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接近性下的传播典型
——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的翻译与出版

2015-12-05 07:01何明星王丹妮
中国出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越南一带

□文│何明星 王丹妮

文化接近性下的传播典型
——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的翻译与出版

□文│何明星 王丹妮

通过越南在2009年至2013年5年间大规模翻译出版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案例,说明文化接近性是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成功传播的主要原因。这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塑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出台专项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打造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是整个战略实施的核心与保障。

文化接近性 网络文学 翻译出版 “一带一路” 民心相通

文化接近性(Cultural Proximity) 理论,最早由J·斯特劳哈尔(Joseph Straubhaar) (1991) 提出,指受众基于对本地文化、语言、风俗等的熟悉,较倾向于接受与该文化、语言、风俗接近的节目内容。当所有其他条件相当时,观众会比较偏好与本国文化相似的节目内容。[1]也就是说,外来媒体內容或节目,若要受本地欢迎,其先决条件就是必须先贴近或符合当地的文化,这就是文化接近理论。文化接近性已经成为文化传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随着中国文学世界影响力的日益增大,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越南出版机构自发地翻译成越南语并广泛出版发行,成为继《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传统文学经典之后的另一个热点内容。这个案例是文化接近性背景下中国文化在东南亚成功传播的典型案例,对于“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一、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的成功传播

在历史上很长时期,越南 ( 主要指今越南中部和北部 ) 就是儒家文化圈内的成员之一,中国与越南友好交往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自秦代以后,不断有华人迁徙到今天的越南一带,对越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今天越南的社会文化现状。从越南各地贴有汉字对联的庙宇祠堂,到越南各大电视台热播的中国电视剧,再到越南百姓使用的中国商品,中国文化的影响处处可见。越南所有庙宇、祠堂和村社古迹都有精美的汉字诗词对联衬托,孔子、关公也受到顶礼膜拜,完整保存中华文化思想体系、内涵的中医药文化在越南深入人心。已故的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在谈到中越关系时,经常强调越中两个民族是“同文同种”“血统相通,文化根基相同”的事实。[2]由于彼此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很早就在越南广泛传播,一些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除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网络文学又成为越南读者的新宠。笔者通过全球图书馆收藏数据的监测发现,5年间越南语翻译出版中国图书的数量之多,超出了一贯接受中国文化最多的日本和韩国达到840种,。其中翻译自中国网络文学的品种为617种,纯文学品种为74种,合计达到691种,占整个翻译出版总量的73%。在整个翻译书单上,既有知名度较高的莫言、王安忆、麦家、格非、阎连科、铁凝等中国当代纯文学作家的系列作品,也有中国内地备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如海岩的《舞者》《永不瞑目》等影视剧小说,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等职场小说系列,还有长期在东南亚流行的金庸、古龙、卧龙生等香港武侠小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网络文学的代表作,差不多都被翻译为越南语出版。如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蔡骏的《诅咒》系列、《荒村公寓》系列,黄易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系列,等等;言情类的代表作家有慕容雪村、温瑞安、明晓溪、步非烟、饶雪漫、青衫落拓,等等。近百位中国网络作家都有越南语译本。许多作品都是榕树下、晋江文学网、红袖添香网等知名文学网站点击率超过百万级以上的代表作、成名作。[3]

笔者特别整理了2009年至2013年的全部越译840种图书的出版时间,具体如图所示。

图 2009至2013年5年来越南翻译出版中国图书的年度品种图

由上图可以发现,越南语翻译出版中国图书的年度品种数量,最低年份的是2010年,为145种,最高年份是2012年,为230种,这就意味着平均每3天就有一本中国图书被翻译成为越南语出版,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量。

这么大量的中国网路文学作家在越南走红,根据笔者查阅到的文献资料,似乎可以做以下两点判断。

第一是充满了无限活力与生机的中国网络文学经过20年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由于网络文学的创作平台、阅读平台的开放性,使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拥有了一大批读者,并由此推动越南语翻译出版的热潮得以形成。

中国网络文学以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任何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人,只要在各大文学网站注册,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作家梦想。并且通过网络阅读点击、手机终端浏览付费等方式,按照阅读比例分成获得自己的创作报酬。过去被视为“高、大、上”的文学创作领地,成为今天无数青年人挥洒创作激情、展示青春想象力的舞台。网络文学的题材从言情小说、都市生活也逐渐细化为玄幻、奇幻、武侠、仙侠、都市、言情、历史、军事、游戏、竞技、科幻、灵异、美文、同人等丰富多彩的文学派别。其中语言风格、内容题材、阅读体验之丰富多样,是纯文学创作队伍所无法比拟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网络文学从游兵散勇式的混乱格局,到今天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文学产业。许多在网络上走红的文学作品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并逐步与游戏产业紧密融合。中国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文学现象。

由于中国网络文学的创作平台、阅读平台的开放性,为2004年开始历经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开放的越南出版社、书店和图书发行公司,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出版资源。

越南自2004年开始进行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目前越南有64个出版社、1500个印刷厂和1.37万个书库、书店、购书中心,类似中国的省级发行公司就有119家。据越南出版总局的统计数字,2000年越南共有书店、图书发行代理店、私营图书发行商、图书中心等8000家,到2009年此数目达1.3万,至2013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5万家。目前越南图书出版能力日益改善,图书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市场上50%的出版物是发行商与出版社合作的结果,其中大型图书及有价值的书籍都是联营合作的结果。根据2013年度数据,越南全国已出版书籍22万种,发行25亿册。[4]

越南北部和中国广西、云南接壤,具有1000多公里的边界线。目前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在越南投资的项目多达800多个,并在越南的莱州、奠边、老街、河边、凉山、高平、广宁等地,建有与中国广西、云南省合作的边境贸易合作区、保税区和“经济走廊”。双方旅游、贸易的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以中越两国交换留学生为例,仅在2009 年,越南就有 12000 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中国有 2000 人在越南留学。中国成为越南人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仅次于韩国、日本、美国,居第四位,[5]而且这个数字不断在增加。如果加上进入中国内地生活、工作的越南青年人,这个数量将十分庞大。中国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学作品不仅为在华学习、生活、工作的越南人提供了便捷的阅读和欣赏,也成为越南翻译出版界取之不尽的文学出版资源。一些出版社、发行公司雇佣在华留学生和广西、云南等省份的一些中国人,直接从中国各大文学网站获取出版资源,翻译、改编、改写成为适宜越南读者阅读的作品后,又以中国作者的名义出版发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越译的中国文学作品,在笔者借助世界图书馆收藏数据库(OCLC)所能够查阅到的840种书目中,除部分知名作品外,相当一部分是没有经过中国各大文学网站授权的盗版作品,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可以加强著作权方面的合作。

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及亚洲的传播有一些特点和规律。

第一,中国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使以网络作品为主要翻译出版对象的越南文学出版与文学接受,形成中越文学欣赏之间的错位。如根据华东师范大学2012届越南博士生裴氏翠芳的研究可知,一些在中国并不知名的网络写手,在越南却如日中天。如中国网络女作家宝妻的作品,2008年是其作品在越南译介的高峰期。她的《我比死神还爱你》《落尘埃的天使》《红杏的苍白呼吸》和《兄妹》共4部小说陆续被译介到越南,并受到大量年轻读者的欢迎。前3本都由河内文学出版社出版,《兄妹》由越南作协出版社出版。2009年河内文学出版社出版宝妻的小说《四月的婚礼》,此书由著名翻译家阮成福翻译。到目前为止宝妻的所有作品都有了越南语译本。[6]这样一位在越南如日中天的中国网络作家,在中国的名气并不大。

第二,中国热播的电影电视剧带动翻译出版,影视带动图书翻译出版的“反向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在亚洲地区传播的主要模式。

由于影视传播具有直观性,因此一些在中国热播的影视剧在亚洲周边国家接受度较高,并因此直接带动了图书的翻译出版。据相关学者研究发现,自20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与影片持续不断地在越南播放。越南各家电视台,包括越南国家电视台(VTV) 和各个地方电视台都对中国电视剧的播放给予了较多时间。甚至有人已经说过,在越南“打开电视机至少会有一个频道正在播放中国的电视剧。”[7]因此,越南电视观众从城镇到乡村都熟识了中国电视剧的内容和风格。越南很多观众都看过中国有名的电视剧,如《渴望》《西游记》《红楼梦》《情满珠江》《北京人在纽约》《三国演义》《英雄无悔》《宰相刘罗锅》《水浒传》《还珠格格》《橘子红了》《秦始皇》《射雕英雄传》 《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省委书记》,等等。这些电视剧普遍受到越南观众的喜爱与好评。[8]在笔者检索到的越南语翻译书目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影视剧改写或者编译的,如《蜗居》《双面胶》《失恋33天》等都配有电视剧照的图书译本。中国台湾作家琼瑶的作品在东南亚一带的传播历程特别值得关注。自20个世纪70年代至今,琼瑶一直是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一带最受欢迎的言情代表作家,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图书,只要一打上琼瑶的名字,都会有大量读者和观众。据当时的越南报纸记载:“琼瑶的小说在1970~1972年3年期间,受到西贡读者的热烈欢迎,比它的出生地中国台湾还要热烈。”当时琼瑶的全部作品包括16部长篇小说、2部短篇小说集,全都被翻译成越南语在西贡出版。在越南西贡地区,当时就出现了黄艳卿、韦玄得、廖国尔、芳桂、永田、彭勇宗、洪峰、春河等近60个琼瑶小说翻译者。甚至出现了专门译介琼瑶小说的出版社。一部作品常常有两至三家出版社同时抢着出版发行。1975年越南全国解放之后,和金庸武侠小说的命运一样,琼瑶小说遭到了越南学者的排斥,根据越南文化部1975年8月20日的规定,琼瑶小说被列为禁书。但到了90年代后期,特别是新世纪之后,越南再次掀起琼瑶热。迄今为止,琼瑶的42部长篇小说,都有越南语译本。加上一些影视剧在越南的同步播出,使琼瑶小说的越南读者相当广泛。一本图书出版后,大、中学生踊跃购买。许多读者对琼瑶的小说以及影视剧都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二、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

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的翻译出版,是文化接近性下的中国文化传播的成功典型。它揭示了在文化接近性背景下,中国文化在亚洲周边国家、地区的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效果产生的基本轨迹。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社会生活水平的丰富和提高,使中国日益成为亚洲周边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最具有吸引力的近邻。在接近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日益密切的经济、贸易、人员往来,使中国影视、图书、报刊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品迅速形成一个广泛的读者群体。人际传播、地缘辐射,这是几千年历史上中国文化影响周边国家的主要方式。中国当代文学图书,特别是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不断得到翻译出版,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广大普通民众共同的阅读需求,以至于成为一股社会时尚和潮流,推动着一些出版机构、专业译者再根据市场需要,不断翻译、不断出版。无须中介、无缝传播、人际为主,是中华文化在亚洲传播与在欧美社会传播最为根本的不同点。

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的成功传播,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启示在于如下三点。

1.为“一带一路”打造文化平台

打造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是“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核心与关键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的前提与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各异,民族宗教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国人民利益诉求不一。但是这些国家共处在接近的时空环境下,有些国家还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挖掘共同历史文化遗产,本着文明互鉴、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理念,尽快制定和出台包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以及文化演艺、汉语国际传播、教育交流培训等涉及人文交流的政策、资金、人才机制,打造“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平台,要比道路联通、贸易畅通和货币流通重要得多。这个平台甚至是保障“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核心与关键。中国网络文学能够在越南得到如此大规模的翻译出版和传播,完全得益于两国读者在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欣赏心理,由此才推动了出版机构的文化翻译出版行为。

2.塑造共同发展理念,建设主导话语权

大力塑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主导“一带一路”地区的舆论话语权建设。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的讲话中,倡导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睦邻友好,守望相助,应该抱团取暖、扶携前行的思想。[9]这些凝聚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在亚洲周边国家具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因此这种发展理念一提出,就得到了亚洲周边国家的积极响应。这种共同体理念也是“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舆论保障,更是对西方舆论极力宣扬的“国强必霸”、“中国威胁论”的有效回应。因此要大力宣传这种命运共同体理念,特别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全景展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各国民众的生产生活图景,广泛传播丝绸之路上古往今来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动故事,充分阐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于各国的积极意义,从而增进各国民众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国家间的合作共识。强化丝绸之路周边国家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是未来对外文化工作领域涉及中华文化话语权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

3.设立专项资金,确保文化平台运营

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相关金融机构中,要单独设立用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发展的专项资金,确保文化平台的稳定、独立、长期运营。“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文化多样性,在全球信息传播中的“知沟”现象明显。正如前文所说,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的成功传播,得益于越南近些年快速发展的经济带动,得益于同我国广西、云南等周边省份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经贸往来带动了人员交流,加上日渐增长的来华免费留学生名额,翻译人才得到了显著增加。而与之相近的缅甸、尼泊尔和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中亚国家、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却没有出现相应的文化交流热点。全球信息传播的“知沟”现象在“一带一路”地区十分普遍。

一些周边国家,在切身感受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迫切需要了解中国,特别是了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中国自古就遵循着国与国之间开展平等交流、文化互鉴、尊重语言多样性的基本态度,这也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领域60多年来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要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相关金融机构中,单独设立用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等文化产品交流和专业人才的培训资助,特别是将“一带一路”地区使用人口基数大、与中国具有密切往来的国家、民族语言,如乌尔都语、泰米尔语、孟加拉语、波斯语等纳入中国政府对外翻译资助的语种范围内,组织专业机构,对于这些地区的中国学家、友好人士、志愿者进行规模化培训,推动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当代影视剧等文化产品进入“一带一路”地区。

特别提出的是,中国相关机构要适时主动与“一带一路”地区国家开展文化合作,开展合拍影视剧、主动译介对方图书等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弥补文化逆差等平等交流活动,在尊重亚洲周边国家民族自尊心的前提下,保障中国文化在亚洲的迅速崛起。

三、结语

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成功传播的事实表明,中国文化在亚洲周边国家、地区的影响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引导这个势头继续朝着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方向发展,并与未来实施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值得相关方面高度关注。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 吉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1]殷俊.跨媒介经营[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206-207

[2]李法宝,王长潇.从文化认同看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传播[J].现代视听,2012(10)

[3]何明星.中国文学,亚洲人的共同精神家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3-03

[4][越]陶青翠.越南民族文化出版社转型制度研究(2003-2013),华东师范大学,2014届硕士论文.中国期刊网[DB/OL].http://www. cnki.net/

[5]古小松,梁炳猛.恩怨过后正常化——中越关系60年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10(1)

[6][越]裴氏翠芳.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华东师范大学2012届博士生论文.中国期刊网[DB/OL]. http://www.cnki.net/

[7][8]陈海丽.中国影视剧对越南文化生活的影响[J].社科论坛,2009(8)

[9]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 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为发展中国家合作描绘新蓝图.人民网[D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 0422/2015-6-2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越南一带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越南百里“银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