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副坝一坝线比选

2015-12-07 00:48邓金伟
珠江水运 2015年20期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

邓金伟

摘 要:坝线比选是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投资等。本文介绍了清远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副坝一的上、下坝线工程地质勘察成果,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较优的坝线,对其它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坝线 坝线比选 抽水蓄能电站

1.工程概况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太平镇境内,距清远市约32km。电站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建筑物、地下厂房洞室群、开关站及场内公路等组成。

上水库位于场区西北部高程约600m的甘竹顶山间盆地,正常蓄水位为612.5m,相应库容为1131.8万m3,死水位为587.0m,死库容77.34万m3,调节库容1054.46万m3。上水库布置有一座主坝,六座副坝,主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副坝均为粘土心墙堆渣坝。

2.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上水库库内地形较平坦开阔,库底高程一般580m~590m。库内分布有几个小山包,山顶高程为599m~614m。库四周山体较单薄,为低中山环绕,其中东北面甘竹顶最高,山顶高程747.5m,山体雄厚;西面分水岭高程约630m~695m,北侧约630m~660m,东南面和南面地势较低,山顶高程一般为625m~630m,山体单薄。库周植被发育,岸坡一般15°~25°,东北部冲沟中局部坡度30°~40°,天然状态下库岸边坡稳定,未发现边坡失稳等不良地质现象。

上水库地层岩性较为简单,基岩主要为寒武系八村群第三亚群(∈bcc)石英砂岩、粉砂岩,其产状为N40°~50°E/SE∠50°~60°,产状相对稳定,呈单斜构造;中~厚层状,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出露面积较大,几乎覆盖了整个上水库库盆,地表出露多呈全风化状,局部强、弱风化基岩裸露。

上水库库区揭露断层主要有30条(见图1),以北北东、北东、北北西、北西向为主, 库区未发现通向库外的较大断裂,所揭露的断层规模小,多胶结较好,不存在沿断层产生库水严重渗漏条件。

3.副坝一上、下坝线工程地质条件比较

上库副坝一上水库东南部垭口内侧,上、下游坝线直线距离12.5~35m,从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上来看,上下游坝线没有区别。下游挡墙土层较薄,厚度0~6.9m,平均厚度4.3m,局部基岩裸露。上库副坝一设计坝顶长257.69m,最大坝高28.66m,两岸山体较单薄,地形不对称,坝轴线剖面呈不对称的较开阔的“W”字型。左岸山坡坡度20~30°;右岸山坡坡度12~25°。上坝线和下坝线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3. 1上坝线

坝址风化较深,弱风化埋深6.4m~25.8m,平均13.7m。沿坝轴线坝基全风化带层厚变化较大0m~13.2m,平均厚度6.37m,强风化带顶板埋深1.1m~13.7m,连续,平均厚度8.1m。大坝下游全风化层厚较薄1.4m~7.9m,平均厚度3.7m,强风化带顶板埋深2.8m~9.2m,垭口较薄,两岸风化较深,平均厚度5.9m;弱风化埋深8.2m~31.3m,平均16.3m。详细风化分带厚度见表1。

岩层走向与坝轴线接近平行,倾向下游,对坝基防渗和抗滑稳定不利。从图一可看,断层f8、f48在左坝头相交出露,影响范围较小,均倾向坝外,中~弱透水性,对大坝及边坡稳定影响不大。

3.2下坝线

坝址风化较深,弱风化埋深8.2m~31.3m,平均16.3m。沿坝轴线坝基全风化带层厚不大,一般1.4m~7.9m,平均3.7m,强风化带顶板埋深2.8m~9.2m,平均5.9m。坝前左岸及垭口风化较深,全风化层厚较大8.7m~12.7m,强风化带顶板埋深较大13.6m~14.8m;右岸风化较浅,全风化层厚1.2m,强风化带顶板埋深2.2m。坝后全风化带层厚0.7m~8.2m,平均4.3m;强风化带顶板埋深3m~8.8m,平均6.1m。详细风化分带见表2。

岩层走向与坝轴线接近平行,倾向下游,对坝基渗漏和稳定不利。断层f8、f48从坝址左坝头外侧经过,与坝轴线夹角大于50,均倾向坝外,中~弱透水性,对大坝及边坡稳定影响不大。

上、下坝线工程地质条件对比见表3。

综上所述,由表3可见,两条坝线工程地质条件相似,未发现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满足建设当地材料坝的技术要求。从地层岩性、断裂构造,水文地质等综合评价来看,下坝线相对占优。

4.结语

通过对清远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副坝一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对勘察坝线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地质条件较优的坝线,为水工建筑物提供了安全、经济的坝址条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endprint

猜你喜欢
抽水蓄能电站
电网重合闸时间延长对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保护影响的研究
浅谈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导水机构接力器更换施工工艺
试论抽水蓄能电站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建设措施
西藏的多能互补抽水蓄能发电系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