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陈丽娜 申静 刘格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试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李敏 陈丽娜 申静 刘格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大学阶段正是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高校要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实践自觉,以及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入手,积极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机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
党的十八大用24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公民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提出了要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是对公民道德和品行方面的要求,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行、社会担当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民族希望。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积极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机制。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一代,作为家庭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物质生活丰富,生活条件优越,他们朝气蓬勃,追求个性,对现实生活中新鲜的事物充满浓厚兴趣。但是,在全球化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一些负面的社会价值形态正在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化思想导致不少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价值观‘泛功利化’等等”。[2]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为例。爱国精神,作为一个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它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但是,在爱国行动上带有冲动和不理性的特点。例如,2008年很多大学生参与了抵制家乐福事件,部分学生还参与到抗议游行活动中。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在职业行为准则上的价值评价,它要求每一位公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服务社会和人民。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需要。但是,不可否认,“大部分大学生在刚步入大学生涯时都给自己定下了积极的目标,并在开始阶段保持较强的毅力去努力拼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学教育的自我管理为主的模式,上网、打游戏代替了学习、上自习,部分大学生就开始自我松懈,旷课、逃课现象明显增多,成绩也就直线下滑,这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吃苦精神不足。”[3]诚信品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要求人们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他们的诚信品质对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大学生的失信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学术造假、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编造虚假简历等等,特别是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在全国各大高校呈愈演愈烈之势。而且,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仍停留在意识上,即大部分大学生反对校园不诚信现象,但不得不承认一些不诚信现象曾在自己或身边同学身上发生过。友善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一个理念,试想在日常生活我们多发扬互助友善的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会更加和谐,人间才会充满更多真情。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生活习惯,具有不同的性格、爱好,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认识,同学之间的差异性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矛盾,加之当代的大学生多为家庭的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一些问题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冲突,发生矛盾。
(一)在理论上,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有短短12个词,但是每一个词的提出都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选择。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从根本上加深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并积极引导其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
“核心价值观能否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共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否符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是否根植与传统文化,是否体现本民族特性;二是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否科学先进,是否顺应世界潮流,是否反映了本民族的前进方向。如果满足了这两方面的要求,核心价值观就能转化为社会的共识,成为凝聚民心、引导社会进步的力量。”[4]的确,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例如,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爱国思想、“专心致志、以事其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敬业精神、“轻诺必寡信”、“言而有信”等诚信观念,以及“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等友善理念的继承和弘扬。因此,若想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有充分的理解,就必须将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比如,利用传统节日文化来大力培育核心价值观,端午的吃粽子、划龙舟,清明的祭祀先祖、重阳的登高思亲,让大学生置身其中感受爱国的大义;春节的合家团结、走亲访友,让现代大学生感受中华民族重仁义、重礼节的美德,从而激发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二)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
为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成,各级各类高校一方面要注重理论教育,加深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有效引导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例如,通过烈士悼念、组织大学生到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考察,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志愿者服务、创新创业、勤工助学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通过树立诚信榜样、开展诚信与反诚信大讨论、在校园内设置诚信专栏、诚信格言等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通过组织友善道德论坛、爱心公益活动、到社会福利机构做义工,增强大学生的友善品质等等。如此一来,将核心价值观落实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在实践中逐渐内化为个人的价值准则。
关于深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问题,一方面各高校需要为大学生多搭建平台,增加参与实践的机会。比如搭建文化平台,通过举办重大事件的纪念活动、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会、知识讲座、演讲报告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渐理解并认知核心价值观;搭建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并且通过这些平台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有悖于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对其进行及时引导;搭建社团平台,“高校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愿望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群众组织”[5],高校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的平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巩固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要强化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实践中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作为一名大学生,其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新的培育载体,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宿舍管理、建设之中,让学生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这样从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入手,潜移默化地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价值准则。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高校辅导员战斗在学生工作第一线,与学生见面、交流的机会比较多,学生学习、生活的大部分事务都有辅导员的参与。因此,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尽早发现学生中有悖于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言论,及时帮助其解开心结,并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使之不断向着核心价值观的方向靠拢。
此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直观最能激发人们内心感受的力量源泉”[6]。因此,辅导员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不断为学生树立先进典型,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学生在榜样和模范人物事迹中感受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大学生不断加深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从大学生自身习惯的养成入手,不断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自觉,做到知行结合,同时也需要辅导员积极、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2]王觊婧:《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教育引导的思考》,《改革开放》,2011年4月。
[3]王洪秀、黄溢凡:《日常学习工作中培育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研究》,《青年时代》,2015年第4期。
[4]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5]孙科丽:《论深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 0 1 4年6月.
[6]吕云超:《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江苏高教》,2 0 1 5年第2期.
此论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4MK02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