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娟 安淑平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 山西大同 037003)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涉及全身各个地方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深受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喜爱,有效开展羽毛球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积极健康的运动意识中形成良好的运动观。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变革,高校体育教育核心发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羽毛球教学也及时改革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深入影响,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思路上并未达成一致的标准和目标,因此面对新形势,新发展,创新改革,在体育教育的改革道路中我们必须注入一笔新的力量和智慧。因此,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羽毛球教学中我们应开辟新的教学思路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高校校园内,当提及乒乓球运动时,仍然有好多大学生对其表现出积极的兴趣。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技巧性为主,要求参与人员身体素质极高、反应速度敏捷的一项全身体育休闲运动。它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能够使参与者更加持之以恒地参与到运动中来。与此同时,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充满乐趣的竞技性体育运动类型,在进行运动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者的专注力以及持久力,使其不断地调动运动潜能,更好地激发运动者的挑战能力。随着国家政府对体育教育的出台政策的规划和实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型,体育教学方式越来越走向多样化,以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多样化为代表,引领高校众多体育选项课走入可持续发展行列之中,为适应21世纪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发展要求探索出一条体育与健康并进的学科新模式。当前,全国各地高校体育院校开始着手出台一系列的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教学政策,以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符合当代时代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羽毛球选项课,因体育设施的完备程度不一,表现出体育教学方法简单、内容不充实等问题。学生通常比较懒散,所以需要半强迫的手段,方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较强的体育运动氛围,只有如此他们才开始接触体育。羽毛球教练员的选用往往不是出自专业的羽毛球教练员执教,亦步亦趋,往往没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专业的羽毛球技术战术训练法。尽管我们在发展高校羽毛球教学之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落后、学校相关部门重视不足,羽毛球拍等场地器材匮乏缺乏科学的组织和指导、师资力量薄弱等等都是现阶段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但我们只有通过创新改革,力求先行,深化高校体院羽毛球领域的教学改革,必使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更趋于先进性、可行性、规范性以及统一性。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高校羽毛球运动教学课程亟待我们以教育素质为指导思想,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重要举措,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教学基础,更好地解决学生全面发展机制、教学知识体系改革以及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的三者之间的整合制度。而作为教学内容为主的羽毛球教学各高校应始终坚持“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及“终身体育”的教学新理念,使学生在正确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战术变化的同时,帮助学生在羽毛球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以及自我健康评价,通过科学合理地、有计划地去进行施教,使学生及时掌握。因此,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羽毛球教学内容方面应更为充实,融入一些羽毛球运动自身所具有的健身性、娱乐性以及休闲性,使之更加协调、自然,符合当代大学生休闲娱乐的健身需求,为实现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化羽毛球专业教师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的提高,端正教学态度,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是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的重要核心,只有在德才兼备、精湛的技战术、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经验丰富且具备一定的锦标赛丰富的专业体育教练员来执教,因此,高校体院相关部门需着手建设一支羽毛球专业技术性能力强、专业素养高以及精湛的羽毛球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羽毛球体育教练员应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体育教育改革的号召,加强羽毛球业务知识的进修,了解新观点,创新机制,始终站在时代教学的前沿上,培养一批有创新、敬业且热爱羽毛球运动的专业教练员。众所周知,羽毛球是一项大众运动,而一项大众运动是能带动一条经济链的,无论是文化还是产业。不过纵观羽毛球史,在文化上的表现不论是校园宣传力度还是社会反映都是比较差,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高校校园有效地宣传羽毛球运动的文化史,丰富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文化精神。
体育教师可以在学习校园内通过创办健美操展示赛,旨在进一步推进羽毛球运动普及,以此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培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提高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的同时,体育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训练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应用能力,现代大学生都有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为学生今后从事专项羽毛球运动训练和体育研究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而且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上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却展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当前,高校健美操课的教学方法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的根深蒂固,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磨灭了健美操自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以及健身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为目的,激发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思想,恰当其分地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施教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根本之道。
总而言之,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非常受人喜爱的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其科学的运动效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全身肢体运动,而且还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精准的准确度,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以及速度和力量的持久力。羽毛球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的运动风貌焕然一新,还能有效地扩大校园羽毛球的宣传力,增强羽毛球运动的社会效应和羽毛球锦标赛的大力开展,旨在进一步推进羽毛球运动的普及,以此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培养,以此更好适应现代化教育人才的发展需求。因此,羽毛球教学的创新改革对培养各高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张文.德州市高中羽毛球课程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孙跞星.辽宁省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朱冠铮.普通高校羽毛球公共体育课教学设计与实证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
[4]李汇源.西安地区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理念与发展策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
[5]李仲彩.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6]王雷.高校羽毛球教学方式的构建与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2):159-160.
[7]张迪.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