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边境口岸城市研究
——以满洲里市为例

2015-12-07 03:19李莹
北方经贸 2015年12期
关键词:满洲里边境发展

李莹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00)

内蒙古边境口岸城市研究
——以满洲里市为例

李莹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00)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边境口岸城市由于其特殊区位条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分析中国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市城镇化特点,推进边境口岸城市发展应提升口岸城市功能,明确口岸城市定位;构建多元产业体系,提高对内部集聚能力和对外部带动能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以大国的胸怀加强与俄蒙的交流合作。

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城镇化;边境贸易

边境口岸城市是从边境城市分化出来的一种沿边口岸城市,是指在沿边地区内靠近边境线、具有开放型口岸、非农业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地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实行沿边开放政策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与毗邻周边国家交界处,经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批准,实行沿边开放特殊政策的县级及以上城市。这些口岸城市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发展中心。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城市城镇化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要求,立足区情实际,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明确了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的发展定位。自1992年满洲里成为首批北部开放口岸至今,全区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口岸达16个,有3个国际航空口岸,边境铁路口岸2个,边境公路口岸11个,分布在12个旗(市),其中对俄罗斯开放的有4个口岸,对蒙古国开放的有9个口岸,分别承担了中俄陆路运输货物总量的65%和中蒙间货运总量的95%,其中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市分别是我国对俄、对蒙最大的口岸。具体情况见表一。

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和功能定位,边境口岸城市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通过表二数据可见:一是边境口岸城市经济总量小,全区生产总值城市排名中落后,相对内陆中心城市发展不足,这主要是由于边境口岸城市自然环境差、远离经济建设中心,经济发展受国际贸易及毗邻国家经济状况影响严重,例如自治区两个被评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发展较好的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边境贸易的往来都受到俄罗斯卢布和蒙古国图布里克贬值的影响而下滑。二是边境口岸城市非农业人口比例高,城市人口密度偏低,这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边境口岸城市第三产业相对一、二产业发展的速度快,产业结构促进人口结构的调整,边境口岸城市城市化率比较高,外来人口比较多,城市人口流动性比较大。

表一:内蒙古口岸分布情况

表二:2013年内蒙古边境口岸城市人口及经济发展现状

通过表三数据可看出:边境口岸城市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满洲里市走在自治区边境口岸城市的前列,其他边境口岸城市城镇化建设初具规模,有些方面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满洲里市是国家第一批开发开放试验区,与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当前正在大力推进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把自己打造成内蒙古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满洲里作为是中国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城市,对于自治区乃至全国边境口岸城市的发展都有一定借鉴作用。

二、满洲里市城镇化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特点

表三:2013年内蒙古边境口岸城市城市化建设水平

满洲里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是欧亚陆路大通道上的重要枢纽。改革开放以来,满洲里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诸多殊荣;并且实施“链接俄蒙、融入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战略,与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港澳台等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关系,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

1.满洲里市城镇规模及人口情况。2002年满洲里市建成区区面积为23.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密度210.59人/平方公里,2013年满洲里市建成区区面积增长到27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密度增加到290人/平方公里,可见随着边境贸易的不断发展,身处边塞的满洲里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2010年满洲里全市常住人口与2000年相比,十年同比共增加了65059人,增长35.28%,年平均增长率为3.07%,同时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户籍人口的增长速度,可见在十年间满洲里人口增长主要是前来满洲里做生意、寻找商机的外地人,且大部分人并没有定居在满洲里的准备,这种状况导致城市人口流动性比较大。满洲里市城市化率近十年都接近100%,主要是由于满洲里市耕地面积相对较少,自然坏境与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使其农业人口较少,满洲里市居民多从事二、三产业工作,特别是贸易、旅游等行业。

2.满洲里市经济发展水平。自2002年开始中,满洲里市生产总值呈直线上升,这也是人口快速增长的阶段,人口的集聚带来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交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14年满洲里市生产总值达212.4亿元,增长8.5%(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7:71。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288.7亿元,下降9.2%,其中,进口193亿元,同比下降14.2%,出口95.7亿元,增长2.5%。上缴关税及代征税29.7亿元,下降11.2%。边境贸易不仅是满洲里市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还有助于加快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并且对市域腹地的发展也具有辐射功能。同时满洲里市的城镇功能日益完善对边境贸易的发展也有助推作用。2014年满洲里市旅游贸易17.5亿美元,增长7.0%。全年边境旅游人数64.9万人,增长1.0%。其中,中方出境10万人,与上年持平;俄方入境54.9万人,增长1.2%(全年出入境旅游人数130万人次,增长0.8%)。国内旅游人数530.1万人次,增长7.8%。旅游总收入45.6亿元,增长3.8%(含一日游);旅游创汇2.9亿美元,同比增长1.7%。目前满洲里市的产业基础日益夯实,初步形成了以国际贸易、旅游、进出口加工、能源开发为主的口岸特色产业。[4]

3.满洲里市市政建设水平。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的吸引力息息相关,近年来,满洲里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长,城市供水、供暖能力大幅提升。从表四可见满洲里市近几年的城市硬件建设不断完善,同时满洲里市也加强教育和医疗方面的公共保障,与俄罗斯相邻地区在医疗合作、教育、科技交流等方面也建立了立体化、多层次的交流。

表四:2007年与2013年满洲里城市化建设水平对比

4.满洲里市城市规划定位。满洲里市根据区位优势和功能特点,把城市定位为“国际贸易旅游城”;把城市风格定位为“中俄文化交融型”;把城市建设理念定位为“不求规模,但求风格,求精求特求洋”这三大定位指明了满洲里市建设、发展的道路。在城市规划上,满洲里以遵循城市发展定位为前提,确定“南区改造、北区升级、东部西迁、组团集中”的城市发展思路,使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详规及土地、交通等各规划四十多个。2001年为更进一步突出城市特色,打造旅游经济,满洲里启动了城市风貌改造工作,目前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尖塔式和欧式圆顶建筑,使满洲里市的街道具有异国风情,满洲里市已成为一个产业发展与城市建筑相互支撑的国际贸易旅游城,同时这里也是一个中国人可以感受到俄罗斯风情,俄罗斯人可以感受中国风俗的地方,很多俄罗斯人一到周末就到满洲里市购物、消费、娱乐,彰显了满洲里的国际魅力。

5.满洲里市农业开发区建设。人的城镇化需要解决从人的需求所衍生出来的社会公共服务、生活保障、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边境口岸城市地处偏远,生活环境差,生活物资少,尤其是蔬菜水果,数量少价格贵,而保证生活基本品的充裕也是安定百姓生活,稳定边境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满洲里开发东湖区为自治区级出口创汇农业开发区,通过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探索出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相结合发展之路,设施农业生产模式以钢质结构大棚和节能日光温室为主,优先发展口岸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出口加工蔬菜分级包装,为保证有机蔬菜品牌的保证,帮助企业建立“追朔机制”,保证绿色有机蔬菜品牌的建立。近些年以东湖区农产品已出口辐射俄罗斯、蒙古市场。2013年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农作物播种面积15806亩,总计约32000吨,内销约10000吨左右,三年来累计菜果创汇680万美元。实现了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为目标,以为邻国提供短缺物资为发展。

(二)存在问题

1.支撑满洲里市工业发展的周边市场不足。满洲里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7:71,工业比重偏低,主要原因是周边支撑工业发展的市场不足,首先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的煤炭属于褐煤,是一种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无光泽的低级煤,主要用于发电厂的燃料,煤炭的等级限制了满洲里煤炭的对外输出。其次满洲里周围其他城市资源富集,例如黑龙江的大庆油田,导致产业同型,城市间主导产业形成竞争,最终导致满洲里市工业发展的市场不足。最后严格的行业准入条件制约了煤化工、电力等产业的发展。致使煤制烯烃、煤制化肥等项目受限,利用俄罗斯

重油等进口资源的项目进展缓慢。以上原因导致满洲里市工业经济总量小、产品竞争力弱,总体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初级产品比重过高。在面对国内巨大的市场时,丧失了很多拓展国内市场的机会。

2.满洲里市第三产业发展不稳定。满洲里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很高,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最大,但其特殊的区位导致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诸如国际关系、市场变化、消费理念等因素。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卢布贬值直接导致俄罗斯游客的消费水平下降,对入境旅游和边民贸易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满洲里市国内旅游存在两方面的制约:一是季节制约。满洲里市旅游旺季时间较短,一般仅为3个月。二是旅游季节,游客剧增,城市承载能力不足。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满洲里旅游季的游客不断增多,而出现旅游旺季票价高,城市交通拥堵、房价猛涨、一房难求、景区服务设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等现象。满洲里市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标准化程度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制约了各种物流基础设施之间的功能配套和优势互补,阻碍了物流功能的发挥和物流效率的提高。

3.俄方贸易对接不对称。俄罗斯是我国最大的毗邻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中俄两国积极地推进双边关系。然而目前出现一些影响中俄贸易合作的制约因素。一是来自于中国方面的制约因素:中国商品的信誉度下降。近年来,由于中俄双方在贸易上缺乏规范化管理,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从各种渠道涌入俄罗斯市场,严重损害了俄罗斯消费者的利益,引起俄罗斯消费者强烈不满,使中俄贸易伙伴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二是来自于俄罗斯方面的制约因素:中国威胁论的存在。近年来,以俄罗斯版的中国威胁论为主导思想,关于中国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和人口扩张的言论也开始见诸于俄报端。

4.制度创新需要加大力度。2012年7月,满洲里市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正式挂牌启动;2013年,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满洲里市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总体规划获批。作为“实验区”其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先行先试、引领示范”,为沿边城市的发展“创造经验”。先行先试是中央给予地方的一次改革授权,也是我国制定新政策、取得新突破的前提。满洲里市目前也取得一些创新的成果,先后开通了“苏蒙欧”集装箱班列,争取到了旅游异地办证试点、扎赉诺尔区县级编制等一批推进试验区发展的优惠政策。但一些干部思想中依然存在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的思维定势,存在唯书唯上、照搬照抄的行为习惯和“等、靠、要”的忌变求稳思想,缺乏改革创新意识。沿边地区的创新工作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很多事情需要国家层面的相互协调,但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地方不可以推卸责任,应积极主动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

四、边境口岸城市发展对策建议

(一)提升口岸城市功能,明确口岸城市定位

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调整,口岸经济的繁荣也影响着口岸城市功能和结构;同时口岸城市的发展也推动着口岸经济的繁荣。新时期边境口岸城市除具备城市功能一般性质外,还有口岸通道功能、联结毗邻国家和保卫祖国边疆的作用,比内陆城市更直接承担国家责任。而保障及提高边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是实现边境口岸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镇化建设的原则。因此要增强边境口岸城市的服务功能,通过为边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宜居等方面的服务,提升边境口岸城市的集聚力和吸引力;通过为边贸企业搭建信息平台和项目对接平台,扩大边境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及合作领域,对于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二)构建多元产业体系,提高对内部集聚能力和对外部带动能力

边境口岸城市基本是小城市,城市经济规模偏小,经济集聚力和地区带动能力都有限。边境口岸城市应立足口岸优势和资源禀赋,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发展进口资源加工、出口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国际性、跨区域的旅游业;提高沿边地区的内部集聚能力和对域外带动能力。对资源有效开发与技术合作,可尝试在对应口岸城市互建跨境工业园区、自由贸易区等,使“口岸经济”得到更深入的合作。在口岸园区的开发中,可考虑采用“开发商战略合作伙伴联动开发”或者“大企业自主招商引资”,即选择有实力的工业园区开发商,或者某领域中的龙头企业,赋予合作园区以财政、税收、投资、贸易以及其他配套的优惠政策。

(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

继续用中西文化交融理念建设城市,实现城市规划全覆盖。强化特色街区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加大口岸建设和边境口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边境口岸城市城市化水平和口岸能力。建成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规范房地产、建筑业、道路交通管理,强化主干道和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加强物业管理。要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仅仅依靠边境地区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国家要在财政方面倾斜于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对边境口岸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网络的建设支持力度。

(四)以大国的胸怀加强与俄蒙的交流合作

边境口岸城市具有涉外性,但鉴于其政治敏感性,很多事情需要国家加大“顶层设计”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的主体作用,组织力量推动沿边开放开发经济带的建设。经济利益是维系国与国之间稳定发展的首要因素,缺乏共同经济利益基础的国家关系也必定不会长久,因此借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开发战略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寻找中俄两国经贸关系的共生性、产业结构的共生性、资源方面的共生性、科技领域的共生性,增强自身产品的优势,站在对方立场考虑对方的需求,根据双边的贸易需求考虑口岸建设,由于蒙古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中俄之间,因此从国家层面,加强与蒙古国的合作。

[1]吴迪.对外贸易对边境口岸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基于满洲里市的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2]于光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热点述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11).

[3]李振宇,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9.

[4]刘建利.我国沿边口岸经济发展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1(9).

[责任编辑:方晓]

F740

A

1005-913X(2015)12-0007-03

2015-10-11

李莹(1983-),女,内蒙古包头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城市功能、小城镇发展。

猜你喜欢
满洲里边境发展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