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善于提问的策略研究

2015-12-07 17:20张海蓉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珍珠鸟杏花课题

张海蓉

“今天的学习内容理解了吗?有什么想要问的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这是我每天对孩子放学前的三问。满以为总有十几个孩子会响应我的提问,做出某些反应,哪怕是一两个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但是,回答我的常常是一片沉寂。是孩子特别聪明,已经将所有的内容全都掌握了吗?不!孩子所学的基础知识尚有缺漏,更何况是某些有点儿思维难度、深度的知识和技能。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孩子需要订正作业,甚至考试时还有不少知识漏洞呢?但是,我们所教的学生,课后能敢于向老师提问的寥寥无几,能在课堂上针对老师的错误提问的更是凤毛麟角。

马修斯认为,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意思就是孩子常常会就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提出哲学般的“天问”。我们的孩子,正处于思维活跃的童年时期,头脑中藏着的弄不懂的问题多如牛毛。但是,他们不问,固然是懒得提问,羞于提问,怯于提问,但更多的是学生不会提问。

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现在的课堂上教师也常常设计学生提问的环节,但受身心、智力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提问或是抓不住要领,或是过于简单,没有思维价值。细究,我们会发现,学生不会提问。因此,我们除了要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提问,更应根据小学语文及学生的特点,传授一些提问的方法,从而提高提问的能力。

一、提问,可“抓课题”

课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从此处入手提问可以更好地把握学习的方向。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我请学生结合课题提问,学生纷纷举手:第一朵杏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它与后来开的杏花有什么不一样吗?文章写竺可桢,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第一朵杏花”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又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出示课题后,学生从课题提问,学生提出的疑问有:珍珠鸟给我怎样的感觉?我如何与珍珠鸟建立深厚的感情?这些问题正是课文的重点,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再去读书、自学自悟,相信不用费老师太多的口舌学生就能理出“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深刻道理。

二、提问,可“扣中心”

中心句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关键。如,在教学《“东方之珠”》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中心句:“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然后引导学生提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提问,可“点关键”

有些文章前后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螳螂捕蝉》一文,吴王起先一心想攻打楚国,听不进大臣的劝谏,但后来听了少年的话却恍然大悟,取消了出兵的计划。这时学生很自然地会问:“少年都说了些什么?”“吴王又悟到了什么呢?”

除抓对比处提问外,还要抓矛盾处提问、抓难点处提问等。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学生读到“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一句时,很自然地就抓住此句中的矛盾处提问:“80多斤重的身体,是如何承受100多斤的重担,而且还要翻山越岭、拖儿背女?”

四、提问,可“对语言”

在课堂中,学生提的问题若偏向内容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教师稍把握不好,就会使教学偏离语文学科的特征,滑向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所以,我常引导学生关注语言,针对语言提问题。如,《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为什么叶欣对同事说话要“斩钉截铁”“声色俱厉”?再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五、提问,可“对权威”

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教材和老师是权威,是不可侵犯的。其实,教材也有它的局限性,教师的知识也有局限性。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对权威提问。如,《丹顶鹤》中有一句:“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写作顺序由下及上)有位执教老师让学生按由上而下的顺序说一说后,就有一个学生提出:老师,我觉得先写嘴巴,再写脖子,最后写腿更好,紧接着还阐述了理由。不管他说的是否有理,提问是否有价值,学生这种善于思考、敢向教材挑战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后思考与练习提问,抓住课文的矛盾处提问,抓住课文中有特殊意义的标点符号提问,抓住课文的结尾处提问等。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懂得用什么形式提问,有的是有疑而问,有的是猜想而问,有的是特指问,有的是非问……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该在什么地方问,该用什么形式提问,鼓励和引导学生不仅敢于提问,而且善于提问。这样,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不但获得了渴望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提问兴趣,提高了提问水平。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核心,语文教师理应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能思善学,敢思善疑,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并为学生终身所用。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珍珠鸟杏花课题
可爱的珍珠鸟
又见门前杏花开
杏花树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说谎的珍珠鸟
《珍珠鸟》文本解读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杏花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