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类院校体育课程评价综述①

2015-12-04 11:23邬孟君刘进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科评价体育

邬孟君 刘进

(1.贵州师范学院;2.贵阳市第五职业学校 贵州贵阳 550018)

所谓课程评价是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做出价值判断的证据的收集与提供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过程的计划与组织的判断;二是对学生成绩(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判断。课程评价是教育领域中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或有关人员经常进行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其目的在于对课程做出各种决策,保证课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课程评价可以对课程的合理性做出价值判断,给课程决策者提供信息反馈,以便课程执行者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做出适当的控制与调试。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者可以利用课程评价来获取信息,在下次课程开发、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做出科学的决策。课程评价的功能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随着教育系统的改变,作为子系统的体育也将随着改变,但许多年来,在体育学范畴内,关于体育学科课程评价的研究成果甚少,笔者查阅了关于体育学科课程评价方向的论文和著作,研究成果甚少。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完整的新的评价体系应该应孕而生。

1 概念界定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中,把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体育学科是教育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对于体育课程评价的许多指标是基本围绕教育学科进行的。从文献调查结果来看,并没有体育课程评价专门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对于体育学科课程评价并没有完整和统一的概念,而对于体育课程评价崔伟认为它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体育课程及其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1]。李艳翎指出体育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的收集(体育)课程设计、(体育)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体育)课程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2]。笔者以体育学科课程评价为关键词,通过CNKI等检索工具进行了收索,并无相关研究。换之用体育课程评价作为关键词检索,发现很多研究主要是从体育教学、体育课程学生评价、体育学习、体育效果等方面进行定义和研究的,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论著中表达了对体育课程评价的理解。还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评价是在系统地、科学地全面收集、整理和处理、分析体育教育信息的基础上,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体育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

2 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是课程评价的重点,明确评价对象才能正确地对体育课程进行评价。在体育课程评价概念中,将评价对象表述为“课程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潘雯雯在《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及几点建议》中指出:“重于课内体育技能,理论和身体素质的考核加强对学生体育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评价的范围”[3]。姚蕾认为应该是“课程编制(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课程决策与管理成效的评价”[4]。“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3方面进行评价”[5]。从前辈专家们的研究中不难发现,体育课程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上,在课程本身上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因此,在评价对象上并没有统一的研究成果和标准。

3 评价方法

体育课程评价的方法较多:“送审法、会议法、面谈法、问卷法、观察法”[6];“量化评价法、质性评价法”[7];“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8];“两个方面的有效结合:二是硬性指标(定量指标)与软性指标(定性指标)相结合;一是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9];“体育课程评价要超越目标取向走向过程与主体取向的评价;体育课程评价主体要由单一的直线式走向多方互动;克服评价对象窄化现象、倡导评价对象的多元化;重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10]。从资料查阅来看,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有借鉴国外的,国内的大部分泛泛而谈,无法实际操作,导致目前用于体育课程评价的方法并不合适。因此,对于从事此方面研究的体育工作者来说是任重道远。

4 评价模式与体系

课程评价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目前对于课程评价标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测量内容与教师教学内容的联系;(2)测量次数或频度的非偶然性;(3)课程教学的反馈以及测验手段的调整。评价标准的确立应该朝向有利于增进学生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同时有的学者提出建立评价体系如“摒弃终结性评价,建构过程以评价为主,自我评价为辅的新型课程评价模式;建立‘121’课程目标体系加强课外锻炼评价;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运动技能和素质进行纵向比较和评价;以终身体育为立足点,培养学生的体育观”[11]。评价标准是是判断体育课程价值的关键所在,而目前的研究在课程评价体系(标准)上并没有完全清楚,在部分内容上出现重复,因此评价过程和结果也就出现了误差,必须分清区别,才能构建更加明确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5 课程质量评价

从评价指标来看,作为特殊学科的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主要是以技术实践教学为主,从课程教学的整个结构来看,主要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对于教学准备的评价主要是依据教案的编写和课前的准备;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依据教学过程中教师精神状态、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组织、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运动负荷的合理性等;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课堂中的参与度、师生关系的融洽度、课堂气氛的活跃度等。

从评价人员来看,由于工作范围和工作量大,因此,评价人员主要由学生、同行专家、教师自评和督导评价组成,根据权重分来合理分配各个部分的比例。

6 该类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目前该类研究的整理,发现以下方面应该引起以后研究专家的注意。

6.1 关于体育课程评价概念的界定

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对于体育课程评价的概念并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定义。为了更准确地对体育课程进行评价,关键的问题在于界定体育课程评价的概念,理解其内涵。

6.2 关于体育课程评价对象的确定

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体育课程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在教师和学生身上,在课程本身上的研究较少。离开体育课程本身来谈课程评价是不能充分反映课程评价本身的,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更多的是要关注体育课程本身的研究问题。

6.3 关于体育学科课程评价方法的选择

目前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方法较多,基本是各自成体系,各种评价方法之间没有形成联系。

6.4 关于体育学科课程评价模式与体系的构建

通过文章的阅读发现,目前关于体育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成果基本没有,这应该是我国体育课程评价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评价体系也是各门各派独城体系,不利于体育课程评价的完善。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药借鉴其他学科的评价模式来改进和完善体育课程评价模式,促进体育课程评价模式的发展。

6.5 关于课程质量的评价

课程质量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效果,因此,对于课程质量的评价也是体育课程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关于体育课程质量的评价研究主要是在评价指标和评价人员方面。对于体育课程质量的评价基本依据其他学科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人员组成也有共性,只是在权重比例上稍有不同。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殊性,选择适合体育学科的评价指标,对于体育课程评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由于课程评价的复杂性、广泛性和多样性,目前在体育学科课程评价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较少。随着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未来的体育课程评价研究中应加大力度、广度和深度,注重基础理论研究。

[1]崔伟.体育课程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114.

[2]李艳翎.体育课程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潘雯雯.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及几点建议[J].浙江体育科学,2005(2):65-66.

[4]姚蕾.对我国体育课程的诸方面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1):14-17.

[5]陈海.关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几点建议[J].浙江体育科学,2003(5):22-24.

[6]崔伟.体育课程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114.

[7]李艳翎.体育课程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刘志强,李侃,刘乘翔.关于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系统评价的理论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30-32.

[9]潘晟,张宏成.建立高校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3(6):74-76.

[10]陈湘文,李旭天.论我国体育课程评价的变革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3):119-120.

[11]陶文建.对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评价的认识与实践[J].体育师友,2006(4):45-47.

猜你喜欢
学科评价体育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