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0)
浅谈排球比赛致胜因素中的心理训练
李昕
(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0)
运动员在排球比赛中的心理战术是比赛获胜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了提高排球运动水平,现在世界各国排球代表队越来越重视排球竞赛和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问题。通过对排球比赛过程中的诸多心理现象的分析,探讨解决排球比赛过程中的不利心理现象,使队员在比赛中很好发挥技术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
排球 比赛 致胜 心理训练
在现代排球高水平比赛中,心理素质因素已经成为各排球队夺取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认知、情感、意志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心理状态取向对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影响极大。有关研究证实:具有一流技术、战术和身体条件的球队之间比赛的胜负,更多的将取决于他们的心理状态。美国著名心理学者克罗格曾指出:“美国奥林匹克队在进行运动训练的同时,更应增加心理训练”。因此,了解排球队员心理活动的规律,尤其把握队员不利于比赛的心理现象,有针对性地加强排球队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意义尤为重要。
现阶段的排球比赛已然成为心理素质的对抗。毋庸置疑,强烈的比赛取胜意识、发挥技战术的心理稳定性便是赛前的最佳心理状态。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最佳状态?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过程,最重要的是揭示事物的规律,要把握和揭示规律,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的各种联系及运动变化。
运动员都是力争佳绩来参加比赛的,但由于各队员对比赛的认知、观念以及赛前准备的各异,会有诸多的不良心理现象表现出来。不少队员在赛前表现为对比赛的极度紧张,手脚冰冷出虚汗,严重时会影响来球的准确判断及击球的到位程度;某些队员则表现为极度焦虑,站到赛场上时心情沉重,会遐想一些失误情形而使自己变得焦躁不安;部分队员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的心情上阵,以及击球前纠结复杂的心情;当然还有个别队员表现为盲目自信,以至于球场上肢体动作很随意而丢分至此酿下悲剧。上述心理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参赛队员的小我因素造成的,通过剖析他们赛前诸多心理现象,分析队员产生此类不良心理的变化过程,针对此现象设计解决方案,才能更好的揭示其发展规律而达到最佳的赛前心理状态。
竞赛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变化多样、节奏较快、运动剧烈,身体要忍受极度的压迫;比赛局势往往跌宕起伏,顺利与阻挠共存并迅速转换;赛场外的观众又表现出各异的态度与倾向。发生的一切复杂情势必然同队员对比赛意义的认识、期望、以及当时的生理状态等因素冗杂在一起,从而产生了各种复杂纠结的情绪。
2.1 场上双方实力情况下的心理对抗
排球比赛中,队员获得信息的90%来自视觉观察,如场上对手、裁判员、队友和教练员的肢体姿态和面部表情所产生的暗示效应。当接连失误的紧张时刻,教练员的沉着、冷静、充满信心的表情,会使队员们得到宽慰和激励;团队之间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口号、一个的给力动作,不仅可以提高本队的士气,还可让对手在心理上感到有一种潜在的威逼感。回想到24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女排决赛上,侯玉珠的最后两枚发球使中国队赢得了比赛,是在中国女排的其他制胜因素充分发挥的基础上,融合了侯玉珠个人发球技术特点,是全体队员心理环境达到最佳比赛状态而取得的结果。
2.2 教练员在赛中的正确指导
当然,教练员的指挥是这场心理斗争的核心。无论如何谋略、策划,不管设计多么完美的战略方案,都需要通过教练员在赛场上指挥实现。因此,教练员的心理素质与战术心理能力是心理较量实施的基础。随排球竞争日趋炽热化,比赛过程和结果对教练员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教练员感受到的负荷甚至会超过队员,这种情况下教练员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将影响到临场决策活动的效果。例如,中苏之战,情势严竣,苏联队紧紧追赶,比分越来越近,袁教看到场上队员都紧张的拉长着脸,喊了两次暂停但不谈技术仅是呼吁大家不要急于求成,这样打得过于拘谨,通过幽默诙谐的言语来缓和队员紧张的心,很快将最后的2分拿下。赛场上,教练员出色的抗压能力将使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化于无形。战机稍纵即逝,并且任何一种战术或者战术组合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此时的决定是一种典型的风险决策。
2.3 临场替补队员的心理变化
主力队员由于经常上场,对场上任务及教练员的指导意图比较明确,赛场情况观察的比较细致,思维过程清晰,情绪比较稳定,已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而临场替补队员,由于缺乏场上比赛的锻炼,当面临竞争激烈的形势时心理会比较胆怯后怕,会产生“击球击飞”、“发球下网”诸如此类的心理想法,对此,在教练员做工作的同时,自己要给自己鼓劲,可在在发球前,把整个发球技术动作回想一下,并自我暗示“这球发过去就没问题”,然后不去顾虑并深呼吸,如此一来,可使临场替补队员达到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使其在比赛中所发挥的水平能更加出色。
赛前进行良好心理素质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因素在队员发挥生理、技战术水平的内部动力和调节技战术动作中占主导作用,而极度的紧张焦虑等情绪,直接影响动作完成和心理潜能的发挥。
运动员首先要学会放松自己,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场景来减轻紧张和焦虑,振奋全队精神,使怯场或害怕失败的队员消除失败的苦恼,然后在比赛前做些简单的肢体动作练习,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除自我放松法、自我暗示法和自我心理调整以外,还有集中注意练习、活动调节法等等,这些训练方法与我国的气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消除队员过度紧张、焦虑、低落等不良心理现象,调整队员的最佳竞赛状态和稳定心理品质的作用。队员能否及时的自我调整决定着心理较量的成功与否。如发球时,队员在比较紧张和信心不足时,可暗示“抛好球”“冷静、沉着”等等增强作战的信心。另外,交流竞赛经验、模拟比赛环境和调节动机水平都能对其心理起到调节作用,进一步促进技术水平的发挥。
(1)队员心理状态的各种不良情绪与技战术的操作水平有相应关系。可在参赛前引导各队员积极思维,采取表象训练方法让队员把最好的技战术,像放电影一样在脑中重复演绎,注重想象训练,假想可能发生的情况,以此来增加自己的信心和战斗力。
(2)对参赛队员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持续紧张会导致队员进入应激状态,队员的唤醒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消极思维的产生。以恰当的方式及时释放自己内心的焦虑、失落等情绪是控制和调节赛前紧张状态的一个有效办法。利用赛前友善的交谈,可帮助队员激发参赛动机,消除紧张情绪,增强取胜信心。
(3)队员间具有较强的情绪感染力,尤其是二传队员和核心队员情绪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他们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稳定的心理品质,成为全队队员相互感染、克服情绪化的毛病的中流砥柱。排球队员则应必须坚守集体观念,以集体的力量建立稳定的心理品质。
(4)要强化队员个性和超脱地比赛情绪。培养队员既能猛冲猛打,又可超脱的排除一切心理压力和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去,全神贯注的完成每一次击球,积极思考组织每一次进攻,要避免心中只想着比分的心理习惯。
(5)培养队员积极的作战情绪。诸如全身充满力量、精神饱满、热情激昂、积极判断、斗志昂扬、全神贯注等,这不仅可以提高队员的运动能力和思维的积极性,也可以使队员正确对待比赛中的一时失利,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这些都是比赛中表现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
在排球比赛中队员各自工作分工明确,忠于职守、相互配合的同时,更要注意弥补同伴位置暂时出现的真空,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要容忍队友间的失误,排球运动最重要的特点是表现为团结协作和宽容精神,积极解除同伴的不良心理现象即疏通了全队的脉络,这更是为比赛的取胜奠定了基础。
[1]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6.
[2]杨宗义.体育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胡宗列,范丽琼.试析心理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J].大学时代,2006(4):73-74.
[4]董好杰.浅谈比赛中心理因素与竞技状态的关系[J].科教文汇,2008(3):35-36.
[5]贾俊刚.探析赛前紧张与焦虑[J].搏击.武术科学,2008,5(6):9 1-9 2.
G842
:A
:2095-2813(2015)05(b)-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