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爱国(江苏省新沂市农业委员会)
生猪产业转型应协调推进
文│周爱国(江苏省新沂市农业委员会)
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响过之后,转眼已有十五个年头,生猪产业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生猪产业投资价值的显现,资本的持续流入,生猪产业转型政策的引导,财政补贴扶持项目的推动,是实现生猪产业由零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型的主要因素。目前,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总体不断提高,生猪产业基本告别了小、散、弱、脏、累的局面,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但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伴随着速度与质量不同步、转型与市场不协调的现象,笔者认为,生猪产业转型应围绕速度、质量、市场协调推进。
生猪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如孪生姊妹密不可分,标准化是规模化的目标,规模化是标准化的前提,规模化是形式,标准化是实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始于规模化,终于标准化,通过标准化饲养、标准化防疫、标准化用药、标准化排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养殖风险最小化。
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重规模、重速度、轻质量、轻标准现象十分普遍,甚至通过财政补贴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亦存在两重两轻现象。屡屡曝光的生猪养殖环节的食品安全、随意丢弃病死猪、违规排污等事件,就是两重两轻的有力证据。
生猪产业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缺一不可。在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0%的情况下,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规模化推进速度,一手抓标准化建设。甚至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生猪饲养、防疫、用药、食品安全、排污等方面标准。二是切实加强对生猪规模养殖企业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持续推进生猪规模养殖企业的标准化建设。三是要逐步建立生猪规模养殖企业的退出机制,对不执行食品安全、污染排放、疫病防疫等强制标准的生猪规模养殖企业,轻者警告、罚款、停业整顿,重者淘汰岀局。
以规模化、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已持续了十多年,其间零散养殖比重逐步降低,规模养殖比重逐年提高,直至达到目前50%的比例。导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升,主要源于三种情况:一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生猪零散养殖的收益远远低于进城农民工的收益,部分零散生猪养殖户主动放弃生猪养殖;二是部分经验丰富、规模稍大的生猪养殖户,在原来基础上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三是在传统工业投资收益率下降、生猪产业投资价值逐渐显现的情况下,产业资本及社会资本投资新建生猪规模养殖企业。
上述情况不难发现:第一种情况,原有圈舍虽然闲置,但产能还在,生猪行情火暴时,可能重新投入生产;第二种情况,虽然新建规模猪场,原有老旧猪圈仍在生产,净增产能;第三种情况,为新增产能。由此可见,随着生猪产业规模化进程的推进,生猪产能明显放大,且没有收敛的迹象。
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有二:一是过多占用土地资源;二是过多富余产能会导致生猪产量和价格的剧烈波动。当生猪产业告别了产品短缺、供不应求的阶段,进入供需基本平衡、甚至产能略有富余的阶段,保持产能和产量的相对平衡和稳定,有利于生猪产业平稳和可持续发展。
建新汰旧,平衡产能,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一是采取适当补偿政策,或者纳入土地整理的范畴,淘汰规模过小、过于分散、污染严重、影响村民生活、长期闲置的生猪养殖圈舍,复耕养殖用地。二是原有老旧猪场,又新建标准化规模猪场的,要将淘汰老旧猪舍、复耕养殖用地,作为新建规模猪场的准入条件。
在生猪产业从零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之初,财政补贴如春雨般金贵,通过财政补贴项目的示范、引导、激励作用,对发展生猪规模养殖,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财政的补贴扶持,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转型,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也不会有这么快的速度。
生猪产业从2011年下半年至今处于价格下跌阶段,有控制公款吃喝、提倡光盘行动、民众财富缩水导致需求减少的因素,有生猪行情火爆时产能过度扩张的因素。在生猪产业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应阶段性地引导地方政府压缩或停止旨在扩大和新增生猪产能的生猪规模养殖补贴项目,避免行情雪上加霜。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生猪产业亦是如此。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集中度、生产方式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但越来越明显的生猪涨跌周期、产量及价格的剧烈波动如影随形,一直困扰着生猪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解决这一难题,单纯靠市场显然难以奏效,政府辅之以适时、适度的调控,包括冻肉储备、信贷调控、财政扶持、要素供给等,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这些调控措施必须充分考虑到生猪产能与需求的基本平衡。
尽管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已经达到50%,但零散养殖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标准化建设才刚刚起步,与公众食品安全、 公共卫生、公众环境相关的生猪养殖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有必要继续进行适当的补贴,推动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当前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为有效平衡供求关系,提升生猪产业的收益率,有必要将财政扶持的重点从扩大产能的规模猪场建设,转移到老旧规模猪场改造升级、已建规模猪场的标准化建设上来,尤其是重点完善病死猪无害化处置、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监管、粪污处理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环节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