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教师情绪智力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015-12-05 08:42:58
关键词:教龄智力总分

左 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一、问题的提出

Salovey和Mayer在1990年最早正式指出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1]情绪智力研究突显其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与促进。近年来,教师情绪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断受到关注。大量经验和研究使人们相信教师情绪对教师本身、教学以及学生都有影响,情绪会影响教师的认知能力和内在动机,学生也会感受到教师情绪并受其影响(Sutton&Wheatley)。[2]中国高校女教师群体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9年,其人数比例已经占到45.96%。高校女教师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然而,不少研究表明大部分高校女教师承受着事业和家庭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面临着来自家庭、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压力。在面对压力时,不同教师的反应存在着差异,这与管理和处理情绪的能力(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有关。[3]

教学效能感是教师研究所独有的。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它影响着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学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4]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更倾向于因学生的成绩不佳和问题行为引起较大的恐惧和焦虑。[5]

基于以上,本研究将对高校女教师的情绪智力与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希望能厘清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女性教师提高情绪智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提高教学效能感,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成都中医药大学在职女性教师为调查对象(截止2013年,全校女性在职教师人数为782人)。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7份,剔除部分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88份,占收回问卷的91%。

2.方法

(1)研究工具

①情绪智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该量表由Schutte等人编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效度系数为 0.87 -0.90(Schutte,1998;Ciarrochi,2000)。该量表的中文版由王才康教授引进和翻译,并通过研究证实EIS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效度系数为0.83。该量表共33道题目,分为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他人情绪管理和情绪表达四个维度,采用Likert五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智力水平越高。②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评价量表(University Teching Efficacy Scale,UTES)。本研究采用的是2011年谢楠专门为高校教师编制的教学效能感量表,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量表、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专业教学效能感量表三部分。各分量表α系数均在0.8以上,总量表为0.91,量表内各条目间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总量表折半信度为0.78,结构效应也较好。③被试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借鉴以往研究成果,被试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教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专业几方面。

(2)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三、研究结果

1.高校女教师情绪智力统计描述

情绪智力量表(EIS)的计分范围为1—5分,分数越高表明情绪智力水平越高。女教师情绪智力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得分情况分析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高校女教师的情绪智力总体平均分为122.70±12.024,与相关成人群体的得分差别不大[6][7],但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得分最小值为74,最大值为153。

2.高校女教师情绪智力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高校女教师情绪智力各因子及总分在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和专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教龄组各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以看出,教龄6—10年与11—20年两组教师在情绪智力总分和情绪感知上有显著差异,2年以下教龄组和11—20年两组教师在情绪智力总分、情绪感知和他人情绪管理上有显著差异。

3.高校女教师情绪智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

高校女教师情绪智力与教学效能感具有正相关,见表3,4。其中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情绪感知、他人情绪管理有显著正相关;专业教学效能感与情绪感知、他人情绪管理和情绪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总分与教学效能感总分、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专业教学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

表1 高校女教师情绪智力及其维度描述性分析表

表2 高校女教师教龄相关段情绪智力量表得分比较(±s)

表2 高校女教师教龄相关段情绪智力量表得分比较(±s)

注:*P <0.05,**P <0.01。

教龄 统计值 情绪智力总分 情绪感知 自我情绪管理 他人情绪管理 情绪表达2年及以下 120.19 ±12.627 44.69 ±6.005 22.19 ±3.262 34.85 ±3.957 18.46 ±2.672 3—5 年 123.05 ±7.934 46.11 ±3.494 23.95 ±2.415 35.58 ±3.906 17.42 ±2.411 t值- .931- .917-1.980- .617 1.344 6—10 年 121.81 ±9.791 45.19 ±3.558 22.90 ±2.364 35.81 ±4.008 17.90 ±2.809 11—20 年 130.00 ±6.419 49.45 ±3.475 23.91 ±1.446 37.91 ±3.986 18.73 ±2.149 t值-2.497*-3.245** 1.283-1.410- .847 2 年以下 120.49 ±12.627 44.69 ±6.005 22.19 ±3.262 34.85 ±3.957 18.46 ±2.672 11—20 年 130.00 ±6.419 49.45 ±3.475 23.91 ±1.446 37.91 ±3.986 18.73 ±2.149 t值-2.433* 12.450*-1.667-2.148*-292

表3 情绪智力与教学效能等级相关性分析

表4 情绪智力各因子与教学效能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表5 情绪智力因子与教学效能回归分析

4.高校女教师情绪智力与教学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以高校女教师情绪智力各维度为自变量,以教师教学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中只有他人情绪管理这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说明情绪智力主要通过理解他人情绪这个维度对教师教学效能感进行影响。

四、分析讨论

调查表明,高校女教师要达到更高的情绪智力还需努力,它与相关成人群体相比,总体水平不占优势,且个体差异较大。其优势不明显的原因可能在于,高校教师仍多以学业成绩为教学目标,重视学业和书本知识,忽略了自身及学生情绪智力等软实力的提高。在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中发现,仅教龄组各年龄段有显著性差异,且教学时间越长,在情绪智力总分、情绪感知和他人情绪管理上差异越显著。说明老教师更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情绪智力水平越高。在以后的情绪智力培训研究中,应更注重对年轻女教师的培训。高校女教师的情绪智力及各因子与教学效能感均呈现正相关,这与同类研究结论基本相符[8][9]。女教师在情绪智力总分、情绪感知、他人情绪管理和情绪表达几方面都与教学效能感呈现显著正相关。但回归分析发现,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中只有他人情绪管理对教学效能感有主效应,这说明他人情绪管理强的教师,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推测学生的情绪,帮助其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由此可以得出,注重高校女教师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和理解,可能更有助于增加他们的教学效能感。

挖掘和培养高校女性教师的情绪智力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教学效能感。今后的研究可以关注女性教师的情绪智力培训。对于女性教师偏多的教学团体,如护理学院,更应加强教师的情绪智力培训。

[1] Salovey P,Mayer J D.Emotional intelligence.Imagina - tion,Cognition,and personality,1990,9(3):185- 211.

[2] 姚计海,等.中小学教师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J].教育学报,2013,9(3):101 -110.

[3] Salovey P,Bedell B T,Detweiler J B,Mayer J D.Current directions i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research.In LewisM,Haviland J M-Jones(Eds.),Handbook of emotions(2nd ed,).New York:Guilford,2000,504-520.

[4] 詹茂光.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及其发展提高[J].兰州学刊,2005(6):332 -333,253.

[5] 李志鸿,等.教学效能感与教师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31(1):218 -221.

[6] 陈权.大学生情绪智力、成就动机及学业成绩量化研究[J].高等教育管理,2007(4):78-81.

[7] [9]马希武.藏族大学生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D].西北大学,2008.

[8] 杨慧芳,等.企业管理者的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3):719 -722.

猜你喜欢
教龄智力总分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读天下(2020年21期)2020-09-22 18:36:17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中等数学(2018年8期)2018-12-01 00:48:55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教育家(2018年41期)2018-11-20 11:49:54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考试周刊(2017年87期)2018-01-31 17:40:41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民主与科学(2016年2期)2016-05-18 07:56:24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一)
欢乐智力谷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