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平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 湖南长沙 410006)
论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刘爱平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 湖南长沙 410006)
体育运动是人类的重要活动和重要生活方式。现代人为了强身健体、活跃生活酷爱体育运动,尤其热爱户外活动,各国高度重视发展体育运动,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实现国际交往、增进友谊和扩大影响、提升综合国力,申办各种国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成为各国竞争最力的赛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热爱和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不断增加,城乡人们体育活动需求与体育公共场地不够的矛盾日益突出,体育设施过度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增加,自然环境的恶化给人们造成的伤害也日益增大。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必须了解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必须寻找正确处理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办法和措施。
体育 自然环境 和谐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认知世界、认知自身的高度智慧成果。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当代与后代、国与国以及区域之间协调关系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实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均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构建生态和谐、社会公平与经济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体育运动是人类重要的活动和重要生活方式,是人类实现生活改善、延续生命的重要手段,还是人类实现国际交往,增进友谊和团结的重要形式。自然环境是人类从事体育活动的载体,自然环境为体育运动运行和发展提供场所、资源,同时自然环境又影响和制约着体育的运行和发展、体育运动需求、体育社会活动开展和体育交往;体育活动既依赖自然环境,又破坏自然环境。显而易见,体育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举办大型运动会对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该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体育发展与环境的冲突,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协调体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该文从二者关系入手,探讨解决的基本思路和办法。
1.1 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自然环境也要可持续发展。现代文明是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但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18亿人饮用污水而患病,每分钟全球耕地损失40公顷、沙漠化增加11公顷、森林消失21公顷、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4.8万吨沙流入大海。自然界已经危机四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屡屡向人类发起挑战,地震、海啸、飓风等天灾人祸时有发生,地球向人类发出了严重警告,人类生存已岌岌可危。
1.2 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条件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出发,全面地和科学地考虑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当今社会许多人无限贪婪,无限追求利益,过度开采资源,滥砍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资源浪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世界正义的人们必须同心协力对付一切威胁生态环境的行为,自觉地从社会利益出发,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否则,人类就会再步恐龙后尘,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没有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
1.3 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是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人类战争对自然的破坏、自我的毁灭等惨痛教训告诉我们,自然环境必须保护,必须合理开发,不能肆意践踏和违背自然规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与抗争,人们终于觉醒,世界各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多数人开始自觉保护环境。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已列入教育计划,并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强化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日本把“传授环境知识、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作为环境教育的目标。德国人民有着强烈环境意识和较高的环境素养。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只有全人类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被唤醒,并切实施行环境保护措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才有希望,人类才能永续发展。
2.1 体育有利于人的和谐发展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乃至国际关系。因此,体育事业方兴未艾,是朝阳产业,还需大力发展。
2.2 体育和自然环境需要和谐发展
体育和自然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环境提供了体育运动运行和发展的场所、资源,但同时影响和制约着体育的运行和发展、体育运动需求;另一方面体育活动是人类的刚性需求,体育人口的多少影响着体育活动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和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的体育队伍和日益增加的体育设施改变着自然环境的面貌,从而影响自然环境的相对平衡。这是一对矛盾,但必须科学处理。如何使体育和自然环境需要和谐发展?千百年来,随着体育运动在人类社会文化中的兴起,特别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大型竞技赛会兴盛,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开发,如:高山滑雪、高尔夫球场、水域项目、海滨冲浪和浴场等,从而使体育运动更加影响了地理面貌发生变化。如何才能保障和促进体育和自然环境需要和谐发展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
2.3 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来带来灾难。人类必须懂得,为了生存、发展我们要依赖环境和资源,要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这就必然破坏了环境和资源;为了永续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和资源,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良性发展和循环发展,不能无限制向自然索取资源。因此,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已经刻不容缓。
3.1 注重环境教育,促使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办体育是唯一的选择,必须注重人、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环境教育至关重要。环境教育不只是概念的认知,而是行动的教育,需要亲身经历与体验,了解人与环境的互动,培养对环境的尊重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只有通过人类提高理性认识才能根本解决。环境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悉尼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在奥运会场馆周围设置若干太阳能装置用来照明,并用树皮覆盖裸露地,以保持水土;雅典则在1500公顷的土地上种上30万棵树、100万棵灌木和1100万棵幼树。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3.2 制定规则,促使世界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国际奥委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了确保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奥委会已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1995年瑞士洛桑会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环保委员会,1996年《奥林匹克宪章》将环境列入国际奥委会的任务之一。此后,奥运会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积极响应国际奥委会的号召,遵循奥运会环境保护规定。1984年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主办城市逐步将体育与环境融合在一起。汉城为了举办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采取多种措施改变能源结构,控制煤烟型污染,使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其“绿色奥运”的理念深受称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高举“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旗帜,办成了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3.3 立即行动,加强监管,切实保护自然环境
国际奥委会加强奥运会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奥运场馆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监管,把奥运场馆建设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作为申办的必要条件提出并严格审查;各国对体育运动开展与环境保护也要立法,并切实依法行政,落实体育场馆建设与环境保护措施,不得过度建设,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对破坏自然环境行为依法严惩,并责令修复,确保体育运动开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得益彰。世界各国人民也要立即行动起来,直接参与保护自然环境,科学利用城乡自然环境组织开展体育运动,保障和促进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环境资源的可持续供应。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体育运动是人类生存和活动方式,适度建设体育场馆是必要的,过度建设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必须有效制止。人类只有朝着保护自然环境及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目标前行,才能使体育与自然环境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1]崔文霞.美国环境教育的伟大创举[J].环境教育,2003(1):22-24.
[2]刘德琼.《绿色美化与高校体育环境教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曲格平,尚忆初.世界环境问题的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G8
:A
:2095-2813(2015)10(a)-019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