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桓
(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 吉林长春 130022)
青少年体校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①
徐国桓
(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 吉林长春 130022)
通过对吉林省135名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情况调查,结合项目的训练与竞赛规律与特点,发现在青少年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特点是以下肢与腰部的急性损伤较多,上肢的损伤较少,这与羽毛球多用下肢快速移动与腰部位发力的特点相一致。该文分析了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准备活动不充分、核心力量训练不足以及打球中动作技术不规范等,提出了训练与比赛期间的合理预防伤病措施,为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顺利实施教学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青少年 羽毛球 运动伤病 调查
羽毛球作为我国奥运会传统优势项目受到举国上下的热爱与重视,群众基础非常好。在我国进行羽毛球训练的青少年也在逐年增多,但与此同时,不论是业余组还是专业组,训练与比赛中的发病受伤机率都很高。由于初级阶段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不高,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科学训练认识的不足,导致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性伤病时有发生,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有研究表明,运动损伤多发生在力量速度练习与技术练习时,尤其是在速度力量与力量耐力练习时,运动负荷过大是导致运动性伤病的主要原因。该文针对我省青少年跆拳道羽毛球项目运动员进行运动性伤病的调查,拟分析伤病的发病原因,结合训练与比赛提出合理预防措施,为我省青少年羽毛球项目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在查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2015年1月到4月,对吉林省长春市61名、吉林市38名及四平市36名,15岁至18岁男子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进行运动性伤病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2.1 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及分析
通过对135名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调查问卷的统计,我们发现在运动损伤部位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膝关节23%,踝关节21%,腰部20%,肘关节18%,肩关节12%,腕关节与其它6%。此外,损伤以急性损伤为主,约35%,慢性损伤次之,约33%,急性与慢性结合约为32%。这说明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部位有以下特点:膝关节与踝关节损伤发病最高,腰部次之,上肢部位伤病损伤相对较少。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下肢与腰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病率较高,上肢较少。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主要是与专项特点有关。首先,羽毛球项目是隔网对抗性竞技项目,在运动技战术时,急停与急起时有发生,运动员腰与下肢快速移动的技术动作较多,以腰部发力为主(如扣杀与击打等)。青少年运动员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对于腰以下部位的训练负荷量明显高于上肢。专项力量与速度训练的重点也是以下肢与腰部为主,因此对于腰以下部位的损伤出现频率较高。
2.2 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及预防措施
2.2.1 膝关节损伤与预防
在羽毛球训练与比赛中,经常反复出现双侧下肢短距离的快速前、后、侧方向的移动。由关节、肌肉与韧带组成的膝关节稳定结构在一场比赛或训练中,受到持续的剧烈冲击。一旦超负荷,用力过大、疲劳或动作不协调,就会出现膝关节伤病。膝关节伤病的预防:为了保证羽毛球运动专项负荷的需要,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快速位移,增加股四头肌等膝关节周围肌腱的力量,有助于增加关节稳定性,使膝关节能够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在运动中,可以采用无负重或有负重的静力半蹲来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负重可采用自身体重的30%,持续时间每组3~5 min,每次8~10组;自身体重的40%,每组10~12次,每次训练6~8组。此外,还可以采用:走矮子路。从练习动作上分析,此时膝关节处于屈的状态,大小腿充分折叠,膝关节周围肌腱韧带都处于紧张状态,承受重量大于直立状态。反复练习能够强化周围韧带,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减少训练和比赛时的受伤机率。
2.2.2 踝关节损伤与预防
由于羽毛球项目球的位移速度较快,跳起来扣杀与快速回防或急较等动作较多,除膝关节外,对于踝关节的负荷也较大。因拉力产生较快,多为斜向受力,踝关节与周围组织易发生损伤。预防措施:运动训练与比赛前,充分热身,使用护踝,逐步增加运动量与强度,防止过度训练,特别是要注意正确掌握重心移动在后,下肢移动在先的技术动作原则。
2.2.3 腰关节损伤与预防
羽毛球作为一项隔网对抗类竞技项目,对于全身肌肉的协调配合能力要求较高,后场的大力扣杀,表面上是下肢蹬地与上肢用力,其实原动力来源于腰部,并通过动力链向上肢传递。如腰部力量薄弱就会导致跳起扣杀时造成腰部损伤。这种损伤,在初学者中不常见,但在青少年中已有所体现。预防措施:注意加强腰部肌肉练习特别是核心部分力量的练习,先从无负重开始,以平衡力量为主,再逐步增加负荷。加强核心部分肌肉力量练习,有助于在跳跃时,使下肢肌肉能够在腾空时有短暂的放松,为下次起跳做好准备。这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降低能量的消耗,减少伤病。
2.2.4 肘关节损伤与预防
由于在羽毛球技术动作中,屈腕,前臂旋前的动作较多,如:扣杀。当肘关节在130~180°时,肘外侧韧带被牵拉的最紧,伸肌群的合力最大,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频率较高。如用力过大,可能超过身体负荷,出现损伤。预防的主要措施:在专项训练与比赛前,热身过程中,必需进行肘关节的屈、伸、内旋与外旋等多方向多角度的练习,尤其是在环境温度较低时,要特别注意。热身活动能够改善肘关节部位的肌肉的温度,降低肌肉粘滞性。对于青少年运动员,可以在训练时配戴护肘,以加强肘关节的支持力。对于肘关节周围肌肉与韧带的练习,可以采用挥重拍(网球拍)、投橡皮球、不同方向拉橡皮带及扣吊排球的方式进行。在挥拍时,握拍要放松,击球时肘关节不能过伸。也可以通过加粗拍柄来改善肘关节肌肉的负荷。
2.2.5 肩关节损伤与预防
肩关节损伤是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且复发率高。在正手或反手击球时,手臂后引,胸部肌肉被拉长。在额前上方击球时,上臂向上抬起,先抬肘关节,前臂自然后摆,腕关节向后伸展,前臂快速内旋,带动腕关节做出鞭打动作。当长时间连续击球时,由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与肩胛下肌组成的肩袖处于超负荷状态,易出现损伤。预防的方法是加强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可在肘关节处加一定负荷,平举至与肩同高,静止1~2 min为一组,进行4~6组,组间歇时穿插肩关节放松练习),比赛与训练前准备活动充分,规范专项技术动作,建立正确发力顺序,加强肩关节柔韧性练习,可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后伸与旋转练习。
2.2.6 腕关节与其它损伤与预防
羽毛球的技术动作复杂,高、推、吊、击打、扣杀等动作,手腕部都有快速后伸与外展,在不同角度做外旋及前屈动作。手腕骨的中三角骨的软骨盘在短时间内受到反复研磨与挤压易造成损伤。因此,在青少年训练过程前,必须注意手腕部的准备活动,并将手腕部的预防工作放在首位。在比赛过程中,手腕用力的方向与角度对于击球的质量影响较大,稍不注意就会使用力方式不准确,击球的方向与力度会有很大的偏差,很容易造成急性损伤。在青少年训练阶段必需注重手腕部的练习(力量、速度与耐力),每次训练课前必须充分活动腕关节。在负重练习方面,可选取较轻重量的哑铃或沙袋,增加腕关节肌腱与韧带的抗拉力量。练习的次数与组数,选取的负重大小,要根据运动员的训练年限、年龄与性别综合考虑。练习强度以出现手臂酸胀为度。教练员也可以考虑适当增加球拍的重量,绕8字练习等。这种练习对于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运动员更重要,必须长年坚持,对于防止上肢肘关节与腕关节的损伤效果良好。
此外,大腿后群肌肉的急性拉伤在比赛中也能看见。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大腿后群力量不足有关。预防措施:运动前,热身活动充分,大腿后群肌肉要进行适度拉伸,力量训练时给予足够的重视,减少大腿前后屈伸肌群的力量差值。
3.1 结论
青少年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特点是以膝关节损伤为主,下肢明显多于上肢,从发病频率来看,由多到少,依次为:膝、踝、腰、肘、肩、腕。多发生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的急性损伤,以大腿后群的拉伤常见。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各关节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负荷过大,技术掌握不准确等。
3.2 建议
在青少年训练阶段,羽毛球项目适当提高体能训练所占比例,加强基本技术与专项体能的训练。在力量训练方法上,突出强调下肢部的速度力量练习。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科学训练,正确示范基本动作,简明讲解动作要领,促进运动员运动技能水平与身心健康同步发展。
[1]路洁.168例羽毛球运动创伤的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1999(2):1 1-2 5.
[2]芦秋菊.急性腰扭伤的诊断与按摩治疗方法[J].体育科技,1999 (S1):53-54,61.
[3]张爱春,张炜.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治疗[J].体育科技,2001(2):26-30.
[4]庄鹏,刘静华.羽毛球运动中的眼损伤[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1(2):111-112.
[5]姜建辉.急性踝关节的损伤与治疗[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9 (1).
G846
:A
:2095-2813(2015)10(a)-001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8.019
徐国桓(1994,5—),男,汉,吉林长春人,学士,初级教练员,主要从事羽毛球教学与训练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