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华,刘 盛,姜 彬
(湖南工业大学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在现代医疗理论看来,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对康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人性化的治疗环境会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压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帮助病人早日康复。归属感是指使用者对本地域和人群的喜爱、依恋、认同等心理感受,如对医院环境积极感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亲切感和其他特有的感情[1]。
已有研究虽对医院建筑人性化设计对患者归属感的影响及患者归属感的后果效应均有涉及,但鲜见对医院患者归属感前因变量与后果效应的同时探讨。对两者进行整合性分析,对于理清患者归属感塑造的影响因素、寻求良好的医院建筑环境的基本设计途径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通过制定针对性方案,引导患者形成积极的心理情绪与活动行为,同时也为旨在构建人性化医院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株洲市中心医院是一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案例研究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意义,同时对其他类似城市的医院建筑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归属感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近期研究者对于归属感的研究很多体现在对人群和场所建立感性的联系。在众多理论起源的研究学者中Tuan和Proshansky定义了归属感:个人与客观物质环境的情感纽带及辨别感[2]。对于归属感的研究涉及范围广泛,归属感与家乡、邻里关系、旅游、生态管理、医疗保健等等。Thwaites把影响归属感心理组成分为地形、水体、气候、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3]。
以往的研究也有发现,建筑设计人性化对归属感的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Nik Mohammad提到建筑物的三维印象和装饰风格在人们建立文化归属感和行为的整个框架中有重要的作用,城市景观中建筑物的视觉、物理质感和精神象征都会对构建市民的归属感有着重要作用[4]。蔡德勒·格林内尔建筑师事务所的研究表明增加病房室外绿化空间,可以减少患者30%的药品使用[5];Hussain讨论了室内灯光的人性化设计对儿童病房的重要性,得出阳光直射对患者的健康伤害和对患者心理的不良影响[6]。另外,也有研究指出通过设计便捷快速的医疗辅助实施和数字化病房能够极大的增强患者对医院的熟悉感和认知感[7]。
住院患者归属感的形成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及行为。为患者提供适当的交流空间,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缓解病人孤独感,使患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形成对这个团体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对于他们的心理状态是非常有益的。
Hale等人研究表明归属感对被测试者的健康是有预测作用的[8];Sargent等以海军新兵为研究对象,发现归属感可以减缓抑郁症的发生,对患者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9];Bay对创伤性脑损伤病人为例研究,得出增加归属感能够显著减少伤后抑郁的症状[10];Newman等人研究发现患者缺少归属感有明显产生消极情绪的出现,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11]。Charis从神经系统科学的10个方面结合归属感的特性来分析场所精神,归属感对于分析、记忆、联系和利用各种空间信息有着直接的关系[12]。Nik Mastura建立社区归属感能在旧城市中产生一种记忆,能将人们带回到曾经的年轻时光,能对当地老年人心理产生一种欣慰感,地方归属感能够刺激人们产生愉快兴奋的感受和经历[13]。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是近年来归属感、地方感等环境心理学理论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利用因果关系来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借鉴过去的研究成果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原理,参照相关测量指标的基础上,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为案例,以患者为出发点,通过假设关系理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分析,检视患者归属感塑造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消极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探索其相互关系和影响作用机理。
在充分借鉴以往归属感研究成果并结合株洲市中心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指标的选取和语义的转换,最终形成28个测量指标,用来测量7个潜在变量。
本项研究构建的住院患者归属感与消极情绪与行为之间的简化因果关系模型(见图1)是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该模型由7个潜变量和28个观测变量构成,包括:建筑近人化设计(X1-X3)、建筑绿化设计(X4-X6)、建筑家庭化设计(X7-X9)、建筑便捷化设计(X10-X12)、患者归属感(Y1-Y8)及消极情绪(Y9-Y12)、消极行为(Y13-Y16)。
图1 假设结构关系模型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由28个指标体系构成的患者归属感测量表、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等部分构成,并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采用1~5分评估标度的李克特量表方法。调研小组由4人组成,调研时间为2015年5月16~20日,以株洲市中心医院住院部1~5楼为调研地点。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3份,问卷有效率为88.6%,质量较好。
株洲市中心医院的患者男性(58.35%)比例高于女性(41.65%);患者年纪大多数大于45岁(56.2%);患者主要来自株洲市本地及周边各区县,患者住院护理一般为家属陪同看护;大部分患者为第一次住院,也有23.9%的患者有两次及以上的住院经历;60%患者来院的最主要原因是离家近,也有53%的患者选择医院知名度高选项,再次也有46.8%的患者是因为医院为医保定点医院,25.8%选择医院有熟人为主要原因。
通过SPSS19.0软件并结合Amos17.0软件进行信度检测和模型验证分析,其中信度分析模块对调查数据可靠性分析得出,7个潜变量的可信度在+0.713~0.871的范围中(见表1),表明各个变量内部之间有一致性;综合信度值(CR)均大于0.7的标准,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复合信度;其中平均提取方差(AVE)也均大于0.5,这意味着该量表有良好的收敛效度。
表1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模型的拟合样本数据总体上拟合程度较高(见表2),测量模型继续调整空间较小,因此,选择此模型作为最终测量模型进行结构分析。
可以按照结构关系模型中的路径系数大小来判断各个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和影响程度。最终结构关系中各个变量的路径影响系数如图2所显示。
表2 模型拟合度指标
图2 归属感关系模型路径影响系数
由路径系数图可以得到,在建筑空间近人化设计里,3个变量均对归属感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适宜的建筑尺度因子是株洲市中心医院建筑空间近人化最重要的影响因子(X1,0.672);避免潜意识心理落差(X3,0.616)对归属感形成次之,易识别的指示标志(X2,0.615)为最弱影响因子,印证了以往对患者的研究中得出的建筑环境印象对患者归属感有重要影响。
分析表明,对归属感影响最大的建筑绿化设计因子是室外环境绿化(X4,0.676),其次为中庭空间绿化(X6,0.611)和室内环境绿化(X5,0.525)。实地调研可知,株洲市中心医院在建筑设计中很好的处理了室内与室外环境的过渡关系,使得患者在休息的时候能够很好地走到医院周围的室外环境中,能够极大的满足患者日常休闲的要求,同时也为室内环境增色,进一步说明考虑了室外庭院绿化的医院建筑设计是取得患者高度认可的先决条件。但是在室内的庭院处理中稍显不足,对于室内和中庭空间的绿化和结合自然的设计中很少有体现,因此,加大室内外环境的绿化和植物配置,完善室内患者休憩的空间范围,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对医院环境的归属感。
医院住院患者中,出于离家近的原因的患者占60%,65%以上的患者认为在株洲市中心医院的住院过程中“有足够的与家人交流空间”“色彩温馨”。医院设计对患者住院环境期待的实现,在较大程度上促成患者对住院环境的依赖,进而形成归属感;医院建筑温馨的室内装修(X8,0.562)作为医院精心设计的重要载体,表现在色彩设计、灯光设计,甚至病房里的一幅画上都蕴含着医院设计者的精心关怀,这对于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医院的陪护制度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对医院的归属感程度,有考虑家人的休息场所(X7,0.690)、休闲娱乐空间(X9,0.622)的设计对于住院环境的家庭化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在我国很多医院中由于建筑面积的限制,很少有能够为家人陪护人员考虑的休息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患者对于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因此加大这方面的设计考虑,会对患者归属感有着直接帮助。
建筑便捷化设计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X11,0.629)对归属感的影响最大,医疗辅助空间的设计(X10,0.591)影响系数次之,影响最小因子的是特殊病房和诊室的设计(X12,0.521)。结合调研数据可知,62.3%的患者同意“株洲市中心医院有着方便的信息和导诊系统”,因此,打造医院良好的便捷化设施,是增进患者对医院的认同感的重要途径;诊室的细化和快速的绿色通道也应成为今后医院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
在消极情绪后果关系上,归属感对患者孤独情绪(Y9,0.816)恐惧情绪(Y12,0.765)的消除影响最大,特别是能够营造交流上的良好环境氛围,同时对“压抑的心情”(Y10,0.652)及“缺失安全感”(Y11,0.623)也能起很好的缓解作用,说明随着对医院归属感的形成,患者对医院环境能够很好适应,表现出更加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乐于积极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活动,更倾向于配合医院和医生的管理措施。这与 Sargent,Newman,Nik Mastura 等人的以往的研究吻合,所不同的是,本项研究发现,归属感形成对患者的孤独情绪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
在患者消极行为表现上,患者“失眠行为”(Y14,0.737)及“时间意识”(Y13,0.675)等行为表现的更为强烈,表现在患者“眩晕行为”(Y15,0.528)“食欲不振”(Y16,0.507)上较弱。以往的研究也证明归属感的产生过程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产生积极的行为和预防消极行为,在患者中能够帮助患者增强身体机能。本研究发现,这种行为更多的表现在能够积极防治失眠和时间意识混乱等行为上,而对其他行为的表现较为消极。
在前因变量影响关系上,建筑家庭化设计对患者归属感的影响最大,路径系数为0.422,表明医院建筑家庭化的充分设计最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归属感,针对医院建筑私人空间的设计、装饰细节营造、改善陪护者使用空间方面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住院的体验;室外环境绿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等影响因子对于增强患者对医院环境的归属感也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子,医院建筑设计可侧重考虑这两个要素。
在后果影响效应上,患者表现出消极情绪的影响(-0.465)比对消极行为的影响(-0.409)更加显著。随着归属感情结的产生和良好的人际交流环境氛围营造,对患者孤独情绪的消除影响最大。随着患者对医院归属感情结的演进,患者表现出更加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些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患者增强身体机能,加快康复速度。
[1]张奎.环境行为学知识在医疗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与结构设计,2007.
[2]Proshansky,H.M.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78,10:147-169.
[3]Thwaites,K.,&Simkins,I.Experiential landscape:an approach to people,place and space[J].London[etc.]:Routledge,2007:102-106.
[4]Nik Mohammad,Nik Mastura and,&Saruwono,Masran.Exploration sense of place for an old city district of York,Istanbul and Bangkok[J].Science Direct,2012.
[5]高履泰,蒋仁敏.建筑色彩原理与技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17.
[6]Hussain H.Alzoubi,Sana M.Al-Rqaibat.The effect of hospital design on indoor daylight quality in childrensection in King Abdu llah University Hospital,Jordan[J].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2014,14:449-455.
[7]于显慧.医院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2.
[8]Hale,C.j.,Hannum,J.W.,Espelage,D.L.Social support and physical health:the importance of belonging[J].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2005,53(06):276-284.
[9]Sargent,J.,Williams,R.A.Hagerty,B.,Lynch-Sauer,J.,Hoyle,K.Sense of belonging as a buffer against depressive symptom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Nurses Association,2002,8(04):120-129.
[10]Bay,E.,Hagerty B.M.,Williams R.A.,Kirsch N Chronic Stress,sense of belonging,and depression among survivors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02,34:221-226.
[11]Newman B.M.,Lohman B.J.,Newman,P.R.Peer group membership and sen se of belonging:their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 behavior problems[J].Adolescence,2007,42(166):241-272.
[12]Charis Lengen,Thomas Kistemannb.Sense of place and place identity:Review of neuroscientfic evidence[J].Health&Place,2012,18:1162-1171.
[13]Nik Mastura Nik Mohammad,Masran Saruwono,Shahrul Yani Said.A Sense of Place within the Landscape in Cultural Settings[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105:50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