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淼: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民主的工作机制建设建议
民主党派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框架内不断从实践中总结、从理论上升华参与协商民主的工作机制,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作出贡献。
一、深化认识,建立学习研究机制。首先要明确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要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一重大判断,从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其次要突出学习重点。要以民主党派各级组织代表大会、全委会议、常委会议、主委会议、机关职工会议、支部会议等形式,以专题学习、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组织成员认真学习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多党合作历史和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第三是开展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开展理论研究,应有相应的机构。条件成熟的地方,可设立理论研究与学习专委会或成立理论研究室,条件稍差的地方,可成立理论研究与学习小组。
二、明确定位,建立主动参与机制。民主党派在协商民主中的定位如此,决定了民主党派要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就是要建立起积极的主动参与机制。一是主动参与政治协商。中共中央2005年5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是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成果。二是主动参与民主协商,要抓好两个关键:1、制定参与协商计划。民主党派根据中共党委确定在政协开展的协商议题和政协党组提出的协商工作方案,制定参与协商计划,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工作要求。2、组织参加协商会议。民主党派主要是通过参加各类协商会议参与民主协商,要抓好几项重要工作:抓好会议重要文件的审议建言工作,抓好党派提案、界别提案、委员个人提案提交工作,抓好全体会议大会发言和联组讨论发言、政府主要领导与委员座谈会发言、政协常委专题协商会发言等重要协商会议发言工作,抓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等。三是主动组织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参与立法协商、行政协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民主党派中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府及其部门中的工作人员、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新社会阶层人士、各类特约人员,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类智库、城市社区等渠道参与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广泛多层开展的重要体现。
三、提质增效,建立调查研究机制。民主党派只有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工作机制,才能为参政议政提质增效,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一是要选准调研课题。二是要提升调研报告质量。三是要注重调研成果转化。
四、提升素质,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党派成员参政议政、协商建言的能力和水平,是民主党派参与、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通过教育培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通过教育培训,努力在练就过硬业务本领基础上构筑扎实理论基础。三是通过教育培训,形成参政议政、协商建言的实践能力。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协商建言工作重在实践。党派成员要充分认识在实践中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在实践中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水平,磨砺提升自己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本质、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的能力。四是通过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合作共事能力。(邓文淼,民革贵州省机关支部党员)
大陆最近几年与很多台湾中南部的农渔业者签约,名为“让利”。这个名词在大陆可能是个纯商业的想法。但在台湾人听来,就不是滋味,有“布施”“救济“的含意在里面。台湾人更多的是喜欢听到“互惠、互利、双赢”而不是“让利”。最后要注意提升国民基本素质,提升国人在外的形象,一个人在外就是一张流动的“国家名片”。(兰胜伟,民革浙江省青田市城西支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