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金融 服务为纲

2015-12-05 11:08王莉
中国外汇 2015年7期
关键词:跨境商业银行经营

文/本刊记者 王莉

跨境金融 服务为纲

文/本刊记者 王莉

在跨境金融业务竞争日趋充分的市场环境下,个性化特色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客户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促使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加快综合化经营,构筑多元化的盈利结构,以支撑可持续发展。跨境金融业务的战略意义也由此凸显。面对企业“走出去”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该如何提升“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开拓“走出去”金融业务的新领域?为找到答案,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王顺。总部经济为北京地区的商业银行开展跨境金融业务带来了先发优势。工行北京分行经过在这个市场的多年耕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外汇》 W=王顺

:目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在规模、投资主体、投资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该如何看待企业“走出去”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和复杂性?

W:客户是银行发展的根基和价值创造的源泉。“走出去”企业主要类型包括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以及对外设计咨询等。不同类型企业“走出去”会有不同的业务需求。但对跨境金融服务的共性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用支持。通过境内母公司向境内银行申请担保,为他们在境外履约能力和资信方面提供信用支持,以便其获得境外交易对手及银行的认可。二是海外融资。用以满足企业在境外经营过程中对流动资金、贸易融资、并购贷款、项目融资、搭桥贷款等中长期融资的需求,并配套提供各种组合型或结构性的融资方案。三是对海内外资金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四是风险管理。通过银行的介入,减少或规避可能面临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国家风险和汇率风险等。五是投资银行需求。如境外发债、上市等。

满足企业的上述需求,是商业银行为了实现自身战略转型、寻找业务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也是商业银行未来国际业务发展的重要机遇。所以在经营模式上,商业银行必须从传统、单一的存贷款、结算、担保和贸易融资业务向全球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结构化融资、财务顾问等“商行+投行”的经营模式转变。

:银行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W:一是境外经营网络的搭建。通过设立机构、建立代理行关系等方式,形成一站式服务网络,提升企业跨国经营的便利性。目前我国银行都十分重视境外经营网络的拓展,且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及招商、交行等股份制银行的境外机构布局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如工行,现已在境外4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330余家分支机构,加之通过控股南非标准银行方式对非洲市场的战略布局,进行内外联动和特色经营,使集团整体服务“走出去”企业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二是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商业银行在服务“走出去”企业的过程中不仅要提供结算、融资和担保等基础类业务,还要在跨境人民币和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等新兴领域引领企业,并通过境内外联动和总分支行联动,在境外项目融资等专营产品和服务大型跨国公司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努力进行模式创新和尝试,实现银企互赢、境内外协调发展的局面。

三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在面对跨境金融业务竞争日趋充分的市场环境下,个性化特色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以最基础的对外担保业务为例,由于同质性较高,各家银行都能够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所需的各种对外担保业务产品,因此,如果没有吸引客户的特色服务或拳头产品,沉淀客户就会比较困难。目前工商银行北京分行采取的是“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服务模式。如通过尝试开立法语和西班牙语等小语种保函、产品创新等特色服务赢得“走出去”企业的信赖,从而壮大了“走出去”的客户群,进一步缩小了与市场先进银行的差距。

最后,要有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这涉及到各商业银行在走出去产品的政策制定、产品设计、流程设置及系统控制等方面对风险预警能否做到及时,对关键风险点的把控是否到位。只有实现了市场和风险、发展和质量的有

机辩证统一,各商业银行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好。目前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坚持“银企共赢”的合作模式,比如在境外承包工程领域,充分发挥对外担保技术性审查在关键业务环节的风险把关和提示作用,对每个“走出去”客户的保函条款逐条进行风险揭示,为企业提前做好风险预警或提供风险缓释手段,确保企业的“走出去”风险最小化,实现银企“走出去”共同成长。

: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还处在低谷中,不稳定因素较多;中国“走出去”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处于高发阶段。在新形势下银行应如何管理经营中的风险?

W: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复杂多变,既有国别、政治风险,也有商业风险,因此银行在风险规避和管控上,应该建立常态化的风险管理机制。首先,从银行自身角度来看要加强部门合作,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在制度完善、客户准入、业务调查审查、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推进和提升对外担保及跨境融资业务的管理水平;同时,要追求精细化管理,通过不定期对业务风险进行评估,归纳总结业务及风险管理经验,稳固业务发展基础。此外,还应加强对高风险地区局势变化的研究和关注,建立分支行联合动态跟踪机制,并做好对境外项目所在国局势的动态信息收集和提示工作,努力做到对各种风险的提前预判。其次,可借助总行境外机构的网络拓展,发挥与境外机构的联动优势,并从总行层面制定跨境信贷业务委托贷后管理的责任划分和分润机制,以此建立跨境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最后,应借助第三方保险机构、专业保理公司、代理行及当地政府关系,通过加强信息通报预警,防范企业境外经营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和业务调研,对企业走出去目的地所在国的国情、竞争对手的实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引导和辅助企业加深对当地法律法规、制度、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了解,将多方合作作为未来走出去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总体上看,“走出去”项下涉及的风险有些是商业银行无法规避的,需要由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中信保等多机构参与进行风险分担,共同化解风险,让中国企业走得更好。

王顺

: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方面催生了大量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同时也不断加剧着同业竞争。如何能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W:一是要抓住我国重点行业结构升级,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带来的资源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向外转移、技术装备出口、资源贸易等市场机会,锁定北京地区“走出去”龙头企业、ENR排名250强企业、对外投资百强企业、大型航空公司、厂商系和金融系租赁公司,积极拓展并购贷款、出口信贷、飞机船舶融资、结构性融资等“走出去”专项融资产品与跨境信贷业务。二是要实施“工程+贸易+金融”全产品组合联动营销,将“走出去”项目做细、做精、做深。要深入挖潜“走出去”项目各环节中的内保外贷前期搭桥、短期贸易融资、跨境担保、国际结算、现金管理、资金避险、本外币存款等业务资源,配套提供“走出去”上下游交易过程中的金融产品支持,提高对客户跨境金融需求的响应速度,通过全方位链式营销服务,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大同业合作。国内商业银行做跨境业务,离不开境外代理银行。在走出去过程中,与代理行形成优势互补是最佳选择。与代理行之间的合作,除代理清算、结算之外,还可以探索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合作,谋求在各自具有优势的市场中实现共赢。

猜你喜欢
跨境商业银行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商业银行应主动融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