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

2015-12-05 02:57:40黄淑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6期
关键词:过性医源性平卧

黄淑萍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指的是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献血后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 甚至昏厥、抽搐现象[1]。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血液的质量, 浪费血液, 给献血者自身带来很大的影响, 还会引发献血者之间的“连锁反应”, 给其他献血者造成影响。本研究中, 针对无偿献血不同的不良发应症状, 采取全面的、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所接收的献血者当中选取200例为研究对象, 男130例, 女70例, 年龄18~55岁, 所有献血者都符合《献血者健康体检标准》,体检和初筛合格, 献血量200~400 ml/次。

1.2 方法

1.2.1 对出现一般症状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般症状主要指虽然血压脉搏正常, 神志清楚, 但面色苍白、头晕目眩[2]。对于这种献血不良反应情况, 应该立即停止采血, 让献血者平卧休息, 进饮糖水, 采血护士多加安慰, 可以缓解该不良反应症状。

1.2.2 对出现一过性脑贫血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过性脑贫血指的是献血者在献血的过程中除了头晕、心慌之外, 还出现视力模糊, 甚至晕倒, 血压偏低症状, 但神智很快就会清醒[3]。对于这种献血不良反应情况, 应该让献血者就地平卧, 脚抬高, 使大脑尽快的恢复供血, 从而缓解该不良反应症状。

1.2.3 对出现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出现低血糖反应的献血者脉细弱无力, 感到心慌、气促、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乏力, 甚至抽搐昏厥。对于这种献血不良反应情况, 要立即让献血者平卧、脚抬高, 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液,从而缓解该不良反应症状。

1.2.4 对出现医源性休克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医源性休克指的是献血者在献血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因素使自己感到害怕、紧张, 从而发生的抽搐、昏厥现象。对于这种献血不良反应情况, 医护人员要冷静处理, 应立即停止采血, 使献血者平卧, 按其人中、合谷等穴位, 并采取其他的一般处理措施,从而缓解该不良反应症状。

1.3 献血反应标准 轻度反应: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呼吸加快、脉搏加快等;中度反应: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呼吸加快、脉搏加快、恶心呕吐、昏倒、心率减慢等;重度反应:除了轻度反应和中度反应之外, 还有明显的脑缺氧症状,全身抽搐, 持续性低血压, 心动过缓等[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献血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率 发生一般不良反应症状的有20例, 发生一过性脑贫血症状的有5例, 发生低血糖症状的有10例, 发生医源性休克不良反应的有35例。

2.2 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前后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前, 在200例无偿献血者当中发生不良反应有10例, 不良反应率为5.0%, 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后, 在200例无偿献血者当中发生不良反应有3例, 不良反应率为1.5%。不良反应率从处理前的5.0%降到了处理后的1.5%,不良反应处理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0例献血者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前后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

3 讨论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害怕、恐惧等心理会导致皮肤肌肉紧缩, 影响采血进针, 从而在采血的过程中会有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感以及其他的一些不良反应。②献血环境不理想。在外出采血的时候, 很多都是在空间狭小的献血车中进行的, 每次献血的人数比较多, 献血者需要等候很长时间,很容易导致献血者产生焦虑、急躁的情绪, 从而也就会导致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③空腹献血。空腹献血会很容易导致献血者出现低血糖症状[5]。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血液的质量, 浪费血液,给献血者自身带来很大的影响, 还会引发献血者之间的“连锁反应”, 给其他献血者造成影响, 因此要采取一些预防和处理措施, 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①要做好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工作, 让献血者了解献血常识和献血生理知识。②献血者在献血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咨询服务, 减轻紧张和恐惧心理, 要注意饮食, 保证足够的睡眠, 在献血后要及时的补充一些牛奶、糖水等。③要改善献血环境, 使献血环境整洁明亮、空气流通、安静舒适。④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和献血者进行亲切的交谈, 时刻观察献血者的情绪和身体变化,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情况, 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保护性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 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改善献血环境, 加强预防护理等措施, 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1]黄昌海.献血不良反应的分析和预防.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0(8): 1005-1006.

[2]刘晓春.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和预防处理措施.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2):87-88.

[3]阿布拉·吾布力, 安德荣.和田地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调查分析.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14):473.

[4]胡伟伟.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吉林医学, 2010, 31(12):1703.

[5]纪慧.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29):235.

猜你喜欢
过性医源性平卧
鲜为人知的一过性骨质疏松症
保健与生活(2024年4期)2024-02-02 15:53:28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健康护理(2022年3期)2022-05-26 01:28:45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一例牛一过性荨麻疹疾病的调查报告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正交试验优化平卧菊三七多糖的提取工艺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眼药水混用致一过性全盲一例
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6例分析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56
一过性黑矇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6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