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彬
【摘要】在教学中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授课上做到三个至少:至少一个学生自学内容,至少一个学生自己找问题的环节,至少有一个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
【关键词】自学;找问题;解决问题;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老师主要起一个引导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要做到实实在在的以学生为主,老师少说,学生完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学生完全参与到学习当中,我们在课堂上首先应该保证每节新授课都做到以下三个至少。
一、至少一个学生自学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激发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这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而在课堂中的至少一个学生自学内容,是指在新授课中给学生一个自学的内容。
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鸟的天堂》一文教学,要求学习自学生字。学生一开始有模有样的看字,整个课堂是读字的声音,接着就越来越安静,我心想这么快就学完了,肯定没什么成效。于是就开始让学生做学习汇报。一个学生先是把与“浙”字字音相同的字写出来,然后再说这个字的结构以及去掉三点水又是什么字;紧接着下一个学生给“稍”字换偏旁,写出了“俏、悄、消、捎、哨、梢”这些字;后面还有学生讲起“臀”字的字义,通过字义来学习生字。学生汇报过后,我再稍作归纳总结,关于生字的学习,学生就学得很扎实了。
就这样让学生自学,既省时,又让学生自己动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学生自学,让他们懂得积累、归纳,甚至在学习下一课时为了讲出更多的形近字,或是为了显得自己比较博学,学生都会提前查字典学习生字。
二、至少一个学生自己找问题的环节
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爱提问的良好习惯,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提问,根据所看课题提问。紧接着问题就开始一个接一个了,“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在呼什么?”除了这些问题,还有学生提到:“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呼声?”“他在喊么?”“为什么是中国孩子?”等问题。有了这些问题的铺垫,再去学习课文就显得有趣多了。
提问并不会分问题的好坏、对错。只要孩子们能提出一个个问题时,就是很好的开始,不论问题本身是否有意义,但都是从她们脑袋里蹦出来的,既然产生了,那自然就有意义。
通过看课题提问,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完全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达到由我主学的效果。
三、至少有一个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邓克尔曾说解决问题是一个过程和行动,每当不能通过简单的行动从一种情境达到另一种需要的情境时,就要求助于思考。这种思考的任务是设计某种行动,这种行动能使其从当前的情境达到需要的情境。
案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提问:你认为这个青年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把问题抛给学生,剩下的就由学生自己解决。最后学生通过不断地品读课文,从而认识这位青年。
通过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在教学中具有长远性和可持续性,不仅是完成当前学习的任务,更多的是对后续学习的积累。问题的解决将获得该问题的结果,即当前学习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今后学习的经验。所以在课堂上有一个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至关重要和必要的。
在老师的坚持引领下,让“三个至少”出现在每一次新授课上,让学生养成自主参与、提前思考的好习惯。当然要达到好的效果,老师的引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停留在老师教的教学情形下,很多学生,特别是小学生,都是习惯性接受,并不会进入大脑思考。如果要求学生自己去学去解决的时候,让他们自学,让他们找问题,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的小脑袋就开始运作了。这也就体现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刘群.以最大的责任心办教育[J].人民教育,2012(2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