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开 Text by Wang Kai
海之遐思
◎文/王开 Text by Wang Kai
中国人研究水的功夫颇深,比较务实在用途上,古有禹父子治水、隋炀帝开邗沟凿通大运河,民间有徐霞客行遍胜水,留下煌煌巨著。在哲学领域,水代表智者,撩开迷雾后的彻悟,又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升华成玄学。这种思想引申到绘画艺术中,水的表现仍然寄托着一种文化情怀,因而中国传统画又叫“文人画”。
中国人对江河理解那么深,与海洋却有着太多夹缠,就像情人之间既爱又恨、即近又远的复杂关系。
我们中国海疆的建设与开发,早期是随着战乱起伏的,魏晋南北朝尤其如此。到汉朝好一些,发现了南海诸岛,并纳入版图记录典籍中。元朝存世不长,它的一大功绩是在《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把南沙群岛收入版图。相比之下,明代的实际行动稍多,其所设立的海南卫专门巡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至于东海,有奴儿干都司治理。
我们的海域如此广大,但把握得似乎不太紧,所以郑和根据自己七下西洋的经历总结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洋……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碣石
许多年后,我从大连的周水子机场出发,跑到黑石礁赏海景。黑石礁相对偏远,外地游人极少涉足,因此安静,极宜沉思。那天,我身后的山坡上,是郊区农家的大樱桃园,空中有小鸟和海鸥飞来飞去。海水荡着夏日阳光,金色和翠色互相皴染,如同一块巨大的原生玉石,烁烁天地之间。远处,有一些大连人预备海滩烧烤,张罗着支起烤架,摆开各种海鲜和肉,还把啤酒放在海水中降温。
听着欢快的吵闹,目光放出去,看到了毕姬夫人用贝和玛瑙穿成的项链、红山文化区的贝币,还有太多古迹中遗存的蚌壳。心下想着,我们先民对海洋的认识高度,在于贝壳的价值衡量——象征权力和财富多寡。这说明,我们漫长的历史,负陆海面的地理环境,不仅孕育了陆地文明,也孕育了海洋文明。它既是国家层面的,也与个体同呼吸,共命运。郑和说的“财富取之海洋”,也正好印证在古国君夫人的饰物和遥远社会的物资交换上,“危险亦来自海洋”也不幸一语成谶。
我承认,大连不仅给予我森林经验对壮阔蓝色的向往,也纠结着民族情绪,这种情绪在我浪迹大连街巷、广场、星级酒店时尤为强烈。
人说,大连湾5亿年前就出现了,20万年前才形成陆地。6千年前,我的先祖肃慎人在这里创造了巨石文化,然后汉设县治,西晋发现“津”的作用……到了明永乐年间,朱棣意识到这片内海的军事防御重要性,建立起密集的烽火台、墩架,携黄海、渤海的大连湾才有了像样的要塞。
这个状态维持到清康熙年间,才因一次盛京大饥荒而开辟了一条新航道,并接着在旅顺修建了水师营,派500水兵把守。至此,我们的内陆天然不冻港才见启动的迹象。但这一切都太晚了,警醒已然来不及……
这就是我在大连的各处嘈杂地方,还能想到大连前世的因由。我还想到,郑和的断言,适用于中国的任何一片海域,他的见解足以让我们时刻把心悬起来,哪怕我们在狂欢,享乐。
海能淹没一切,也可以消失得只剩茫茫戈壁,但它总会留下一点信息。告诉你,这里,它曾来过。它的消失与存在,多么的重要。
居延海,亿万年前是庞大的海域,后来形成大泽,滋养水草和土地、天鹅和鱼类。清代,缩小为东西居延海,再以后,由于额济纳河的注水量减少,居延海逐渐干涸。居延海消失,导致居延地区绿洲萎缩,地区环境恶化到额济纳旗人民没有水喝。而远方的北京,每年春天的沙尘暴也越来越严重。人们为了弄清风沙来源,一路向西追踪,这一追,竟追到额济纳旗。在那里,人们发现,居延海枯竭,绿洲全部沙化,大面积胡杨林枯死,于是真相大白:风起额济纳,沙落北京城。
在居延海,我徜徉秋天的苇草,看着治理后又恢复生命力的大水,心里无限感慨:这世上有多少事情我们以为与自己无关,而实际上,我们就在其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像这居延海,谁又能想到,它的干涸引起的环境恶化,竟然威胁着北京城。
其实看居延海之前,我先去的玉门关雅丹地貌,俗称魔鬼城。那是一条远的令人崩溃的路线。我们的车一直在黑戈壁上跑,途中所见,永远是沙丘、骆驼刺、无尽无休的风。跑了几个小时,总算到了目的地。一见面,我就呆了。这哪里是魔鬼城,分明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呀!我站在路边,如同站在海边,海水亲吻着我的脚尖,像等待了几个世纪的寒暄,终于有机会表达。魔鬼城在很久以前,也真的是汪洋大海,后来地壳运动,海水退却,沙石岩也跟着裸露出来,经过大自然的日夜雕琢,才出现雅丹地貌的奇观。
扬帆起航 摄影/黄忠义
潮涌大鹿岛 摄影/孙福群
兴城海滨 摄影/黄志贵
獐岛
在居延海,我最喜欢的,是那支 “西海舰队”。朗朗晴空下,那些雅丹地貌就像一批批准备靠岸的舰船,气势恢宏的让人想落泪。导游说,当年一位前国家将军见到这景象时说,我们有南海舰队、北海舰队,就叫它“西海舰队”吧。回味着导游的话,我想着,那位将军的命名,包含着多少深意呀,他一定热切地盼望我们中国建立强大的海军,御敌于国门之外,永不受外辱。这心情就跟当年周恩来总理关注海军建设一样。1953年,周总理到大连、旅顺口慰问苏军,发表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讲话,那话里的意思,传达了他的焦虑,他渴望新中国拥有一支自己的强大海军,这是他的心愿,也是中国近代史的深刻反思。
其实,我们走过看过的大海,不过是内陆海而已。我总是想,我们中国人,有几个到达过黑龙江那里的东海,又有几个到达过西沙、南沙群岛?曾经,东海居住着我们的土著民族,明清两代,都有政府官员在那里执政。
西沙,它在我的意识中,是一部老电影,名叫《南海风云》。那时候村子里一年到头也放不了几场电影,一听说放电影,家家户户都提早吃饭,好去占有利位置。一场看不过瘾,大人就想办法,和放电影的套近乎,把片子搬到家里放。没荧幕,光就打到白纸糊的墙上。我就在家里的白纸墙上看的第二场《南海风云》。自那一晚开始,西沙群岛一直驻在我心里,再不曾忘掉。
南海,是无数中国人的现实梦,从古至今,它都是我们的。但除了祖辈在那里打渔,我们谁还去过呢?从前我们缺少去的经济支持,现在呢?我们去美国,去马代尔夫,去英国德国荷兰,去世界各地游历,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要去南海,拥抱祖先留给我们的海洋?然后,告诉所有的人,这里是中国,我来了,亲眼见到它的富饶与美丽。
我倒没有别的奢望,只私下里想,什么时候开辟南海旅游线?我好乘坐舰船游轮,逛一趟祖国的南海。
今日辽宁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