观感受,提高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程度,强化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体系。首先,可以倡导校园、社区、企业等团体组织订购与生态相关的报刊杂志供人们阅读。从中了解更多的生态环保政策法规、城市环境质量与污染指数等生态环境的知识。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互联网这个高效、便捷的传播方式来开展生态文明的意识传播。通过在网站上开设关于生态文明的栏目,让人们在浏览网站时能够对相关知识和新闻有较多了解。再次,进行生态文明具象化。具体说来,可以通过生产、推广和销售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周边产品来实现。或是将有利于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产品以生态促经济的主导思想进行展销会式销售,从而让环保人士对生态事业的投入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三)以生态法治建设强化公民的生态责任意识。目前部分企业家钻法律空子,主张功利主义价值观导致罔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违背了国家大力倡导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建设美丽中国、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这都是全民族的事业。这就需要以法律建设方面加强公民的生态责任意识。一方面,可以通过立法、执法部门的全力配合,进一步修订、完善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在实际情况中出现的漏洞及不足进行及时的修订和补充完善,加固生态法律系统。如完善生态环境破坏惩罚制度、生态保护奖励制度以及生态补偿标准制度的修订等都可以为生态环境的发展做出强有力的贡献。另一方面,需要基层执法部门的全力配合。通过上级对下级施以层层管制,下级对上级进行层层监督的方式将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平常百姓家。如基层执法部门严肃执法,对待破坏生态环境的公民进行一定程度的批评、惩罚等再教育方式。
(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的生态消费观。生态消费是一种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现如今,有很多公民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仍出浪费、不理智消费等行为,因此倡导和践行生态消费观势在必行。一方面,可以通过树立公民的生态消费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的方面令公民明白浪费、奢侈的危害性,由此联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心思想。让公民明确如今所进行的不合理消费将会给自己以及子孙后代带来不容小觑的恶性影响,甚至对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要将生态消费的观念自发成为自愿、自觉的消费理念,在消费的过程中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另一方面,将生态消费观念落到实处,形成合理的消费模式。为了使全民参与到生态消费的行列中来,这就不得不建立一套以低消耗、低浪费的生态消费模式,从衣、食、住、行上贯彻落实。确立以生态消费观为指导;生态环境法律为监督;政府宣传教育为途径;鼓励环保企业为辅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仇竹妮,赵继伦.增强全民生态意识[J].人民日报,2013(7).
[3]依明卡力力克衣木.树立公民的生态意识[J].学习时报,2012(16).
[4]卓越,赵蕾.加强公民生态文意识建设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5]张文斌,颜毓洁.从“美丽中国”的视角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策略[J].生态经济,2013(4).
[6]胡锦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
[7]习近平.在浙江省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会上的说话[R].2005-8-15.
[8]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R].2013-11-12.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