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红
(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笔者认为在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辅导员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才能不负国家重责,更好的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在这里,我想结合体育学院工作实际来探讨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新举措。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力量,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自身的工作科学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与改进,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才与发展。
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辅导员的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急需要提升自己的工作科学化水平来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首先,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引起了国际化的潮流。全球化进程促使多元文化的传播,出现了多种社会思潮,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和思想的不稳定,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其次,因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转型期暴露出来的心理性和病态性的社会问题,在大学生身上逐渐表露出来,使其思想观念多元化,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判断标准模糊。再加上一些社会领域的道德失衡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清楚“以人为本”的理论渊源。
(1)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人,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身心上都有自身不同的专业特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特性研究,就要求辅导员开展工作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个性特性出发。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是要在辅导员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自身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辅导员工作重在实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统筹兼顾。
(3)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主客体互换原则,需要辅导员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两者的区别很明确,然而,二者的界定又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既是客体也是主体,而教育者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现代社会信息双向交流的特点,决定教育者在施教的同时也是在向受教育者学习。辅导员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是对教育主客体原则的实践,在这里“以人为本”即是“以生为本”,也是“以师为本”,二者是双向的。
2.2.1 “以生为本”的具体举措探索
“以生为本”,即做学生的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重视学生内心的情感心理需求,宽容地对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一切工作从学生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切实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体育专业学生进校时有体育专长,但文化分数都比其他专业学生低。学生喜欢参加文体方面的活动,而学校组织的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方面的活动,他们认为不是自己的长处不愿参加。在日常工作中多观察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文化学习方面的后进生或差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感到不认真学习、不遵守纪律就对不起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同学们搭建实践、实习相关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可以满足自身兴趣爱好的活动,并发掘学生特长,加以引导,从而实现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体育专业的学生感情丰富,性格外向,喜好交往,容易与老师建立特殊感情。这种特殊感情的建立对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比如:在新生中实行班导生制,由高年级的同学主动与学生交往,经常与学生交心谈心,经常参加学生组织的活动,经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寝室和教室,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对班导和辅导员产生信任感,在感情上能够也愿意与老师亲近,乐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袒露给老师。这样老师就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他们的思想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3)体育竞技中的“公平竞争”理念及各种赛事规定、规则也影响着体育专业学生的日常判断,体育专业的学生对规章制度有较高的敏感性。除学校的规章制度外,体育专业还制定了符合学生实际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有关奖罚规定和日常生活管理方面的制度。如,《寝室内务管理规定》《体育学院考勤制度》《体育学院学习进步奖评选办法》等,并要利用制度执行的过程在学生中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督促学生遵守规章制度,促进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另外奖助学金的评定与综合素质的评定要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学的意见能够及时跟领导交流,
(4)坚持“标准严格、择优选拔”的原则,严格把握体育学院学生干部和党员的选拔标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作为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也使广大普通学生更加理解、支持和配合己选出来的学生干部的工作,发挥学生干部及党员的核心带头作用,提升学生干部和党员的责任感与服务意识,通过他们的表率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
2.2.2 “以师为本”的具体举措探索
在辅导员工作中,学生与辅导员都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探索针对学生的工作举措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也需要寻求辅导员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的举措。
(1)新媒体发展应用快,信息传播快,随意性强,冲击着大学生的表达方式与思维模式,体育专业的学生的个性强,更加渴望获得认同和尊重。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应顺应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充分应用网络资源,通过QQ群,聊天工具等手段增加谈心工作的途径,提高工作时效性,充分发挥网络服务的育人功能,同时也提高了自身运用新媒体为学生服务的科学化水平。
(2)辅导员开展工作往往采用正面灌输的方法,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更多的是批评教育,注重管理,教育引导则不足。笔者认为学生工作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与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角色有机地融为一体,适时的开展心理辅导,以及就业规划指导,坚持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心,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辅导员工作涉猎范围广,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想要更好的管理学生,让学生信服,就要实现辅导员自身能力的提高,把学历提升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相关业务学习,并努力学习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应用更多的专业技能充实自己,并学会把它们灵活的应用到学生工作中,以此提高自身的工作科学化水平。
(4)学生需要榜样效应,辅导员做为最贴近学生的教学者,是学生效仿学习的对象。体育学院学生由于专业技能要求,需坚持进行身体素质锻炼,比之其他学院多了早操,日常管理等考勤任务。只要有时间都会参与学生的相关活动,树立自身榜样作用,以自身守时守则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的良好动力,更好的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与联系。
总之,“以人为本”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有效提升应坚持的重要理念,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必须从学生跟老师双向出发,把“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结合起来,进行具体的举措探索,才能最终实现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2.
[2]李克敏.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王杰峰.以生为本,实现辅导员工作科学化[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92-94.
[4]雷丽蓉.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26-28.
[5]丁淑兰.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及构建路径[J].商场现代化,2010(14):192-193.
[6]胡保卫,郭晓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4):87-89.
[7]何独明.人本思想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