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金
近日,笔者了解到某单位为推荐一名挂职锻炼干部几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仍难以确定下来,各分管领导以分管部门工作重要、忙为由,派不出挂职干部,符合条件的干部以各种主客观理由不想去。在上级部门的再三督促下,该单位只好推荐了一名不符合条件的超龄干部充当挂职干部,其结果可想而知。
为什么昔日人人都抢着去的挂职锻炼的“香饽饽”如今成了“烫手的山芋”呢?究其原因,有的是领导不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把具备条件的干部“雪藏”起来,让不该去的干部挂职去了;有的是挂职锻炼的有关政策、待遇得不到落实;有的单位把挂职锻炼的“经”念歪了,挂职前“进步”的承诺兑现不了,挂职中的待遇、补助不到位,甚至有的人挂职后回到原单位原岗位没了,或给个虚职,高挂起来了。让人感到挂职锻炼表面风光,实际处境很尴尬。
实践证明,挂职锻炼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丰富其工作经历,加快其成长。因此,要想使挂职锻炼真正发挥作用,首先,派出单位把真正要培养的干部输送出去,给他们压担子、铺路子、搭梯子,为他们施展才华、干事创业提供平台。其次,挂职锻炼干部要消除“镀金”思想和“临时”观念,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挂职单位领导、同志学习。第三,要健全培养管理制度,完善挂职干部的跟踪管理、组织纪律、绩效考核、监督约束等机制。组织部门要准确、全面地掌握挂职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及表现情况,把挂职干部的工作实绩,作为后续使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