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超重与肥胖体质改善的策略

2015-12-04 17:54文治禄罗大林
冰雪运动 2015年5期
关键词:社区居民改善策略

文治禄,罗大林

(1.黑龙江省委党校 行政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工业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超重与肥胖体质改善的策略

文治禄1,罗大林2

(1.黑龙江省委党校 行政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工业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过去10年,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增长的体重几乎等同于西方人在过去30年增长的体重,超重与肥胖可谓人体的定时炸弹,是看得见的人体健康第一杀手,改善社区居民超重与肥胖体质,应成为新常态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这对提高国民体质、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居民体重质量状况与超重、肥胖的成因及危害,提出全面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构建科学的基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减肥运动处方等改善城市社区居民超重与肥胖体质状况的策略。

关键词:社区居民;肥胖体质;改善;策略

1 引言

党的十六大至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已将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作为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目标之一。2000、2005年我国两次国民体质监测显示,国民体重指数的超重和肥胖率持续增长,国民体质呈持续下降趋势;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显示,国民体质其他指标均有所回升,惟有体重指标逆回升,已占全国人口的近60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肥胖是导致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显然,超重与肥胖体质已构成威胁国人健康、制约经济发展、甚至是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新常态下,改善我国城市居民体重质量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1]145。超重与肥胖是人体形态的反应,它是体质不健康的重要标志。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正式确定为疾病,并认为肥胖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50多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而超重是肥胖的过渡阶段,它可认为是疾病的前期,属于亚健康范畴。由此看来,体质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失去了良好的体质,健康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民体质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富强、文明的重要标志。

1990年以来,发展社区体育已纳入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政策法规。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不论是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还是学生等,其体质健康与否,最终还是以社区居民的体质健康状态呈现出来。因此,加强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的研究[2-13],特别是社区体育工作的研究,改善城市社区居民超重与肥胖体质,应成为新常态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

2 我国城市社区居民体重质量状况与超重、肥胖的成因及危害

2.1 我国及我省城市社区居民体重质量状况

大量资料研究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体重超重与肥胖率逐年上升,导致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6年8月教育部透露,自1985年以来全国青少年进行了4次体质监测表明,近20年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在持续增长,比五年前增加了50 %,1/4的城市学生是“胖墩儿”。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14]。2010年我国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显示:国民体质其他指标都有所回升,惟有体重指标逆回升,即超重与肥胖率在持续增长。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是35.95 %(比2005年增长3.6 %)、肥胖率是11.49 %(比2005年增长1.8 %)。40~44岁成年男性的体重“最重”,平均体重达70 kg,而45~49岁成年男性的“腰最粗”,达86.5 cm(2.6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比之和为47.44 %,若加上18岁以下的肥胖比率9.2 % (2012年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在“第一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上”透露,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经达到1.2亿),则全民超重和肥胖比率为56.64 %,达7.36亿人,已接近我国人口的60 %。

《黑龙江省2010年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成年人和老年人超重比率为36.25 %,肥胖比率为11.9 %;二者比率之和为48.1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 %。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黑龙江省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比率分别高于全国同龄人1.5和2.3个百分点;黑龙江省20~34岁、50~54岁、60~64岁男子和20~24岁、40~44岁、60~64岁女子腰围的平均值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群众体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梅认为:“过去10年,国人增长的体重几乎等同于西方人在过去30年增长的体重。”美国权威部门称,中国的肥胖率增幅超过美、英和澳大利亚,而这个数字在未来20年还可能增加一倍。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15]显示,198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超重和肥胖人口从约2.5亿猛增至约9.04亿,30多年增长近4倍,中国和墨西哥在这一时期内超重和肥胖人口翻番式增长;而发达国家此类人口约为5.57亿。

2.2 我国城市社区居民体重超重及肥胖的主要成因

2.2.1 不良生活方式

近年来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表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导致超重与肥胖,其中饮食不合理是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人的饮食方式基本上是早餐对付甚至不吃、中餐马虎、晚餐特别丰盛,酒肉俱全的宴席会使人体酒精和油脂摄入过量,产生多余的热量。由于酒精的热量很高,而且有优先被代谢的特性,所以,其他食物产生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到腹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腹部肥胖[16]。此外,经常吃甜食、碳酸饮料等也会导致肥胖。研究表明,一盒冰激凌,相当于成人一天热量需求的43 %,就算一天不吃肉,饱和脂肪也超标。

2.2.2 日益增大的各种压力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国民承受的各种压力也随之增大。美国等几十个国家的抗衰老医学研究表明,压力可使人体内“应激激素”分泌量增加,如果皮质醇这种激素过度分泌,不但使内分泌系统紊乱,而且使抑制“饱食中枢神经系统”给身体发信号,导致食量难以控制而导致肥胖,从而形成“代谢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顶尖级流行病学专家马默特[17]认为,“代谢综合征”的特征就是“腹部肥胖”。一旦“代谢综合征”形成,发生心脏病的可能性是常人的20倍。

2.2.3 静坐少运动

静坐少运动是导致我国城市社区居民体重超重及肥胖率上升的最主要因素。如果能坚持运动,不良生活方式、日益增大的各种压力这两种因素完全可以抵消。但是现代人出门有汽车、上楼有电梯、洗衣服有洗衣机,绝大多数人已经养成了不运动的习惯。

2005年全国公务员进行的体质监测显示,监测年龄竟比实际年龄大5~10岁,原因是长期静坐,缺乏锻炼。半数以上的公务员,每天静坐状态超过5 h,其中三成超过7 h,其中63 %的公务员一整天都走不上10 min。多数公务员已处于体重超重或肥胖、肌肉无力、心肺功能差、精神状态不佳的非健康状态。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杨晓光曾透露,在我国18~44岁的成年人中,有83 %的人不运动,并预言“如果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下去的话,未来我们会有4亿人超重,2.1亿人患高血压。”现在这个数字早已被超过。据新华社2013年报道,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突破3.3亿人。

2006年8月教育部透露,学生肥胖率比五年前增加了50 %,与此同时,学生血压偏高比例超过50 %。

2.3 肥胖及肥胖率上升带来的危害及消极影响

WHO认为,肥胖是21世纪“新种传染病”,它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心脏病、癌症等50多种疾病。超重是亚健康的典型症状,超重与肥胖能使人体代谢呈现“小马拉大车”状态,它们是通往疾病和死亡状态的桥梁,其共同特点是“舒适性”、“隐匿性”强。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人们会在舒舒服服、不知不觉当中,愉快地走进“亚健康”和“疾病”的“沼泽地”而不能自拔,犹如“温水煮青蛙效应”。因此,超重与肥胖可谓人体定时炸弹,如遇导火索就会引爆。

2.3.1 诱发糖尿病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在长期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四倍之多。在Ⅱ型糖尿病中,80 %都是肥胖者,腹型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远远大于臀型肥胖者,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韩国[18]的研究表明,腹型肥胖可以使糖尿病的发病率比普通人高10倍,高血压发病率高1.8倍,脂肪肝发病率增加9倍,高胆固醇症增加2.5倍,代谢性疾病比普通人高84倍。

2.3.2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报告(2001)指出: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每增加2,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15.4 %、6.1 %和18.8 %,同时,患“代谢综合征”的概率会增加。当体重指数达到或超过28时,患“代谢综合征”的概率可达到90 %以上。如果体重指数正常,男性腰围达到或超过85 cm (2.6尺),女性腰围达到或超过80 cm (2.4尺),其患“代谢综合征”的概率会更高。上述数据是2001年我国专家根据对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30万超重与肥胖的成年人进行调研后首次公布的。美国科学家近年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即医学研究第一次证明:即使在没有心脏疾病及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单纯腹部脂肪堆积本身就可能造成慢性心力衰竭。

美国梅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19]发现,即使体重略微增加2~5 kg,血压也会明显上升。研究还发现,腰围增加越多者,血压上升越高。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发生率比非肥胖者多50 %。国内有一组数据显示,在腰围小于75 cm(2.25尺)的人群中,脂肪肝的检出率为5.93 %;而腰围大于80 cm(2.4尺)人群中,脂肪肝检出率为60.42 %;一旦腰围超过100 cm(3 尺),脂肪肝的检出率可达100 %。

2.3.3 未来第一大致癌因素

哈佛大学的医学研究显示,未来10年内,肥胖将超过吸烟成为第一大致癌因素。而且受到肥胖影响,部分癌症发病的时间比以往提前20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有报告称,腰围每增加1英寸,患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8倍。美国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超出平均体重40 %的男性,患癌症的危险比正常体重的人增加33 %,女性则增加55 %。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的体重指数为42,他死于胰腺癌。奥地利研究人员2014年研究发现,脂肪可以促进雌激素增加,所以肥胖与乳腺癌高发病率有密切联系。瑞典著名的研究机构卡罗琳斯卡研究所在1965~1993年间对28 000多名患者进行调查发现,33 %的癌症发生在肥胖人群;英国2014年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BMI增加和17种癌症有关。BMI每增加5,患子宫癌的风险会增加62 %、患胆囊癌增加31 %、患肾癌增加25 %、患宫颈癌增加10 %、患甲状腺癌和白血病的风险增加9 %。同时还会增加罹患肝癌、结肠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风险。

2.3.4 增加死亡的危险性,制约国民经济的增长

过度肥胖不仅增加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还可剥夺人们20年的健康,甚至缩短1~8年寿命。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医学院等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对4.46万女性的患病记录、腰围等分析发现,腰围超过89 cm(2.67尺)比腰围小于71cm(2.13尺)的女性早亡的风险高79 %。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一项调查,2003年中国因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为211.1亿元人民币,占2003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和医疗总费用的3.2 %和3.7 %。北京大学肥胖及代谢病研究中心主任管又飞认为:2004年我国糖尿病直接卫生费用已高达574.69亿元,每位糖尿病人年直接卫生费用是非糖尿病人的2.47倍,约占当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的7.57 %,所占比例已近发达国家水平。而伴有微血管和大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的年度直接医疗费用比没有合并症的患者高10倍多。

全球著名肥胖问题与营养专家、北卡罗来纳大学跨学科肥胖症研究中心主任巴里•波普金的一项研究则显示,中国2000年因肥胖带来的间接经济负担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58 %,他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超过 8.7 %,并预言,如果中国不很好控制肥胖,到2025年,中国GDP的发展数字正好被抵消。

目前按国人的肥胖发展速度,若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仅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水平,而且会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干预超重与肥胖,不仅是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也是间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3 改善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超重与肥胖体质的途径

3.1 全面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的认识水平

围绕增强国民体质,1995年国务院就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是实现小康社会四大目标之一;十七大、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2013年习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运会讲话强调:“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014年国务院印发第46号文件,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以增强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2014年8月由黑龙江省政府发起“健康龙江行动”,意在改善全省人民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在新常态下,要贯彻落实“增强体质、全民健身”的国家发展战略,就必须提高全社会对超重和肥胖问题的认识水平。首先,在基层设立“健康减肥巡回讲堂”。以社区或单位为单元,定期向居民和职工讲授健康减肥知识,使他们了解肥胖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科学减肥。其次,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开设相关知识讲座,使各级国家公职人员充分认识和重视肥胖对于个人及社会的消极影响。再次,在大、中、小学校开展此类知识的普及,要以全社会认识水平的提升促进国家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

3.2 加强对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科学管理

3.2.1 构建科学的基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目前,基层体育管理组织结构通常是一人身兼多职、文体不分,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对此,建议文体职能分开,并设置专职人员负责科学化运动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社区层面应优化配置,不但要配备专业的体育管理人员,还应成立健康减肥专业组织并配有专业教练,使科学减肥制度化、常态化。应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兴建社区减肥类社会组织,如科学减肥俱乐部等,政府给予场地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各驻区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健康减肥促进组织以帮助职工减重减肥。

3.2.2 借鉴经验建立科学化奖惩制度

为了调动社会成员参与减肥运动的积极性,各级各类组织可以参照借鉴成熟经验,设立具体的奖惩制度,以期达到预期目标。例如,德国的宝马、大众、西门子等著名企业不惜投入巨资,对减肥的员工给予重奖。如宝马公司向参加“健康激励计划”的员工平均每人支付500欧元,用于奖励每周健身3次的员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林肯大学规定,所有三年级学生要进行体质检测,凡体重指数(BMI)在30以上的肥胖学生,必须参加规定的健身课程,否则拿不到学位。

3.3 加强对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减肥的运动处方

各级体育管理部门在系统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础上,应重点针对减肥培训骨干力量,使他们基本掌握科学减肥的理论知识和科学、规范的实际技能。社区运动减肥项目应配备专兼职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应能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和身体健康状态为社区居民提供科学减肥的运动处方。

3.3.1 科学减肥的运动处方

3.3.1.1 有氧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最适于调节和改善城市居民超重与肥胖体质。因为,科学研究表明,运动消耗脂肪时需要大量的氧气,只有有氧运动才能满足运动时体内氧气的供应,而氧气充足脂肪燃烧才能充分,使人体的代谢最为彻底,也可以说,有氧运动是人体内最彻底的代谢形式,因此减肥的效果也比较显著[20]。有氧运动主要包括健步走、太极拳、跑步、骑车、游泳、跳舞、健身操、扭秧歌等,其中健步走、跑步和游泳的减肥效果最显著。

3.3.1.1.1 健步走

对于减肥者、尤其是中老年减肥者来讲,健步走是科学的运动。跑步对于膝关节的压力是翻倍的,容易造成胫骨、膝关节的半月板等软骨组织损伤,而健步走可以相对降低对膝关节的伤害。另外,健步走是典型的有氧运动,它是消耗脂肪最好的运动之一。健步走的时间应在30~90 min,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加量。世界奥运竞走冠军王丽萍的实践证明:“竞走20 km可减体重3 kg,其中主要是脂肪”。2009年中央电视台报道,陈玉荣女士患脂肪肝,为了给儿子叶海滨换肝,她每天走10 km,走了7个月,走漏了4双鞋,最后脂肪肝消除了。

3.3.1.1.2 跑步

美国著名的运动生理学家布赖恩J.萨克博士和斯坦福大学伍德博士的研究得出一致结论:跑步的确能降低体内脂肪含量,但需要经常性的,每天跑步要超过3英里,每周至少要15英里[21]。建议:从预防肥胖的角度,年青人应以跑步为主,中年人或超重者应跑步和健步走相结合,老年人或肥胖者还是以健步走为主,以避免运动损伤。有研究表明,有人在跑步机上跑了8年,减了20 kg,但膝关节损伤而影响行走。

3.3.1.1.3 游泳和水中健步走

游泳和水中健步走是全身性运动,身体每个部位都能活动到。由于水中浮力大,对超重与肥胖者不会产生膝关节伤害,而且可以尽情地享受水中游泳、水中健步走、水中跑步的乐趣。由于运动量和阻力加大,减肥效果会叠加。而且,人们能在愉悦中达到减肥目的,总好于枯燥的健步走和跑步。

3.3.1.2 抗阻运动处方

抗阻训练主要是增加骨骼和肌肉的力量练习。相关研究显示,30岁以后肌肉质量每年流失3 %~8%,50岁以后每年流失5 %~10 %,70岁以后肌肉力量和耐力仅相当于年轻时的50 %。肌肉的流失将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引发肌肉萎缩、活动量减少、跌倒、骨质疏松等。美国运动医学协会(ACSM)的研究[1]48证实,经过3~6个月的抗阻力量练习,女性的肌肉围度增加10 %,而力量却增加了30 %~50 %。更主要的是,肌肉质量的增加可以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燃烧脂肪的能力增强,以往我们减肥只重视有氧运动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有研究指出,抗组训练每带来1.4 kg肌肉的增加就伴随着1.8 kg脂肪的减少。因此,有氧运动减肥若结合抗阻训练则效果更为显著。

抗阻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一是全身肌肉练习:跳跃运动、原地高抬腿跑、上下踏座椅等。二是上肢肌肉练习:俯卧撑、俯卧撑转体、扶座椅肱三头肌撑起、引体向上、哑铃操等。三是腹部肌肉练习:仰卧起坐、仰卧举腿等。四是下肢肌肉练习:靠墙静蹲、下蹲起、弓箭步起等。抗阻练习每周应做2~3次,每个肌群做2~4组,每组重复做8~12次;每组重复10~15次后,做15~20次,逐渐加量可增强肌肉耐力。

3.3.2 科学减肥基本原则

3.3.2.1 因人而异原则

因人而异就是从锻炼者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心理、生理等条件及兴趣和爱好,选择一项有氧运动项目、一项抗阻训练项目,并有机结合、长期坚持。同时,选择适合自己运动强度的运动负荷,特别强调不要盲从他人。

3.3.2.2 运动负荷原则

运动负荷是由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组成。运动强度大时,运动量就应相对减少;运动量大时,运动强度就应减少。从健康的角度讲,这样锻炼更安全。健康人运动后每分钟最大心率(10 s心跳次数×6)应为220-年龄,如:50岁最大心率为220-50=170次/ min。中老年人健步走或跑步,上限不超过80%、下限不超过60 %,即220-50=170次/min×80 %=136次/ min;220-50=170次/min×60 %=102次/min。一般用170-年龄是中等强度,如:170-50=120次/min,6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要达到110次/min[22]。若身体素质好或有运动基础的人,年龄与心率之和可以达到190次/min左右的强度。反之,身体素质较差者,达到150次/min左右的强度即可,这样就能保证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运动。否则,易出现不良后果。

有研究表明,以70 %的强度进行运动时,机体主要消耗糖;以50 %的强度运动时,机体消耗糖和脂肪各占50 %;以40 %的强度运动时,消耗脂肪占60 %。强度低,时间长,消耗脂肪的比例高。因此,无论是健步走还是跑步减脂,都应以低强度、时间长为主要运动方式。

3.3.2.3 循序渐进原则

减肥运动技能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运动量要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增加。尤其是不经常运动的人或中老年人,要从最简单开始逐渐过渡到难的动作,运动量也要从小到大逐渐增加。特别是运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3.3.2.4 持之以恒原则

美国著名运动医学专家、有氧运动创始人库珀博士指出:“如果你不能有规律的运动,那你倒不如不运动。偶尔运动几次,无论对维持或增进健康都无济于事”。对于减肥者来讲,如果间断运动练习,肥胖还会反弹,甚至比以前更胖了。因此,每周至少应运动三次,五次为佳,每次运动30~90 min,常年坚持。

4 结语

要遏制我国、特别是我省城市居民的超重和肥胖趋势,除了通过逐步改善民生、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来与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缓解社会压力之外,更为直接、有效的策略就是施以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从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入手,发挥各级各类组织及负责人的率先垂范作用,构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的能力建设,建立和创新科学减肥指导机制等。总之,生命在于运动,减肥在于科学运动。解决城市居民的超重和肥胖问题,是新常态下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性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健身新理论与新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2] 孙平.冬季长跑与体质健康[J].冰雪运动,2015,37(1):94–96.

[3] 张岩,王海峰.黑龙江省群众体育发展策略研究[J].冰雪运动,2014,36(6):84–87.

[4] 刘涛,韩由田,黄启东.绥化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J].冰雪运动,2014,36(6):88–92.

[5] 韩国刚,张守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哈尔滨市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冰雪运动,2014,36(2):92–96.

[6] 刘涛.冬季户外体育锻炼对北方地区老年人幸福指数的提升[J].冰雪运动,2013,35(6):94–96.

[7] 杨慧馨,徐飞,周滨,等.哈尔滨市冬季传统体育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调查[J].冰雪运动,2013,35(5):42–46.

[8] 孙宏伟,王平,赵永哲.黑龙江省老年人冬泳运动群体体质现状与分析[J].冰雪运动,2013,35(4):92–96.

[9] 张学忠.基于计划行为学理论的老年人冬季锻炼行为研究[J].冰雪运动,2012,34(3):93–96.

[10] 张宇.我国冬季群众休闲体育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冰雪运动,2011,33(3):69–71.

[11] 赵金龙.黑龙江省冬季社区体育开展现状与发展[J].冰雪运动,2010,32(3):89–92.

[12] 隋迎敌.论冰雪文化对我国大众体育活动的影响[J].冰雪运动,2010,32(2):93–96.

[13] 詹英.冰雪健身运动在黑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中的开展[J].冰雪运动,2009,31(2):84–87.

[14] 张金艳.青少年体质孱弱怎堪重任[N].人民日报,2006–11–23(12).

[15] 刘石磊.发展中国家9亿人超重或肥胖[EB/OL]. (2014–05–30)[2014–01–06].http://news.xinhuanet. com/2014–05 /30/c_1110935329.htm.

[16] 陈其福.人体亚健康500个为什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7] 马默特.地位决定你的健康[M]. 冯星林,王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8] 洪蕙杰,李姜珠,车南颖,等.生老病死的秘码:轻松不生病Ⅱ[M].车南颖,译.西安:陕西大学出版社,2007.

[19] 曹淑芬.体重微增加血压会上升[N].健康文摘报,2014–11–25(03).

[20] 春山茂雄.脑内革命[M].赵群,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

[21] 布莱恩・J・萨克.运动健康完全手册[M]. 刘忻,李伟,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22] 马汉文,贺长乐.科学健身指导手册[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488(2015)05–0083–06

收稿日期:2015–06–17;修回日期:2015–07–22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BO48)。

第一作者简介:文治禄(195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方向为运动与健康的理论和教学实践。

Improving Strategy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N Zhi-lu1,LUO Da-lin2

(1.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Harbin 150001, China;2.Physical Department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Over the past 10 years, the weight growth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is almost equal to the increase of Westerners in the past 30 years, overweight and obesity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body's time bomb, which is the first visible killer to human health. To improv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f urban residents, should be the key point in the new normal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which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national physique, promoting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alysis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body situation and the causes and harm of overweight, obesity.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general awareness level of health for urban residents, build a scientifi c and basic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and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instructors,to establish a scientifi c losing weight exercise prescription and other methods to improve urban residents’physical condition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Key words:urban residents; obesity; improve; strategy

猜你喜欢
社区居民改善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社区居民主动输液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全科医生制度对社区居民就医行为影响路径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