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罗时跃 黄昌勇 王 霜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文叶飞
大力实施民生棚改 强力打造生态古城
文丨 罗时跃 黄昌勇 王 霜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文叶飞
棚改是激发城市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安居民生工程。江口县委、县政府将新一轮棚改工作列入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旧城棚改,强力打造生态养生休闲精品民族文化风情古城。
2015年,是全面推进新一轮棚改工作的关键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棚改工作高度重视并将其列为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江口县委、县政府将新一轮棚改工作列入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旧城棚改,强力打造生态养生休闲精品民族文化风情古城。
棚改是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城市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安居民生工程。江口县棚户区主要集中在新市街、市盐街、滨江街、胜利街和驼街,占整个旧城区面积的40%以上。棚户区的房子,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均为木质、砖瓦、砖混结构,缺乏系统合理的规划,存在建筑密度高、通道狭窄、供电线路杂乱、违章搭建等情况,安全隐患大,极易发生火灾、下雨成涝,既严重影响棚户区群众的生活品质,又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
“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却是低矮的棚户区,这种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是民生之痛、发展之碍,是县委、县政府的一块心病。因此,依托天然生成的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必须坚定不移协调推进现代城市功能聚集提升,多快好省建设大美江口,圆百姓幸福山水园林城市梦想。”江口县委书记袁刚如是说。
近年来,随着梵净山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杭瑞高速和江梵旅游大道的建成通车,梵净山旅游业呈现井喷态势。江口抓住机遇、主动而行,高起点规划、大资金投入,着力打造符合特色的魅力旅游城市,成效凸现。
江口县长黄霞认为,江口县开展旧城棚改工作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首先,国家和省对棚户区改造工作高度关注,出台了相关政策,资金上有了保障;其次,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棚户区群众的认识有了提高,棚改的愿望非常迫切;其三,全县干部职工对建造古城的激情高涨,信心满怀。
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富裕工程,棚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江口全县统一思想、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一把手”亲自挂帅,分别担任旧城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常务副组长,全程参与指导和调度。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的项目指挥部,从各乡镇(街道)及县直部门抽调92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干部组建成精干得力的工作队伍,还专门为腾出一栋办公大楼给指挥部用于日常办公。
规划是做好项目的前提条件。江口出资2000多万元,聘请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按照“一山、一水、一城”的设计理念,完成了“以水为魂、以巷为脉、以本土文化为根”的特色土家之城、山水之城的规划设计。按照规划,该县将投资20亿元,用3年时间改造旧城棚户区2000余户,建设一座占地面积430亩的古城。
让利于民是江口县棚改工作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征收方案制定过程中,工作人员访民情、听民意、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多次召开被征迁户代表座谈会,进一步对实施方案修改完善,组织近200户被征迁户代表对方案进行投票表决,同意率达到90%。在征收过程中,从补偿、安置、奖励各方面给予被征迁户最大优惠、最人性化的关怀,充分保障被征迁户的利益,坚持“一把尺子”顺民意,绝不厚此薄彼;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绝不搞前紧后松;坚持政策不变样,绝不搞因人而异、遇难而变,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支持拆迁的积极性。
为顺利推进棚改工作,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所有工作人员全面出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拆迁政策。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台、门户网站、手机报、微视江口、公共场所大型液晶显示屏等平台,全天候滚动播放旧城棚改的有关内容。特别是《梵净江口·佛光之城》规划视频宣传片播出后,群众热情高涨,对建造古城充满期待。住在胜利街的市民熊红月说:“看了规划上的街道、广场、房屋、巷子还有小桥流水,真是太漂亮了,希望能早点建成。”
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全县被征迁户对棚改工作十分支持,短短10来天,被征迁户定房就达600余套。顺势而为的江口县棚改,必将迎来一场美丽生态园林城市化蛹为蝶的新生嬗变。
(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