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①

2015-12-05 17:47:40林永宏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小学生

林永宏

(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 福建厦门 361011)

经济全球发展趋势的不断迈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计算机开始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备物品,但是同时也使得很多自控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当中,久坐成疾。同时,汉堡包、炸鸡等高热量的食物也成为了小学生十分喜爱的食物,长时间的摄取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正常成长和发育,小学生肥胖的问题普遍存在,加强对小学生身体健康的正确引导势在必行。

1 “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的理论研究背景

我国2010年下发的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1年所下发的《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中均指出,要“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在全中国逐渐蔓延开来,形成了一股全面运动、全民健身的良好风气[1]。但是目前我国一些小学在贯彻和落实“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的政策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 “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现状分析

2.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了厦门市湖里中心小学、厦门市金山小学、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厦门市湖里区启泰学校、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的五年级共3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60名,女生140名,年龄最大的学生为14岁,年龄最小的学生为12岁。

2.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调查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有“你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大约为多少?”、“你喜欢体育锻炼吗?”“影响你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等。

3 研究结果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8份,有效问卷295份。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95名学生中,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为208名,60名学生表示一般,27名学生表示不喜欢体育锻炼。只有108名学生表示能够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136名学生学生表示偶尔会锻炼1小时,51名学生表示每天不会进行1小时的体育锻炼。通过对当前小学“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状调查,能够发现当前相当一大部分小学生存在体育锻炼时间不足,体育锻炼方法不当,执行力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以下为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论述。

3.1 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当前一些小学虽然制定了明确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但是锻炼的时间不足,有的时候甚至30min或者45min便草草了事。学校和教师较为注重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没有意识到“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对小学生身体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性[2]。

3.2 体育锻炼方法不当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学习能力较低,比较喜欢一些富含新颖性、趣味性特点的事物。在小学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指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而不重视体育锻炼的指导方法,造成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较低,体育锻炼热情度较弱,学生对“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掌握程度较差。这种问题的长期存在使得小学生对“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对“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活动的深入、持续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性因素[3]。

3.3 执行力度有待提升

当前很多小学校虽然已经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条例的规定,指导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但是执行的制度不足,一些小学生没有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没有真正做到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并保证锻炼的时常为1小时。

4 “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策略

小学学校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体育管理制度,保证锻炼的执行力度,优化体育锻炼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等方法,在充分激发小学生锻炼热情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以下为对这些方法的具体论述。

4.1 制定明确的体育管理制度,保证锻炼的执行力度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小学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员和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根据小学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体育管理制度。在制度设定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并通过召开班会等方式,广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将体育锻炼安全、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方法等内容渗透于制度当中,使制度的制定更加完善、全面,为“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施效果。在“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理论执行的过程中,学校要注意具体分配每一个负责人员和体育教师的责任。学校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课间操时间,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加强对体育课的教学管理,将“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的理论作为教学指导思想,避免随意停课、换课或者学生不上体育课情况的出现,建立层层相扣、紧密连接的管理制度,并确保锻炼指导的执行力度。

4.2 优化体育锻炼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

传统的体育锻炼指导方式单一而枯燥,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兴趣和锻炼的热情度较低,对小学体育“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理论的实践产生了一定的阻碍。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体育教师要注意优化体育锻炼的指导方法,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灵活设计体育锻炼活动。例如学校和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校园内的体育锻炼设施、体育锻炼场所等体育锻炼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4]。

小学生通常喜欢富含竞技性、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开展体育锻炼优秀团体等点评活动,根据小学生的整体表现情况和班级内学生的配合程度等因素,选举出最优秀的班集体[5]。这种方式能够增加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使小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形成一定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摆脱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等优秀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充分激发小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小学生的锻炼能力,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4.3 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能够在有效激发小学生体育锻炼热情的同时,营造“人人锻炼,人人健身”校园氛围,真正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作用和价值,丰富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并使小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形成一定的体育锻炼兴趣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型运动竞赛活动,比如春季长跑比赛、跳绳比赛、趣味生存挑战等等。将素质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观灵活的渗透于体育锻炼指导的过程当中,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能力。

5 结语

小学学校的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要注意根据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每一位小学生能够每天锻炼1小时,不断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意志,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1]徐向鸣.借“7号文件”东风 促“阳光体育”开展——我校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实践与思考[J].运动,2013(8).

[2]毛伟华,管水法.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现状与对策——以杭州市拱墅区39所中小学校为个案[J].浙江体育科学,2011(7).

[3]欧书娟.关于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研究——校本研究即对西师附中高2010级学生是怎样保证一小时锻炼的调查与分析[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1(5).

[4]李丽萍,张玮琪.面向全体、身体力行,让每一名孩子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大连市西岗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经验汇报材料[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12(2).

[5]倪永辉.云南高职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实施运动场灯光工程可行性分析——以云南某高职院校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小学生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我是小学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师友(2011年1期)2011-03-20 15:29:23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