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夏滢
(西安外国语大学 商学院 会计ACCA一班,陕西 西安 710128)
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可持续发展浅析
——基于渭南高新区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的调查研究
闵夏滢
(西安外国语大学 商学院 会计ACCA一班,陕西 西安 710128)
随着3D打印现代制造技术不断突破,发展3D打印产业在全球不断升温。我国渭南高新区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这一发展模式还处于初创探索阶段,本文重点围绕其创新服务、政策优势和资金保障、市场化进程等方面,就可持续发展状况总结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3D打印;渭南高新区;调查研究
3D打印(3Dpr inting)是以计算机数字建模为基础,利用激光束、电子束等方式将塑料、金属、陶瓷、橡胶、玻璃、色砂等多种可粘合材料逐层堆积粘结从而“打印”出实物产品。2012年,美国《时代周刊》将3D打印产业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预测,3D打印技术将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来临……。
我国,3D打印行业于2012年被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领域2014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3D打印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陕西也由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恒通智能、西安铂力特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市场化模式不断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壮大,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
渭南高新区于2013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投资建设了渭南高新区3D打印培育基地(以下简称“培育基地”),在西部内陆率先开始培育3D打印产业。为了进一步了解培育基地的运作管理模式,预测其发展前景,我结合自己在培育基地的调研,重点围绕其创新服务、政策优势和资金保障、市场化进程等方面,就可持续发展状况总结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规划建设情况。
培育基地总投资100030万元,起步区规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主要分为研发孵化区、生活服务区、生产制造区和物流仓储4个功能区,可为入驻研发团队和企业提供研发、制造、展示、培育、推广等全流程服务。截止2013年6月,累计完成投资4亿元,建成投用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2.3万平方米的综合楼,水、电、集中供热、网络通信等设施完善,可同时为200家3D打印研发机构和产业化生产企业提供一流的生产办公场所和后勤服务保障服务。
(二)产业发展现状。
为了聚集吸引国内3D打印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培育基地两年来不断加大推介力度,先后举办了“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化推进会”和“3D打印与生物医疗产业推进会”两届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议,目前已与卢秉恒、黄伯云院士、长江学者黄卫东、李涤尘等教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西工大、西安交大等研发团队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吸引了烟台路通精密铝业有限公司、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和陕西恒通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像王科技等9家产业化应用企业入驻, 3D打印设备生产线已经投产,国家快速制造工程检测检验、文化创意、医学教学、3D打印体验等8个平台建设投用,相关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
(三)产业发展优惠政策。
陕西省已于2013年将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列入陕西省3D打印技术产业化推进工作计划,渭南市也出台了《关于支持高新区打造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实施意见》,培育基地对于率先进入高新区的3D打印研发团队和创业者,免费提供配套公寓,三年内研发、办公、生产等场地实行零租金,从事3D打印领域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全额奖励返还,培育基地基本具备了快速聚集项目、人才、技术成果转化、投融资等诸多政策优势。
(四)发展资金保障。
推荐理由:本书是基于传统家户制度大型专题实地调查而形成的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围绕“中国家户制度”,从家户的由来与特性、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治理制度等入手,研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其变迁过程、特点、动力及其对国家治理提出的要求。本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和2018年天津市重点扶持出版项目。
陕西3D打印产业联盟与4家营行签订了20亿元的3D打印资金授信,用于扶持3D打印关键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引导,渭南市政府也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财政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渭南高新区3D打印产业发展,渭南高新区申请中省配套资金1亿元,2015年5月,高新区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渠道,中时鼎城专门用于扶持3D打印产业的2.5亿元创业投资基金正式运作,有效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
渭南高新区建设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意在通过构建低成本、高效率、全要素的服务体系,以期实现抢抓发展先机、快速推进3D打印产业在渭南高新区落户的目的。从两年多的建设与发展来看,培育基地基本上实现了快速聚集3D打印优势资源、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下一步抢抓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发现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管理服务提升问题。
渭南高新区3D打印培育基地重点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业服务平台,从现状来看,一期起步区为入住研发团队和生产企业提供了一流的后勤保障服务,有效节约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前期资金投入,避免了办公场所和厂房建设环节,使其快速进入研发和生产状态。但是,当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入驻之后,培育基地缺乏对入驻的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之间的协调组织,这种简单服务形式对加速3D打印技术研发和产品市场化的激励作用明显减弱。
(二)资金持续保障问题。
高新区管委会在培育基地建设上,前期已投入财政资金约4.2亿元,渭南市政府也明确连续三年,每年为基地再投入5000万元扶持资金。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维持培育基地正常运转,年度经营总成本大约为3498.70万元。培育基地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办公用房、厂房租赁、3D打印产品销售、技术培训、试验检测及设备出租,预测年投资收益率为13.96%,年利润总额约为13963.7万元。但据培育基地管理公司2014年财务状况分析,培育基地财务状况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收益还有很大差距,大部分资金来源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基地现在经营性收入十分有限,而且短期内也不会有很大改观,一旦财政扶持资金短缺,培育基地后续运转资金保障将会面临很大困难。
培育基地依托西安交大、西工大等专业团队,在3D打印应用领域开展了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但由于产品缺乏市场化开发,培育基地目前的3D打印技术应用特征仍是小批量、个性化和体验式的,培育基地内的3D打印产业整合度较低,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还处于培育孵化状态,加之3D打印自身技术还不够成熟,生产还不能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行业标准缺失,也导致3D打印技术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很难进入大规模的商业运作。
面对当前3D打印行业激烈的竞争形势,渭南高新区要充分激活3D打印培育基地发展活力,迅速抢占3D打印产业发展先机,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规划设计。培育基地应利用“十三五规划”编制契机,协调省政府、市政府及省3D打印产业联盟、科技厅、工信厅等机构,尽快开展3D打印产业战略研究,编制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行业标准及行业准入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为3D打印产业发展提供标准依据。
其次要尽快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培育基地还需在认真做好现有服务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现有研发机构、生产企业的发展规划、技术研发、信息共享、市场应用推广等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进而推动3D打印与装备制造、生物学科、信息学科、材料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同时,要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尽快建立基地内研发机构、团队和企业的业绩考核测评体系,实现对其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不断激发研发团队、生产企业的活力。
第三是要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渭南高新区建设3D打印培育基地,主要是培育引导3D打印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而不是为了实现经营收入的增长。但培育基地的收入增长与维持基本运营费用差额较大,并且后期盈利能力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增长,所以,3D打印培育基地要尽快破解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扶持资金的瓶颈,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更多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财政扶持资金,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2.5亿元3D打印投资基金和20亿元的银行授信资金的带动引领作用,逐步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产业投资汇聚到渭南高新区3D打印产业上来。
第四是选准产业化突破口。当前,大家非常看好3 D打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认为其具有传统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高新区要实现3D打印产业的市场化,就必须充分发挥培育基地的市场主体作用,使其从单纯的后勤保障服务中拓展出来,通过合作分成、设备租用销售、开展技术培训、有偿咨询、在线产品设计、检验检测等方式参与到3D打印商业运作当中。当前,重点是发挥现入驻的神舟德信、3D医疗康复中心两家医疗企业优势,尽快拓展产业化市场。同时,在大众消费产品的开发上,发挥文化创意中心优势,开展3D影像产品设计和个人影像艺术产品生产,把3D打印市场拓展植入已经成熟的行业当中,尽快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获得产业化的应用推广。
由于3D打印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渭南高新区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这一发展模式也处于初创探索阶段,对于其产业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的探讨,我认为有利于启迪地方政府冷静客观地应对3D打印产业机遇与挑战,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模式,理性对待3D打印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避免盲目追风和不良竞争状况,从而实现3D打印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TP334.8
A
:1671-864X(2015)10-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