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瑶医药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5-12-05 03:30:28范建华谢唐贵曹斌梁冰王丽曾璐陈小刚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瑶药医药广西

范建华,谢唐贵,曹斌,梁冰,王丽,曾璐,陈小刚



广西瑶医药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范建华,谢唐贵,曹斌,梁冰,王丽,曾璐,陈小刚*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本文从广西瑶医药预防疾病的理论基础、瑶医医疗机构发展、瑶医独特诊疗技法、广西瑶药开发利用情况、瑶药研究机构分布和发文情况、瑶药研究主题和基金资助分布等方面,分析广西瑶医药研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瑶医药;研究;现状;对策

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在广西生活的瑶族占全国瑶族总人口60%以上,大多聚居在金秀、巴马、都安、大化、富川和恭城等6个瑶族自治县内。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防病、治病经验,其方法简单实用,疗效确切。瑶医药是瑶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瑶族医药历来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而得以传承。在各级政府和诸多瑶医药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瑶医效方选编》《中国瑶医学》《中国瑶药学》《实用瑶医学》和《中国现代瑶药》等著作先后出版,标志瑶医药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瑶医药文化的传承和瑶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是摆在每个民族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 广西瑶医药预防疾病的理论基础

瑶医药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说,有瑶族之时起就有了瑶医药。瑶医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生于天地之间,天地的各种因素都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如果人能适应天地的变化,就健康无病,反之,人自身不能适应天地的各种因素变化,人就要生病。瑶医把天地人看作三元统一体,三者不协调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源,因此创立瑶医“三元和谐论”[1]。瑶医认为,人体要保持健康,平衡是根本,平衡是关键,看病主要是审证而不是诊病,以“盈亏平衡论”[2]为病机之理论纲纪,盈则满,满则溢,溢则病,亏则虚,虚则损,损则病。瑶医用药原则是盈则消,治疗盈症用打药为主;亏则补,治疗亏症用风药为主,风、打药相互合理配伍,促使机体与周围环境及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达到盈亏平衡。

“气”是人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是人体之根本,瑶医强调“气一万化论”。气的功能正常主要是上、中、下三部相互协调,融合贯通,以维持人体脏器(瑶名为幼气)、四肢(瑶名为臂灵)、九窍(瑶名为路窍)、肌肉筋骨(瑶名为阿筋松)的正常生理活动[3]。

2 广西瑶医医疗发展情况

2.1 广西瑶医独特诊疗技法

瑶医诊病手段简单实用,除采用常见的望、闻、问、触诊以外,还发展了甲诊、掌诊、舌诊、耳诊、鼻诊、目诊、面诊等诊断方法,并可通过观察患者大小便的色、质、气味等方法来辨别疾病[4]。在治疗方法上,除采用内服、外治(针挑、灸法、拔火罐、按摩、刮痧等)方法外,还应用特有的磨药疗法、杉刺疗法、火攻疗法、火油灯疗法等治疗一些疑难杂病,常收到满意的疗效。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1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和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努力提高民族医药继承与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瑶医独特的诊疗技法得以传承和发展,黑睛(虹膜)诊法、肚脐诊法、月痕诊法均是瑶医独特诊疗技法。黑睛诊法指医者通过观察黑睛上的色泽、条纹、斑点、结构等变化来诊断全身疾病。瑶医认为肚脐是血脉的汇聚点,身体的病理变化可以从脐部反映出来,因此创立了肚脐诊法。月痕诊法属瑶医甲诊特色诊疗技法,瑶医认为月痕属阴,与五脏相应,拇指月痕候肺,食指月痕候心,中指月痕候脾,无名指月痕候肝,小指月痕候肾,可反映相应脏腑精气封藏的状况。

庞桶药浴是瑶族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常用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病、皮肤病、外感、妇产科疾病,所选用的药物多为新鲜草药。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腠理毛窍,无不相通,通过药浴可以使药物入腠理,达病所,从而起到“祛风除湿、舒筋活血、解毒通络、强身健体”的作用[5]。

2.2 广西瑶医医疗机构发展

1979年,为挖掘整理传承瑶医药理论,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了瑶医药研究所,历时7年收集、整理,将散落在民间的瑶医药秘方、偏方等用于临床。1986年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了金秀瑶医门诊部,2007年,经来宾市卫生局批准升级为金秀县瑶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中提到,到2015年建成1家自治区级壮瑶医医院,建设4家地市级、28家县级壮瑶医医院,30%的中医医院设立壮瑶医专科。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来宾市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壮瑶医科,28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市)80%的乡镇卫生院设立壮瑶医科,广西壮族自治区30%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壮瑶医科。广西依托现有中医院、民族医院,改扩建一批地市级、县级壮瑶医医疗机构,完善服务网络,改善基础条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在医疗机构中推广壮瑶医治疗风湿、肿瘤、红斑狼疮等优势病种的优化诊疗方案和诊疗技术。

3 广西瑶药研究

3.1 广西瑶药开发利用情况

目前记载收集到的瑶药有1392种,其中植物药1336种(198科716属),动物药43种(32科37属),矿物药4种,其他类9种。植物药中,有藻菌、苔藓植物8种(5科7属),蕨类植物63种(26科43属),裸子植物9种(7科8属),双子叶植物1099种(136科557属),单子叶植物157种(24科101属),瑶药植物药约占广西药用植物种类的30%[6]。

瑶药分“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共104味经典老班药[7],归结起来分为风、打两类。“五虎”在功用方面大多是打药,“九牛”有养血固肾益精、舒筋活络之功,多属风药。“十八钻”通达经脉、透利关节,对瘀阻、湿滞较为适宜,多属打药。“七十二风”用途极广,有寒热、温平、降泻、扶补等功效,属风、打药相兼。瑶医治病以简单实用为原则,多用单方药或几味方药组成,这是相对中医的劣势,却是相对中药现代化的优势,从瑶药中研究有效活性成分进行新药开发,是我国民族医药研究的重要方向,这有利于瑶医成药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青蒿素就是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瑶医称“美醉(臭草)”中分离出具有抗疟疾疗效成分,用于暑热感冒及疟疾,已开发为国家一类新药,载入药典。野葛(pueraria lobata),瑶医称“五层风”,用于感冒发热、风寒头痛及心痛,从中分离出葛根素(puerarin)成分,有明显改善微循环、抗心律失常、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肌收缩、保护心肌细胞、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已开发出葛根素注射液等治疗冠心病药应用于临床。

3.2 瑶药研究机构分布和发文情况

选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数据库获取研究相关期刊文献全文。检索时间为2015年2月9日,时间限定为2015年1月以前,以“瑶药”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文献221篇,排除综述、新闻、指南、摘要,重复发表文献按1篇计算,最后符合标准文献共139篇。采用Excel对文献进行分析处理。瑶药主要研究机构中,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研究院、暨南大学、广西药用植物园、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分别发表文献29、15、14、12、11、11篇。发表文献数量排名前3位分别是广西93篇、广东23篇、贵州12篇。年度发表文献情况,2014年30篇、2013年19篇、2012年18篇、2011年10篇、2010年11篇、2009年6篇、2008年5篇、2007年6篇、2006年8篇、2005年3篇、2004年6篇、2003年1篇、2002年1篇、2001年1篇、1998年5篇、1997年2篇、1996年4篇、1995年2篇、1983年1篇。

3.3 广西瑶药研究主题和基金资助分布

将139篇文献按不同研究主题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各主题在统计时间内与基金支持的关系。在国家级基金项目中以瑶药成分分析、药理研究、生药鉴定、资源普查等主题获得支持较多;综合国家级、省市级基金支持项目占各自研究主题比例的数据统计结果,前4名依次是瑶药质量标准(18/18)、药理研究(22/25)、成分分析(30/37)、生药鉴定(8/10)。见表1。

表1 139篇文献主题的基金资助分布情况(篇)

4 广西瑶医药发展的对策

4.1 做好瑶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目前,瑶医药研究还局限于低水平的重复,其新药研究开发方面与苗、蒙、藏医药相比发展滞后。瑶药是广西的一个重要特色,具有明显的地方民族特色,有很强的竞争力,应充分对其进行发掘整理。云南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23条,颁布了《云南省民族药标准审批办法》,在许多方面都较国家标准宽松,为了加速广西瑶药开发和研制,尽快造福人民,广西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可以借鉴云南省的经验,从瑶药研制的顶层设计入手,尽快构建和完善广西瑶药的质量标准体系。

2011年广西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瑶医药研究得到广大瑶医药科技工作者重视。上述统计结果显示,从2010年开始,瑶医药研究发文量逐年显著提高。广西主要瑶药研究机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药用植物园共发文69篇,占广西总发文量的74.2%。因此,整合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研单位学科优势和制药企业,组建高水平的瑶医药新药研发平台,有组织地实施瑶药新药开发,使之成为瑶药新药科技创新开发的核心动力,全面提升瑶医药科技创新能力,为瑶医药产业和瑶医医疗、保健提供技术支撑。遵循瑶医药理论特点,重点开展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瑶医诊断标准、常用治疗技术规范、疗效评价等研究,制定瑶医诊疗指南。充分发挥瑶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逐步把瑶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瑶医药方法和技术,开发瑶医预防保健服务产品,将瑶医药纳入医保范畴,促进瑶医药健康持续发展。

4.2 加强瑶医药资源普查和保护

广西瑶医药资源丰富,民间瑶医蕴藏着许多医疗实践经验,有大批单方、验方和秘方需要及时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开发。用普查方式摸清广西瑶族聚集地区流传的瑶医药的主要类别和形态蕴藏情况、传承范围,发现承载瑶医药的传承者和采集者,采集有代表性的瑶医药的医书、用药经验等,录制瑶医药的原真形态与现状等。但随着近年来瑶药大量采用,不少天然野生的瑶药已濒临枯竭状态,政府要大力加强对瑶药资源保护,建立瑶药资源自然保护区,研究瑶药生物学特性,掌握其栽培生长条件,开展人工栽培和种植研究,制定瑶药材采集加工和质量标准规范,使瑶药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保护。加强对瑶医药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4.3 加强瑶医药高层人才培养

瑶医药要立足于社会,并能保持特色,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培养高级瑶医药人才是关键[8]。在尊重、保护传承人的知识产权前提下,制定传承计划,选派有医学专业知识的继承人或对继承人进行医学专业知识培训,配备具有高级医学专业知识的继承人对传承人的医药经验进行整理,尽快出台针对瑶医药继承人的国家执业资格考试和技术职称考试,在完善瑶医药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将瑶医瑶药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培养纳入高等院校教育体系。

[1] 覃迅云,李彤.中国瑶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41.

[2] 莫莲英,何最武.试论瑶族医药的盈亏平衡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6,5(4):7-8.

[3] 李彤.瑶医医理简述[J].广西中医药,2003,26(6):39-41.

[4] 李彤.中国民间传统望诊大全[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56-108.

[5] 李彤,唐农,秦胜军,等.实用瑶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18-19.

[6] 戴斌,丘翠嫦,李剑东,等.瑶医用药品种调查报告[J].中草药,1997, 28(12):746-749.

[7] 覃迅云,罗金裕,高志刚.中国瑶药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37- 159.

[8] 邓家刚,林辰.瑶医药高级人才培养的战略构想[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11):6-10.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Guangxi Yao Medicine

FAN Jian-hua, XIE Tang-gui, CAO Bin, LIANG Bing, WANG Li, ZENG Lu, CHEN Xiao-gang*

(Guangx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 Nanning Guangxi 530022,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Guangxi Yao Medicine, and put forwar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through discuss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bout Guangxi Yao Medicin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uniqu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iqu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 distribution, research topics and fundraising distribution.

Yao Medicine; research; status; countermeasure

10.3969/j.issn.2095-5707.2015.03.002

(2015-03-16;编辑:魏民)

广西卫生厅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专项课题(GZRK14-04)

范建华,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中医药信息。E-mail: hua3182008@126.com

陈小刚,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天然药物研究。E-mail: 393139241@qq.com

猜你喜欢
瑶药医药广西
传统医药类非遗
遵义(2017年24期)2017-12-22 06:10:49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瑶药葫芦钻的质量标准研究
瑶药包热敷熨法对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观察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 01:10:10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6
瑶药黑钻薄层色谱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