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锋(江苏大学体育部 江苏镇江 212013)
健美操小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探讨①
马文锋
(江苏大学体育部江苏镇江212013)
摘 要:21世纪的发展需要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魅力得到了众多学生的喜爱。新时期健美操应该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中更多的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强调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培养,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健美操人才。基于此,该文研究了健美操小组教学法,在以往研究理论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体育实践教学亲身体验和教学总结,对小组教学法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的优势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归纳,进一步充实该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
关键词:健美操小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优秀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健美操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提升,对于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对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准确的把握,找出不同教学方法的突出作用,为健美操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为学生的个性化、社会化提供依据。因此,本文对健美操小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期能够为健美操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教学方法是指为能够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果而采用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合理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优化教学过程,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健美操作为一项融合了舞蹈、健身、体操及娱乐多种功能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得到了大众的普遍喜爱。传统额健美操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健美操动作技术的指导,以及成套动作的学习,而对于健美操基本步伐、动作及创编的教育相对较少。所以,学生长时间地重复单调枯燥的健美操动作难免会出现厌烦情绪,逐渐对健美操训练失去兴趣,体会不到健美操学习的真正价值。也就是说,在当前的健美操教学中,传统成套动作并不是其主要目标,而应更加关注基础动作的传授,提升学生的健美操创编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不断创新。
因此,笔者认为在健美操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适当地运用小组教学法,通过该教学方法将整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先进可行的教学方法是健美操教学的精髓,也是提升健美操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组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师以实际的教学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在对教学内容不断优化,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小组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健身操能力水平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来选择合作伙伴,将班级内学生合理地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实现健美操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小组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单一的师生交流互动方式转变为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该方法有利于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并提升其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大大提升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能力。在健美操教学中成功利用小组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课堂积极的练习氛围,尽量减少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懒惰情绪,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健美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达到发展人和提升人的目的。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兴趣及情感等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开始更多的认识到学生并非是简单的学习者,更是一个个性丰满而完整的人,而小组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恰好体现了这些。具体来讲,健美操教学中的小组教学法的应用主要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教师的教要能够适应学生的学,教会学生如何去学才是健美操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如何有效的学习,而不同的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因此,教师的教法中也应当体现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也就是说要求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应当结合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来分组,保障不同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
二是教师在运用小组教学法过程中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关于大脑开发的相关研究认为每位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但是发展过程难免是将克服原有的缺陷与解决原有的矛盾相结合起来的,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在教学中不管不顾后进生,当事物的发展却少了这种缺陷或者是矛盾就会失去原有的发展动力与方向,同时还要注意不能遏制成绩较好学生的发展,要善于发现学生潜力。
三是教师要在运用小学教学法的过程中认识到学生间差异是一种可开发的巨大潜力,并以此为着眼点加强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不只是表现在他们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性,而是也要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教的主体。在小组学习中,探究或者是讨论问题是独立进行的,而同时又在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使不同健美操水平的学生能够在相互合作中促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健美操教学实践中,小组教学法经常会应用于健美操练习与复习,但是小组教学法并非是简单的分组,而是在分组前、分组中及分组结束的过程汇总都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要达到不同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作用,才算是真正的有效的利用了健美操小组教学。在健美操小组教学实践中,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在分组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分组的主要目的及分组教学对于他们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然后再将学生根据自由组合与教师有目的安排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分组。在分组过程中既考虑到学生自愿的原则,又结合教师的理性分配,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教师的分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健美操优秀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会避免教师过于强烈的主观性分配而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愉快。分组结束之后,教师也要随时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来对不同的小组进行调整,避免由于小组内成员分配不合理而出现学生练习不积极的情况。
其次,小组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能够在小组分配成功之后,及时的将教学目标转向小组,快速的向学生传递健美操教学的相关信息。由于我国教育能力的局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很难实现对学生的单独指导,而小组教学将原来整个分散的教学团体转变为不同的几个小组,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
用于指导一些健美操的后进生,及时纠正小组成员中不正确的步法、技巧等,使每个小组成为一个小课堂,发挥每位同学的主体地位。
最后,小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教学过程中不同小组的表现情况,选择3组表现比较好的小组进行竞赛,以这种竞赛的形式来督促小组成员的进步,让小组成员都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小组比赛结束后,教师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总结,表扬和鼓励表现较为优秀的学生,同时也要指出表现较差学生的缺陷与不足,以便优化小组合作教学,提升健美操教学质量。
首先,小组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健美操水平。小组教学法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而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下只有少数学生参与教师互动,而其他学生仅仅作为观众的局面,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健美操教学的积极性,对于缩小学生之间健美操水平差距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到了健美操的魅力,体会到了健美操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健美操技巧,学会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自我监测、自我评价,积极带领其他学生进行健美操的学习,学生整体学习热情增加,由被动变主动,学习更加热情,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健美操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水平也会相应的提升。
其次,小组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小组教学法下对学生进行的各种健美操动作的指导,可以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智慧与榜样作用,帮助教师分配任务,同时学生们的共同参与,避免了由教师单独指导的尴尬,让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地融入到小组练习中,消除了后进生的自卑感,提升了小组整体水平,也提升了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最后,小组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生活与工作。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正是他们面对未来工作时所需具备的精神,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积极运用小组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意识,提升他们对集体及社会的关心程度,并将其逐步应用到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当中。
传统健美操教学法在健美操练习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健美操教学模式也表现出了其落后的一面。小组教学法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表明,此教法对改善学生各项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组教学法具有高度可行性,建议高校健美操教学多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丽.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4(1):127,131.
[2]杨光.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效果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董新军,张玉秀.探究式教学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4-108.
[4]刘琳琳,李健.浅谈健美操教学组织形式[J].商,2014(36):281,239.
作者简介:①马文锋(1980,4—),男,汉,陕西渭南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b)-0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