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良亮
为全面了解睢宁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一步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和弃置给环境带来污染的问题,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笔者对全县农作物秸秆及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睢宁县属农业大县,拥有耕地面积102.93 khm2,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量约82万t。2014年小麦种植面积75.26 khm2,年产秸秆量约40万t,占秸秆年产量的48.78%;水稻面积33.33 khm2,年产秸秆量约20万t,占秸秆年产量的24.39%;玉米种植面积29.33 khm2,年产秸秆量约17万t,占秸秆年产量的20.73%。其它农作物面积约20.67 khm2,年产秸秆量约5万t,占秸秆年产量的6.1%。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综合利用的潜力巨大。
近年来,该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逐年扩大,秸秆多种形式利用途径越来越广,形成了秸秆收储、秸秆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秸秆沼气、秸秆预处理、秸秆食用菌基料、秸秆饲料等利用链,有效促进了秸秆禁烧工作的开展。
2014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量约73.6万t,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5.4%。多种形式的秸秆利用情况见表 1。
近几年,该县秸秆综合利用虽在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饲料化等利用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但秸秆弃置的现象仍随处可见。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没有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管理机制。抓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不能只在秸秆收获的夏、秋二季,而是要坚持长期抓,坚持堵疏结合。既要强化责任,又要注意引导;既要有行政手段,又要有具体的方法和路径。二是对秸秆综合利用缺少政策扶持,推动力不强。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和弃置需要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是农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秸秆收储、加工企业的积极性。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扶持来调动,要通过利益驱动让农民由习惯烧转变为不愿意烧,让企业由不愿意收转变为积极收、大量收。近几年,该县用于秸秆综合利用的扶持资金微乎其微,挫伤了农民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三是联合收割机手不愿意使用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秸秆收获季节也是农作物的播种季节。夏季农作物种植季节性强,农时紧,联合收割机手作业时往往不愿意使用秸秆切碎抛撒装置,有的机手甚至擅自提高留茬高度以提高作业速度,使下茬作物难以播种。农民为了抢季节、保出苗,往往偷偷露天焚烧或弃置秸秆。四是秸秆收储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该县现有秸秆收储企业16个、秸秆能源化企业11个。这些企业规模和场地大多较小,不能满足秸秆堆放的需求。而且长距离到田头收购秸秆会增加运输费用和人工费用,企业无利可图。
秸秆机械化还田是当前秸秆综合利用最经济、最现实的途径。近几年来,睢宁县通过秸秆机械化还田项目的实施,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秸秆机械化还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增强了土地肥力,提高了粮食产量,改善了生态环境,人民群众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
4.1.1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大气污染极大减少。秸秆机械化还田不仅解决了大量剩余秸秆的出路,更减少了因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2)水资源环境大为改善。秸秆废弃霉烂、堆积水道会造成沟渠地表污染,不仅无法利用,还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3)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培肥了地力,减少了化肥施用量。还田秸秆500 kg,相当于施用土杂肥1000 kg、碳铵11.7 kg、过磷酸钙6.20 kg、硫酸钾4.75 kg,一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提高0.05%~0.23%,全磷平均提高0.03%,速效钾增加31.2×10-6,土壤孔隙度提高1.75%~7%。连续多年秸秆还田,不仅可提高磷肥利用率,补充土壤钾素的不足,还可提高地力0.5~1个等级。
表1 2014年睢宁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4.1.2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粮食增产效果明显。实施秸秆还田不仅可增加粮食产量2%~5%,而且还能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
(2)作业效率大幅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工效是人工作业的几十倍,可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1.3 农民认可度大为提高
该县农民对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认识从几年前不了解到基本接受再到现在的完全认可,是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由于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比不还田作业增加了一个秸秆粉碎抛撒作业环节,每亩增加作业成本30元左右。2014年,省级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亩25元,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农户每亩只需支付5~10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参与秸秆还田作业的积极性。同时,农户出了钱,更有责任心去监督机手秸秆还田作业的质量。
总之,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一项成熟、有效、适用的技术,示范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适宜大面积普及推广。
目前,该县具备一定规模的秸秆收储加工企业共有25家,夏季小麦秸秆收储能力约10万t。据调查,秸秆收储价格为100~120元/t,加工费用(电费、人工费、运输费等)在70元/t左右,总成本为170~190元/t,销往生物质电厂的价格为180~200元/t,利润微薄。因而企业收储秸秆的积极性不高。对农户来说,小麦每亩回收秸秆量约250 kg左右,按0.12元/kg计算,一亩地的秸秆可卖30元左右,若扣除人工费及运输费用,农民也无利可图。为调动收储企业的积极性,近两年,县政府出台了电价扶持政策,即6、7、8三个月按实际用电量给予每度0.5元的补贴,9、10、11、12四个月按实际用电量给予每度0.3元的补贴,使秸秆收储企业增加了利润。即便这样,2014年秸秆收储企业总体收购量与2013年同期相比仍然呈下降趋势。
(1)目前,对秸秆还田、收储等多种秸秆综合利用形式有不同的补贴办法,不便操作。建议借鉴安徽省的办法,统一改为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奖补,便于考核验收,降低工作成本。
(2)建议实施省级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奖补普惠制,应补尽补。
(3)建议提高省级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标准。
(4)建议将省级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直接兑付给农户。不管农户采取什么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只要不烧、不抛,考核合格后就应该纳入奖补范围。农机手为农户提供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服务作业时,可按照市场价收取作业费。
(5)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是做好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建议省级财政给予基层农机部门安排适当的组织工作经费。
(6)大中型秸秆还田机价格较高,补贴又少,作业成本高,作业时间短,投入回报率较低,农民购机积极性不高。建议提高秸秆还田机的购置补贴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