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克伟
年轮是树的记忆,一道年轮,就是生命的一个里程碑。其实,奉献也是有年轮的,它记录着一个人善行义举的旅程。沂源县实验中学原校长李振华,就是这样一位用奉献雕刻年轮的人,他用61年绵绵不绝的奉献和爱心,竖起了一棵人生的参天大树。
1953年,17岁的大学二年级学生李振华,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只身从南京到沂蒙山区沂源县韩旺村支援教育。初到韩旺村,教室是一间破庙改造的,桌椅板凳是用石头砌的,晚上寒风从墙缝里直往里灌,遇上雨雪天,外面下大的,里面下小的。村里的老百姓贫穷,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面对恶劣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别,李振华也曾犹豫过,他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然而,乡亲们却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村里的大婶大妈像当年“支前”一样用自家的棉花,亲手织的粗布,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给他做棉袄、棉裤、棉鞋,家家户户有好吃的舍不得给自家孩子吃,都给他留着。乡亲们的关爱,让李振华暗下决心: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要咬牙坚持到底。就这样,他的心在沂蒙山区扎下了根。
61年来,他认真践行着自己的愿望,用知识去改变这群山里孩子的命运。1955年,沂源县初级中学的升学率仅是1∶10,而他教的学生全部升入初中。1959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去北京出席了“群英会”,受到了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群英会后,本有机会调到大城市,但他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留下来,不为别的,就为沂蒙山的乡亲们对他的那份关心和爱护,就为让更多山里的孩子受到教育。
1965年,李振华被调到张家坡中学。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考上大学,他住进男生宿舍,和学生吃住在一起,随时辅导。深夜学生们都睡了他也不敢睡熟,时不时地起来给学生盖被子,驱赶蚊虫。1980年,就在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他突然收到南京发来的加急电报,“父病重速归”。班里的学生知道后给他写了《保证书》劝他回家,但他考虑再三,还是让二儿子回南京替他尽孝。那一年,很多学生报考了师范院校,有的学生到新学校的第一封信是给他写的:“李老师,您忍着人生中最大的悲痛把我们送进大学的校门,我们会好好学习,将来做一名像您一样的人民教师。”
除了教学,李振华一直坚持“捐资助学”。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坚持从工资里拿出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到现在已经累计捐了92万余元。
退休后,李振华把多年积蓄的15000元钱和5000元国务院特殊津贴拿出来分成三份,在他曾经工作过的韩旺中学、张家坡中学、实验中学设立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用以帮助贫困学生以及奖励优秀学生和老师。在李振华精神的感召下,爱心不断传承,善款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先后有5000多人向“基金会”捐款,基金累计达29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500多名,颁发奖学金2000余人次。
已近耄耋之年的李振华没有停下奉献的脚步,不仅把救助困难学生和教辅后进生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事业,还做起了公益天使,通过各种途径让更多的人关心弱势群体。他设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以及关心孤寡老人等公益关注点,还发起了“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资助156名贫困生到大学毕业。
如今,李振华直接或间接资助的学生已达万名,捐助或协调的资金400余万元,沉甸甸的数字让他荣获了“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百位英模人物”等光荣称号,也赢得了沂源百姓的心。为感激李振华,沂源县的父老乡亲自发捐资为他塑造了一尊汉白玉雕像。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是毛泽东给雷锋的题词。而这句话,在李振华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