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敬丽
摘要: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中,其是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更侧重于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计算机机房正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场所。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机房管理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该文就价值分析法在高职院校机房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价值分析法;高职院校;机房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5-0065-02
价值分析法作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是新近兴起的一门管理技术。计算机机房是学生完成计算机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等教学实验任务的主要场所,既是高职院校现代化教学必备的硬性环境,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为更好地将价值分析法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机房管理上,首先需要对二者的现状有所了解。
1 简述价值分析法
价值分析法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价值或降低成本。在工程建设、生产发展、组织经营管理,甚至是人力资源领域都有所应用,其将有领导、有组织的活动作为基础,立足于功能分析,追求用最短的时间和成本使产品具备必要的功能,提升产品价值。价值分析法主要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功能;保持原有功能,降低成本;保持成本不变,提高功能;大幅降低成本,功能稍有下降;成本适度提高,功能大幅提升这几种方法来实现价值的提高[1]。价值工作开展过程为选定对象、搜集资料、功能分析,改进、分析、评价方案,实施方案,对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在进行价值工作时要实事求是,具有创新精神,注重专业化和标准化且有一定的判断标准。
2 高职院校机房使用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机房在高职院校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不单单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最主要的教学场所,而是涉及各个学科教学当中,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成为了很多院校机房的主要问题。每个专业学习内容不一样,需要安装不同学习软件,这就导致软件彼此不兼容现象的出现,而且每次上机人数很多,计算机使用时间和频率大都属于超负荷状态。除了涉及计算机操作和教学的课程外,机房还承担着各种培训、测评、考核等,这些都给机房管理造成了很多困难。
3 高职院校机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实上,机房管理涉及技术、设备、人员、环境、安全等很多方面的管理内容,事务繁杂不系统,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2]。但很多院校受传统观念影响,仍然比较重视书本、课堂和教师教学,没有认识到计算机机房管理对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学校领导、上机教师、机房管理人员、学生都对机房的使用和管理不以为意。
1) 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部分院校可能有设立相应的机房管理制度,但大多不够全面,缺少具体细节的制定,流于形式,管理松散、懈怠,执行不到位,形同虚设;有的院校甚至都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机房疏于管理,教学秩序混乱,设备损坏严重。完整的机房管理制度应包括从机房环境卫生、安全规程、上机流程到设备管理和损坏维修等一整套科学分类、严格执行的系统化管理体系[3]。
2) 机房管理人员意识淡漠、不够专业
在很多机房管理人员眼里,一直认为机房管理无非是学生日常上机安排,机房环境卫生、电源管理等琐碎繁杂的小事,缺乏对软、硬件的日常维护、网络故障、计算机故障的排除,防火防盗等技术和安全方面的管理意识和专业水平。
3) 设备易损坏
第一,高职院校机房内设备的由于学生人数多,涉及计算机操作的相关课程多,加之对有些公共机房的开放管理,都使机房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长都超出了设备的正常负荷范围;第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执行不严格,也使得机房环境卫生不达标,键盘、鼠标等硬件损坏以及操作系统安装不当破坏应用程序等现象时有发生,给计算机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严重影响;第三,学生上机的时候可能会用到U盘、手机等移动存储设备,这些都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最常见途径,对于学校机房这种联网系统,只要有一台计算机被病毒感染,便会迅速殃及整个机房网络,使计算机设备陷入瘫痪状态,影响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设备维修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投入。
4 价值分析法在高职院校机房管理中的应用
价值分析是以功能分析为核心,尽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或维持产品原原有必要功能,从而达到提升产品价值的目的。V=F/C,很好地说明了成本、功能、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价值等于功能与实现功能耗费成本的比值[4]。那么我们现在通过类比把机房的价值、功能、成本做一个价值分析,其中机房价值应该就是保证其正常、高效运转,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现代化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机房功能就是设备和整个机房在教学中具有的一切实际功用;机房成本就是包括机房建设、设备投资、软硬件维修、人员管理等对机房管理人力、物力、时间、精力的投资。在这样一个公式里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提高机房价值V,就应该减小成本C或增大功能F,为此,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1)设备购买要求
购买设备时,可以单独利用V=F/C做一个分析,在保证必要功能齐全、质量可靠的情况下,降低购买成本。因此,购买时,首先要避免选择稳定性不好,使用寿命短的兼容机作为机房配置设备;其次,在品牌上要选择正规,质量有保障,技术更完善的大品牌且适合教学特点和需求的机型;最后,要货比三家,选出性价比最高的一款[5]。机房前期建设投资,尤其是购买设备的好坏,对日后设备维修和机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设备质量上的保证会大大减轻后期的维护成本和机房管理工作强度。
2)加大对机房管理的投入
首先,提高机房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根据学校自身规模、需求确定机房管理人员的合理数量,平时要重视对优秀机房管理人员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维修技术水平高,各方面素质均衡的专业人员,可以定期举行技术交流会,并让感兴趣的学生参会,增强管理人员间沟通交流,共同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提升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既可以减少人力投资,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机房运行的更加合理有效;其次,制定完善的维修管理办法和机房管理制度来约束和加强机房管理。
5 结束语
由于高职院校与普通高中定位的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不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而机房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这两种能力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必须通过价值分析法来加强管理,降低其成本,提高其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斌.高职院校机房管理的分析[J].软件,2013(10):133-133,143.
[2] 王一.浅谈高职院校机房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4(15):14-14.
[3] 时洋.高职院校机房管理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2(5):155-156,139.
[4] 孙庚欣.浅谈价值分析法在高校机房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10):206-207.
[5] 王海东.高职院校机房管理的策略[J].中国科技纵横,2013(18):28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