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高校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徐晓彤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摘 要: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型发展。篮球作为高校体育的一个分支,肩负着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任务。篮球不仅能够强健学生的体魄,而且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良好的品质。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教学改革的效果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如何让学生喜爱篮球,如何让学生热爱篮球,如何将篮球作为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成为摆在广大高校体育部门老师面前的重大难题。该文主要研究我国大学篮球教学改革存在问题,针对出现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为我国在大学篮球育教学改革方面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高校 篮球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c)-0226-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4.226
大学篮球教学一直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几年,国家越来越注重对于大学篮球教学改革的关注力度。该文旨在研究我国大学篮球教学存在问题,探讨我国大学篮球教学改革创新策略,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在在大学篮球教学改革方面提供借鉴与改革思路。
1.1篮球教学课程设置陈旧
众所周知,大学篮球教学课程设置是大学生篮球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大学生大学篮球教学的关键,目前来看,在我国的大学篮球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中,很多篮球教学内容与篮球课程较为陈旧,形式上呆板单调,直接缺乏科学性、时效性与健身性,使得大学生篮球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目的背道而驰,直接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极为不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
1.2篮球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的大学篮球教学人才更多的是技术型人才,更多的是偏向科研,更多的是偏向文化,尽管这些篮球老师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有着一定的篮球教学素质,但是在实际的篮球教学执行过程中,却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他们的掌握的篮球知识较为陈旧,仅仅是关注学生篮球技能的掌握,而缺少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样就无法培养出大学生终身篮球学习以及身体锻炼的养成。
1.3缺乏完整篮球教学理论体系
对于篮球教学来说,要想收到良好的成效,完整的篮球教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我国篮球教学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概念,如:“竞技体育”“全面健身”以及“健康体育”等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对于丰富平时的教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篮球教学理论模式以及教育体系,也就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家也就不会认同。另外,篮球教学的目标是多重性的,内容也比较多,各种各样的篮球教学观点与教材使得篮球教学的目的显得比较混乱。
2. 1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合理设置篮球课程
篮球教师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篮球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篮球教师需要理解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尽可能的培养大学生的个性与情操,适应新时期大学篮球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大学篮球老师的再教育培训,通过篮球定期培训,提高篮球教学质量。要对篮球教师资源进行统筹,定期对教师进行篮球培训,制定不同阶段的篮球培训计划,全面提升教师的篮球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师的篮球教育理念。
2.2合理设置大学篮球课程
合理设置大学篮球课程,不仅仅可以提高高校篮球的时效性,而且可以还可以提高高校篮球的实效性,不仅仅要注重对于学生篮球知识的传授,而且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大学生特质,使得大学篮球课程设置迎合大学生心理需要,符合大学生对于篮球知识的认知,从而为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打好基础。除此之外,大学篮球课程内容选择,还需要尽量的体现出时代性以及多样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以及不同篮球爱好需要,从而形成符合当地大学生身体与心理需求实际的篮球课程设置。
2. 3根据学生差异性实行分组教学
众所周知,不同学生的实际篮球技术水平是不一样的,对于篮球技术的热爱程度也是存在着重大的差距。举例来讲,相比于男生,女生对于篮球技术的热爱程度以及技术水平差别是极大的。另外,不同的学生以及性别对于篮球的认知也是存在着重大的差异。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要求篮球技术教学老师需要做到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篮球技术实际,开展分组式差异性教学,从而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对于篮球技术的实际要求。在实际的学生差异性实行分组教学过程中,篮球技术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在篮球技术教学之前,老师需要对于学生进行摸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篮球技术教学任务以及要求需要在学生合理的范围内,如果真的发现有的学生无法适应该组的教学要求,老师则需要对于该学生进行分组调整,从而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于篮球技术的学习要求。
2.4增加篮球比赛教学内容
篮球教学的关键在于实践,比赛则是篮球教学实践的核心,也是篮球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比赛不仅仅可以印证课上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出学生灵活应变、果断处事的作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培养出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精神,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同时,开展比赛教学,可以对于学生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尤其是对于投篮、运球技术进行现场指正,提高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篮球综合实力。对于比赛的设置,可以是全场,也可以是半场,这个需要根据学生人数以及他们自身需要出发,可以是3V3、4V4、V55或者更多,也可以是男对男、女对女,也可以是混合,要注意人员的合理搭配,避免出现由于人员实力不搭配导致问题出现。通过比赛,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身体,获得战略以及战术方面的知识。
2.5注重篮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篮球技术教学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必须要贯穿到篮球技术教学的全过程当中,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指导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相依相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则是老师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到以理论指导实践,将篮球理论的运用作为指导依据,让学生认识到技术与战术在篮球学习以及比赛中的重大作用,同时学习篮球理论知识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从
2.6采取多种评价考核方式
对于高校篮球教学来讲,评价考核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绩,但是正是由于这种评级方式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在实践的篮球学习过程中出现认知上的错误,从而也就是的学生在实际的篮球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想观念以及行为发生偏差。进入21世纪,我国体育教学始终贯彻着“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要求学生需要全面学习篮球各种技能。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也需要做到多元化与多样化。举例来讲,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采用规定时间内投进多少球或者是命中率多高的形式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简单易行,但是也是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没有能够体现出篮球考核的实质。为此,老师需要对于传统的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制定出合理的参照标准,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进行贯彻,根据学生的自身特质进行考核,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大学主要课程之一的体育课,篮球同其它体育学科一样面临着课程体系、教育模式更新与改革。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需要重视高师体育篮球课程的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工作,设立篮球优秀课程、篮球重点课程、篮球合格课程的等级制,以促进体育篮球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佳,孙开帆.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网络财富,2010(13):87-88.
[2]潘忠.新时期高校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94-196.
[3]刘磊.试析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方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2):96,102.
[4]黄景许.分析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3):304-305.
[5]张楠.高校公体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