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雨潇
2015年7月23日9点,巴南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室外。
巴南区司法局局长姜莹星径直走进会议室——里面一个人也没有。
会议时间是9点半,早到的区人大代表都在休息室。
姜莹星想:要不要去跟代表们打个招呼?毕竟有些是熟人。
犹豫了一下,姜莹星决定不去。
“去了别人以为我在拉票呢。”姜莹星说。
9点半,会议开始——议题是“对政府部门‘一把手作胜任度评价”。
姜莹星就是“一把手”之一。
制度出台
2013年4月,姜莹星就任巴南区司法局局长。
上任前,姜莹星经历了一个谨记至今的环节——就职宣誓。
“我宣誓: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
面向国旗,背对人大代表,姜莹星每读一个字,都感觉重如泰山。
难怪姜莹星上任第一天,就感觉肩上担子沉甸甸的。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宪法宣誓制度——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而早在2012年,巴南区人大常委会就大胆推出了新任领导干部就职宣誓制度。
为什么要实行就职宣誓?
“通过宣誓,强化他们的政治责任意识,将权力自觉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中。”巴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俊文说。
巴南区委非常支持“就职宣誓”,区委书记李建春建议:“把就职宣誓作为任命干部的法定程序,并纳入人事任免办法予以制度化。”
区人大常委会随即制订《选举和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宣誓办法》。
紧接着,区委领导在调研中又指出:“要进一步落实就职宣誓实施效果。”
2013年7月,巴南区人大常委会印发《任命干部报告履行誓词情况工作操作程序》,形成就职宣誓长效机制。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对宣誓人开展胜任度评价,内容包括专项工作评议、经济责任审计、民意测评以及宣誓人履行誓词情况报告。
考前监督
“7月将开展履行誓词情况测评。”
2015年初,姜莹星接到区人大常委会通知。
尽管宣誓时就知道要测评,姜莹星还是有些紧张:“这对于我是一场大考。”
测评之前,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三项“考前监督”。
第一项“考前监督”,由区人大代表组成工作调查组,实施专项工作评议。
7月的一天,调查组来到巴南区司法局。
“通过召开民意测评会,对姜莹星就任两年来的履行工作职责情况、履职能力和工作作风等进行调查。”调查组说明来意。
会场上,调查组围绕姜莹星履职能力等情况展开询问,与会人员一一作答。
“就任两年多来,姜莹星同志是否遵守民主集中制?”
“局里重大事项都经过开会讨论,并通过表决确定是否立项,不存在‘一言堂等现象。”
“姜莹星在廉洁自律方面情况如何?”
“姜局长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和领导干部纪律要求,没发现公款吃喝等现象。”
…………
专项工作评议结束后,区司法局又迎来区审计局工作人员,第二项“考前监督”开始了——经济责任审计。
财务账本、会议记录……区审计局工作人员核查得一丝不苟。
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区人大常委会又推开第三项“考前监督”——民意调查。
区人大代表走街串户,收集民意。
“在没有区司法局人员陪同下,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使履行誓词情况调查结果更有说服力。”李俊文说。
述职大考
“本人自2013年4月宣誓就职以来,始终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对自己的承诺不打折扣、不搞变通……”
2015年7月23日,姜莹星在紧张中开始了履行誓词情况报告。
台下,93名“考官”(区人大代表)一边听报告一边作记录。
姜莹星报告结束,会议进入第二个环节——宣布“考前监督”报告。
首先,区人大代表组成的调查组宣布专项工作评议报告。
“姜莹星在思想政治、履职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表现优良……”
接着,区审计局宣布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姜莹星就任局长以来,没有发现经济责任问题……”
然后,区人大常委会宣布民意调查报告。
“基层群众对姜莹星履职能力、工作作风等,普遍反映较好……”
随后,报告会进入更紧张的环节——区人大代表询问。
让姜莹星始料不及的是,一些平时的“熟人”,提的问题都很尖锐。
“如何进一步改革领导干部普法考试形式?”
“我们正在开发一个身份识别系统,借助科技杜绝代考、抄袭等行为。”
“司法所干部经常被抽调去做其他工作,这些干部有怨言怎么办?”
“司法所是镇街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撑力量,司法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理应协助基层做工作。”
…………
询问结束后,93名“考官”开始投票,对姜莹星履职胜任度作出评价。
根据评价规则,胜任率若低于50%,即为“不胜任”,评价结果将报送区委,供考核、奖惩、任免干部参考。
胜任率介于50%到60%的,为“基本胜任”,宣誓人将再度接受胜任度评价。
胜任率高于60%的,为“胜任”,相当于“大考”过关。
“发出评价表93张,收回93张,其中胜任93票,不胜任0票。”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现场掌声响起。
整改不足
“要减少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文书材料。”
“要进一步改革领导干部普法考试形式。”
…………
除了赞誉声,姜莹星更在意的是报告会上“考官”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和建议改进工作。”姜莹星说。
会后没几天,姜莹星就收到一份“整改通知书”——
“超职数配备区司法局基层科副科长一名的问题,要进行整改。”
“部分固定资产未入账9.96万元的问题,要进行整改。”
…………
“请两周内提交整改方案。”区人大常委会提醒。
2015年8月10日,姜莹星上交整改方案。
很快,整改方案获得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姜莹星立马落实整改。
原来,前不久巴南区司法局某副科长申请辞职,局党组调配李某接任该职。
按规定,基层科应配备科长、副科长各一名。但由于干部任免审批没下来,造成临时超职数配备问题。
8月26日,姜莹星汇报整改情况:“区委政法委对刘某、李某进行了职务任免,超职数配备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按区人大常委会要求,所有整改工作要在2015年11月底前完成。
到时候,姜莹星还要上交整改工作总结报告。
回首“大考”,姜莹星感觉收获颇丰:“我尽心履行誓言,取得了好效果,去年,巴南区司法行政工作在全市考评中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