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应用型和地方性

2015-12-05 08:41李自国万伟成莫运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6期
关键词:佛山汉语言应用型

李自国 万伟成 莫运平

摘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和“地方性”的有机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转变课程设置理念,课程体系与其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满足不同行业应用语言文字的不同需求,以应用求生存;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构建地方性课程体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以特色求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应用型;地方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211-03

地方高校是指布局于区域中心城市,生源大部分来自当地,由地方政府管理,以地方财政划拨教育经费为主,为区域培养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普通高等院校。广义的课程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高等学校的课程作为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载体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大多数走向生源地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应用工作,所以,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要注重应用型和地方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是1958年建校(原佛山师专)伊始设立的几个主要学科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1995年升格为本科专业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较快,2004年成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一批校级名牌专业,2012年成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4年增列语文教育硕士,也是这一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将人才培养定位在“应用型”和“地方性”的有机结合,构建“应用型+地方性”的课程体系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转变课程设置理念

高校课程设置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密不可分的:课程体系从本质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合格、优秀的人才要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来保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有不同的课程设置理念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课程泛同化。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潘懋元教授将中国高校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学术型大学,也就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或所谓的“研究型”大学,第二种类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三种类型是职业技术高校;这三种类型的区别主要是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其课程体系相应地有所不同。[1]作为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高校,属于第二种类型,即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师资条件、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各专业无法走在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很难开展,这导致地方高校培养不了学术人才,虽然极少数地方高校某些学科专业可以培养研究生,但研究生培养不是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如果地方高校仍然像第一种类型大学一样以培养学术人才为己任,课程设置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就会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的脱节,其毕业生就业困难。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依次为“985工程”大学、高职院校、“211工程”大学、独立学院、科研院所、地方高校。高职院校就业率排名靠前,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注重应用,“所用即所学”有关;而地方高校就业率排名居尾,与地方高校课程不注重应用型和地方性有关。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于应用性强的学科,除了中小学语文教师这一岗位外,人们很难给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一个特定的具体的就业职位,加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不注重应用型和地方性,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中国2000年以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高校将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转型,地方高校今后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社会的需要和岗位来培养人才,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这表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下移,从“学科知识型”学术人才转变为“应用能力型”技能人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地方所需要的语言文字应用人才,转变课程设置理念是大势所趋。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高校已有100多年历史,专业内涵在“五四”时期基本确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其学科地位来说,具有基础性特征,它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具有就业适应面宽且需求量相对稳定等传统优势。长久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及其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被看作是一个应用型专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1999年中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后,汉语言文学这个长线专业的弱势和不足日趋明显:专业空间的弹性尺度越来越小,专业价值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和弱化,其毕业生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除少数在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或继续深造从事语言文学研究外,大部分毕业生从事行政管理、信息传播、文秘、宣传、策划等语言文字应用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只作为工作背景而存在。近十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70%左右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是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共同要求是会说、能写。然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过去存在一种理念: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人文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不要过多地强调应用性,强调应用性会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规格降低到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只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汉语和文学知识,人文素质自然就会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自然就会强。其实,这是一个理念上的误区。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现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基础课一直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等课程上,而专业课又是对这些学科基础课的延伸和深化;其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主要限定在汉语和文学知识的传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是传授知识的衍生品。这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即使掌握了丰富的汉语和文学知识,并不一定具备了相应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一定会说、能写。小微企业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是具有较强汉语言文学功底,会说、能写兼具地方文化知识和其他相关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只有构建“应用型+地方性”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地方所需要的语言文字应用人才。

二、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应用型课程,将有助于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应“立足于一定的知识体系,以实际的操作技能来展示其能力水平”[2]。2013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语言文字应用的不同需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明确分为师范方向、文秘方向和新闻传播方向,大学新生录取入学时就分为师范方向和非师范方向,非师范方向学生则在大三时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情况以及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文秘方向或新闻传播方向。课程体系中前四个学期主要设置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按学校要求统一设置,主要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的价值观和公共技能的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计算机、体育等公共课程,主要指向培养积极参与社会、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基础课旨在为学生从事语言文字应用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做专业储备,课程体系参照教育部本科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对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等核心课程进行内容压缩,课时精简,这样既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的规格,又为应用型课程的设置腾出课时。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在各行各业从事语言文字应用工作的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广博的文、史、哲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其中最核心的能力是言语交际能力和写作(尤其是应用写作)能力,也就是会说、能写。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汉语类、文学类、写作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会说、能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无论是从事语文教学,还是文秘,或是行政管理、新闻传播,抑或是宣传、策划,都必须具备与从事工作所相匹配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除学科基础课开设了基础写作之外,应用写作也列为师范方向、文秘方向、新闻传播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此外,还开设了广告策划与文案写作、学术论文写作、职场实用写作等专业选修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三个方向各有其特殊性,师范方向、文秘方向、新闻传播方向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各有侧重,所以,三个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紧紧围绕学生获取相对应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而设置,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语言文字应用的不同需求。师范方向开设了语文教学论、教师工作技能、优秀语文教案分析等课程训练师范方向学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文秘方向开设了秘书实务、档案管理学、社交礼仪、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强化文秘方向学生公文写作、文书处理、公务接待等方面的能力;新闻传播方向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网络传播概论等课程训练新闻传播方向学生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传播的方法和技巧。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不足,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设置应用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应用技能训练课程体系的重点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通过训练,让学生最终做到“三个一”,即“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快速写出一篇好文章”。应用技能训练大学四年不断线,大一通过三笔字(师范方向)、书法临摹与鉴赏(文秘方向和新闻传播方向)、基础写作等课程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大二通过教师口语(师范方向)、汉语口语(文秘方向和新闻传播方向)等课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大三通过学年论文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四通过教育实习(师范方向)、毕业实习(文秘方向和新闻传播方向)和毕业论文等课程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构建地方性课程体系

1998年至2003年,全国共新增设本科院校(均为“专升本”)114所,其中分布在省会以外的地级市有83所,约占新增本科院校的四分之三。高校布局向地级市的延伸,使分布在地级市的地方高校明显改观,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最基本的职责和功能,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最主要途径是人才培养,体现为:地方高校发挥“地缘”、“人缘”优势,为当地培养和输送“用得着、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虽然地方高校为当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地方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会因地因时而不断调整,所以,地方高校课程设置既要符合自身办学条件,又要突出地方特色,寻求办学使命与服务地方的最佳结合,只有这样,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才能得到当地的认可和欢迎。

地方高校主要面向所属区域招生,学生大多来源于本区域,毕业生大多回生源地就业和发展;大学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是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课程设置既要依据教育部统一规定,又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优势,立足地方,构建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课程体系,满足大学生了解地方、在当地就业和发展的需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作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生源以广东(佛山)为主,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生181人,广东籍生源163人,约占90%;佛山籍生源38人,约占20%。由于文化、经济等原因,多年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籍生源毕业后不愿意到广东省以外的地方就业和发展,外省籍生源也大多希望留在佛山或珠三角就业和发展;如2014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170人,留在佛山就业和发展的毕业生119人,占70%左右,在珠三角其他地方(包括广州、深圳)就业和发展的毕业生44人,占26%左右。因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都希望在校期间学习佛山文化,为今后在佛山或珠三角工作打下基础;而传承文化是大学的三大功能之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传承佛山文化更是使命所在。但佛山文化的传承情况并不理想,佛山文化的流失让佛山籍大学生对佛山文化知之不详,外省籍大学生为了毕业后能顺利融入佛山,不仅想通过大学课堂学会粤语(白话),而且想通过大学课堂系统地学习佛山文化。根据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诉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地方性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专门加入佛山元素,开设佛山民俗、粤港澳功夫电影、粤语话佛山、佛山文化专题研究、粤语入门、佛山非遗保护等具有佛山特色的地方课程;这些地方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佛山的方言、童谣、地名、老字号、酒文化、饮食文化,以及佛山民俗、粤曲唱词、岭南诗派诗社等方面;此外,结合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或保护,中文系教师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具有佛山特色的学术基金课题研究或创新创业训练。这些具有佛山特色的地方性课程体系,能够让大学生先感受佛山、先认识佛山、先适应佛山,比其他毕业生先形成适应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精神气质和身心品质,从而为毕业生获得在佛山乃至珠三角就业机会奠定基础。

结语:

作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新强校的重点工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了“应用型+地方性”的课程体系,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人才培养效益;但地方高校课程改革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强调“应用”如何与高职高专课程区别开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面向“地方”又如何接地气,这些都没有现存的模式可依,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潘愗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

[2]李夫生.“应用型”、“大文科”——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模式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5,(1).

[3]刘传霞,潘晓生.关于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

[4]郑健儿,范世清.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2).

猜你喜欢
佛山汉语言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