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①

2015-12-05 17:47:40尹建新韩森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育比赛教育观受教育者

尹建新 韩森(.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0)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①

尹建新1韩森2
(1.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2.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0)

摘 要:以人为本,是我国政府治理国家的基本政治思想,也是保证我国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现代体育教育中,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对于体育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非常重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键词:以人为本现代体育教育观 科学、人文,是现代体育教育的两大,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也是现代体育教育观和传统的体育教育观相区别的重要体现。人文精神,其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人的自身情感和对他人情感的表现,而科学精神,是一种思维能力的体现,表现了人类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互融合,是当前我国现代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传统体育教育的改进方向。面对我国飞速发展的体育事业,必须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工作做到实处,不仅要让体育教育工作者正确理解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内涵,也要让相关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保证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科学性,保障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体育教育和其他种类的教育虽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其教育实质是相同的,即培养体育能力突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而,在一般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方式,在体育教育中同样适用。

韩森(1982,2—),男,汉,湖北红安人,大学本科,助理讲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三峡大学,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作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为体育教育带来的提升作用越来越得到显著体现,因而,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对“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构建非常重视。但是“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构建,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长期发力。

1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重要意义

对“人”的重视,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将“人”重视起来,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对于我国各领域事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体育,作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支,同样应当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到指导思想的地位,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植入到体育教育工作者头脑中,并在实际行动中发挥“以人为本”的思想的重要作用。在此,将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重要意义总结如下。

1.1保障体育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体育教育,是针对“人”的,唯有尊重人、重视人、鼓励人的体育教育方式,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提升体育教育的效果。在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事业亟需发展的情况下,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对于提升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有帮助的,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包括体育教育实践已经表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给教育事业带来的指导作用和提升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在当前我国体育教育进入发展新时期的情况下,更应当深刻践行“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思想,如此方能让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稳步前进。

1.2提升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

体育教育工作,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具备足够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危机感,而在体育教育工作者当中宣扬“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就对提升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大有帮助。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重视受教育者的个人情况,重视对每个受教育者的教学效果,将“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植入体育教育工作者头脑中,一方面,可以增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责任心,使其产生使命感、目标感,使其勇于对自身的行动负责;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因为,在具备了教育责任心的条件下,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想提升工作质量,就会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1.3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

体育教育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锻炼受教育者的体能,提升受教育者的体育相关技能,也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在“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下进行体育教育工作,对于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保障其全面发展大有裨益。以人为本中的“人”,包含了人的各方面能力,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植入到现代体育教育中,可以让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对受教育者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也重视对其文化知识、思想道德的教育,保证其在获取相关体育技能的同时,也能够保证自身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以说,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是把“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植入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原因,对于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科学方法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深刻认识“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重要内涵的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从小处做起,树立目标,持续发力,并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适当创新体育教育方式,让“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得以充分体现,真正提升我国现代体育教育的效果。在此,提供一些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可行方法:

2.1转变观念,变“重物”为“重人”

体育教育,其最明显的目标是提升受教育者的体育能力,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在现代化的体育教育观中,这一目标并不是唯一的目标。传统的体育教育,重点放在了“物”上,重视体育教学成绩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却忽视了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的“人本”建设,这是体育教育观念不健全的表现。现代的体育教育研究认为,只有全面重视体育教育中的“人”的内涵,才能真正让我国体育教育实现现代化、人文化,才能真正让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跨入新领域,和世界接轨。在当前我国大力改革体育教育工作的情况下,相关体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体育教育中“人”的重要性,将传统的体育教育中对“物”的重视转变为对“人”的重视,发扬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在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的教育,使现代体育的受教育者能够实现“人”的概念上的全面发展、综合进步。变“重物”为“重人”,也是党的“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其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将越来越体现出来。变“重物”为“重人”,也是当前我国体育教育工作需要进行切实改变的首要内容,对于提升我国体育教育的综合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体育教育目标的人本体现

在过去的体育教育中,我国体育教育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提升运动员的个人体育能力,使其在比赛中能够赢得好的名次,为国争光。但是在现代体育教育观中,这样的体育教育目标和“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目标相悖。“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重视体育教育中“人”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将注意力放在人的体育成绩上。试想,一个体育成绩优秀而道德败坏的运动员,如何能够体现出我国

体育教育的水准。全能型人才的培养,在现代教育事业中已经成为了非常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体育教育中同样如此。因此,体育教育目标在“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中已经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合理,即不仅重视运动员的个人体育成绩,也重视其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的能力发展。体育教育目标的人本体现,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新时期,更应当引起严肃的对待和科学的践行,唯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体育事业顺畅发展、可持续发展,真正让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走上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2.3体育比赛的绿色化、生态化、人文化

体育比赛,是检验体育运动员成绩的重要方式,因而,体育比赛的主办概念和比赛符号,也是体育比赛能否体现“以人为本”的体育思想的重要标志。在当前世界范围内都将体育比赛的绿色化、生态化、人文化重视起来的情况下,我国也应当积极改变传统的体育比赛办赛观念,将绿色化、生态化、人文化的办赛观念植入其中,以使我国的体育比赛和“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接轨。体育比赛的绿色化、生态化、人文化也是体现国家发展姿态、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面对世界舞台的比赛,在承办过程中不应当仅仅把体育比赛的成绩作为唯一追求,而应当把人文精神、生态精神、绿色精神等内容植入其中,使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和观众能够感受到浓烈的人文气息,感受到现代化的体育的魅力所在。

2.4“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

3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体育教育观和传统体育教育观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思想的加入,相关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承担体育教育责任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的内涵,将其内涵在体育教育事业中发扬出来,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升我国体育教育的现代化程度,进而提升我国体育教育的人文性、科学性、合理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陈浩.分析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研究[J].家教世界,2013(18):117.

[2]冯超,王雷涛“.以人为本”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构建研究[J].青春岁月,2014(3).

[3]宋正华“.以人为本”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构建研究[J].体育世界. 2013(9):86-87.

作者简介:①尹建新(1985,1—),男,彝族,云南玉溪人,本科,助教,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三峡大学,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工作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2(a)-0109-02

猜你喜欢
体育比赛教育观受教育者
老年人观看体育比赛有助于消除抑郁情绪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读与写(2020年19期)2020-11-25 10:16:24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读与写(2020年14期)2020-11-25 08:16:00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读与写(2019年28期)2019-11-27 08:39:14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28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时代(2019年12期)2019-01-11 16:51:07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26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名作欣赏(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2
基于工程教育观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10期)2014-02-27 14:09:39
畅聊体育赛事
海外英语(2013年10期)2013-12-10 03: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