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2015-12-06 19:29潘贺
决策与信息 2015年33期
关键词:创造性艺术设计建筑

潘贺

黑龙江财经学院 150025

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潘贺

黑龙江财经学院 150025

在高等教育改革转型阶段,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化,本文针对传统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讨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以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机制。

设计方法;创新思维;环境艺术设计

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强调“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社会转型,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设计教育的迫切要求。而审视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培养出的是知识型人才,带有应试教育的弊端。教学以教师、教材为核心,让学生通过记忆、理解、听讲、练习等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手段趋于程式化,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技巧,轻思维;重表现,轻创意的倾向。压抑了创造本性、形成僵化思维的学生容易按部就班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更谈不上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急需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性,以创新理念探索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构建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

二、国外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思维教学

国外设计院校十分重视设计方法的教学研究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所起的关键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设计高校就开始关注创造性的培养,他们把人的创造力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并开设了培养创造性的专门课程。如M·鲁宾斯坦等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最初开设的理解训练课颇有影响,他们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以展示不同的解题策略;斯坦福大学在80年代为设计类专业学生开设了“视觉思维—体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课程。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与方法论的讨论密切相关,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一直为环境建筑教育提供理论支持。美国环境建筑教育中强调对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它的主要内容有:系统分析法,即用大量分析方法评价几个不同的方案;有逻辑学概率及统计学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有行为科学、人体功能学、符号学、类型学、环境心理学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美国一些大学还普遍重视设计的哲学思想,其中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林奇所创的“城市意象”和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所创的“模式语言”最为著名。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设计哲学概括为简短的文字附在图纸上,有时借助于抽象图解来说明设计意图。

强调向名建筑师学习设计方法是国外环境建筑教育的又一特点。近年来世界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设计师,他们各自都有一套独特的设计哲学。他们有的强调立体几何关系,有的突出其空间的矛盾性,有的强调造型语汇(象征意义的符号学等),有的强调介入生态与人体工程学(有机建筑、仿生建筑等),有的强调庞大结构建筑群,有的强调“解构”等等。美国建筑师罗杰·克拉克还对16位建筑师的64件建筑作品进行了意象与构图的图解式分析,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建筑名作的理解和学习。近年来我国出版了F.L.·莱特等十二位名建筑师的作品专集,这对设计方法的研究亦起到推动作用。

三、创新思维教学训练方式的构想

环境艺术设计创作的至高境界是无方法,但达到“无招”之境界,不能舍去“有招”之途的磨练和省悟。顾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性,笔者认为创新思维教学训练应从视觉思维、创造技法、创造性解决问题三方面着手,建立对创造性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

3.1 视觉思维的训练与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

正如诺曼·克罗和保罗·拉塞奥所说“视觉化能力的开发是一种有助于工作的技能,而且,它对于启发一个人的创造力能起到重要作用。”视觉思维的系统训练对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密切相关。针对某些同学借助构绘手段进行主动思考的能力较弱的问题,加强手、眼、脑的协调,提高动手能力。既要学会快速勾勒草图,记录创意,又要加强图形的表达和立体模型的制作能力。目前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立体模型设计方式推广很快。使用粗纸板、木板、有机玻璃等材料制作的模型主要用来研究方案的构思和建筑体型的变化以及推敲空间、探讨细部构造等。

许多大学设计系拥有建筑材料实验室及构造陈列室,陈列通用材料样品及说明基本构造方法的模型(按比例缩建或原大),其间亦有学生模型展览橱窗。对于那些空间复杂以及“构成意味”较浓的环境建筑创作,模型比透视图能更准确地反映空间形态与创作意图。利用模型进行构思,可以使学生发现环境建筑可触及的实体。在类似堆积木的过程中,通过堆积、塌落、整理去发现新的形象,而不必先入为主地形成造型外貌。材料的切割、移动、粘贴过程中比传统的绘画手段容易激发灵感,形成新空间构思。模型的类别可以是环境的、局部的、空间的、造型的、室内的等等,要根据不同的意图确定模型制作的精细程度与材料选择。

3.2 创造技法的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过去的设计教学中,虽然有提倡“设计构思”,但对于设计思维及方法的系统培训不够。在谈及设计创意时,只强调“灵感”而忽视思维方式方法的训练,造成“无病呻吟”或“千篇一律”较为肤浅的设计。因此在发挥思维作用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际方法中,创造技法的训练不能是一种狭义的创造性培养,课程的实施还应包括创造性的教和创造性地学。教师不能采取知识传授的方式,要靠启发和引导,靠学生去领悟。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总结慨括的创造技法大约有300多种,笔者认为四类创造技法的训练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立意和构思阶段促进思维的发散和转化。

3.3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训练与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训练中,强调“多种可能性”。对每一个同等规模的设计题目来说,强调和鼓励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构思方案。其关键是优化认知机制策略,即对解决问题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策略的训练;对解题过程的认知训练;解题过程的调控能力训练。另外,创新的意识除了有设计理念的引导外还依靠实践的培养。不参与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就不能深刻体验和理解创意语言的含义。因此,教师授课形式、内容应多结合实际课题,通过真实的设计实践,使学生切实地形成以设计理论指导设计实践的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首先应该使教学观念更新:由知识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相配套的教学机制应把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在环境艺术设计类所有课程,教师在授课时注重设计方法,创意思维方法的讲授,经过各种思维创意训练而达到解放学生的思维触角,培养学生的思维弹性,强化学生的思维张力之目的。

[1]罗玲玲,刘文军等.建筑设计创造能力开发教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青年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4Q109.

猜你喜欢
创造性艺术设计建筑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东大学作品欣赏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