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为武器控诉军国主义罪行

2015-12-07 14:22杨蔓杨婷杨苗杨倩
曲艺 2015年9期
关键词:杨倩国耻战俘

杨蔓+杨婷+杨苗+杨倩

“咱中国人扬眉吐气挺胸脯,

切莫忘,想当初,

受侮辱,遭杀戮,

哪有今天这么幸福。

为了永久和平咱把历史回顾,

咱来段彩唱单弦—审战俘。”

这是杨子春、史琳二位老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精心创作编排,由杨子春、杨蔓、杨婷、杨苗、杨倩表演的彩唱单弦《审战俘》的开头唱段。

作者怀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大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国耻,珍爱和平—能够让更多的人记住那八年抗战小日本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悲痛与仇恨,用曲艺这把利剑刺穿小日本的虚伪面具。

此节目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一,运用了传统彩唱单弦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当今的曲艺舞台上很难见到,因为他对演员的要求极高,必须具备老祖宗留下的八个字:“说、学、逗、唱、吹、打、弹、拉”。在此基础上,要求神形兼备、弹唱俱佳,还要求演员有表演和舞蹈的功力,完全是艺术本体的呈现。二,节目中还融入了R&B、樱花谣等现代元素,既要传播正能量,又要在风趣幽默的自嘲中进行人物塑造,剧场效果跌宕起伏。巧妙地运用了传统和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使观众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作品通过一个战俘的陈述,揭示了众多小日本无恶不作的丑恶嘴脸。演员生动活泼的语言和高超的表演,充分地展现了“相声的包袱,评书的口,杂牌的曲子,南城的柳”的独特艺术风格和魅力。

杨子春老师说:“曲艺要发展,必须有导演。曲艺要壮大,必须有策划。”作为导演的史老师在编排这个节目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在这个飞快转动的时代里,曲艺不能固守以往的旧模式,需要注入新鲜血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四小杨”的感受,作为“90后”,我们对曲艺有责任,要敢担当,要能吃苦,接受能力要特别强,我们既要有部队女兵的柔韧和刚强,又要具备内心细腻现代意识新思想。在排练中我们经历了种种难度的挑战,也承受了种种病痛的折磨和煎熬,我们只有一个信念,有义务有责任把曲艺这门传统艺术继承下去,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把中国民族伟大精神发扬下去。当我们《审战俘》这个节目在民族宫大剧院演出得到了北京观众的肯定与好评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意识到了曲艺这把匕首的锋利,作为曲艺人,责任重大,我们继续走下去就是曲艺的希望!

猜你喜欢
杨倩国耻战俘
杨倩小黄鸭发卡半天卖上万件
杨倩:00后清华学子问鼎世界冠军
太tài阳yánɡ感ɡǎn冒mào了le
中国近代国耻教育的社会动员力量(1895-1927)
提前的年夜饭
初中历史教学中国耻教育的途径
什么是战俘?(答读者问)
也门交战方两天内交换224名战俘
勿忘国耻,听奶奶讲
以哈有望交换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