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谕
(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在当今社会,过去的篮球教学方法已经达不到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僵化的教学模式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改革突出“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中心,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质量把握好。高校教师一定要对于教学思路进行研究,在教学实践当中进行经验的积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只有积极创造篮球教学模式的良好局面,对于篮球学习方法进行创新,建立各种形式的篮球训练平台,创立不同的评估模式,进行适当的训练,篮球学习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中学篮球课堂教学当中的效率,促进学生的篮球技能潜意识的提升,使学生的篮球教学效果得到更加圆满的结果。
对于高校的篮球学科教学来说,其发展时间已经很是漫长,篮球运动也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好评,尤其是得到青少年的青睐,篮球运动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学科并且其普及率如此高,与青少年喜欢篮球是分不开的。在传统教学当中,篮球教练重视的只是动作教学,篮球学科的存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篮球教师重视的是学生提升自身的体育竞技水平,并不是学生对于篮球究竟有多少热忱。这使得很多喜爱篮球但是身体条件不够的学生在篮球教学的过程当中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就此放弃喜欢篮球学科,高校篮球教学偏向于竞技能力与强身健体一直是篮球学科教学的重要问题[1]。在进行篮球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能单单进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而对于学生关于篮球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不同的人对于篮球的理解不一样,篮球运动需要集体的团结,所以,重视篮球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心理变化是及其重要的。
虽然高校的篮球学科教学当前发展的初具规模,然而篮球教学模式方面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篮球学科的学习比较注重实践,但是在当今的教学当中,一般都是学生单独进行训练,很难具有集体训练的时候,在篮球学科教学当中这个问题也十分严重。假设不能进行篮球技能的实践,单独进行理论学习与训练,篮球的锻炼始终也是没能深层次进展。而且,当今高校的篮球课程教学时间比较短,没有进行长期的教学,如果要对篮球教学进行终身普及,那么就需要高校进行一些改革。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皮埃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当中提出:“所有有效的教学必须把创建情境作为前提条件”[2]。可以看到学习当中情境的重要性,在大学的篮球训练当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适合学生潜意识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可以结合记忆与眼前的现状,以便学生可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由思考和探索,为进行篮球学习的学生创建稳定的环境。教师解释基本理论和示范总结是教学的必需品。教师的机械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教学的意味比较浓厚。实践证明,许多教师简化教学的设计使得课堂没有激情,课堂气氛没有使学生产生兴趣,不能激发学生开展潜意识的学习。
所以教师应该起到学生同伴的作用,作为篮球活动的一位组织者,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教篮球知识的人。例如:在大学篮球课堂上基本投篮技巧学习方面,教师可以不用担心学生对动作要领教学的掌握,解释动作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错误的传球动态图片或视频,相应的播放正确的传球动态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内隐学习的实践,体育教师应该坚持多渠道、多路径创造持久的指导。例如:篮球课上在准备活动之前,可以设置学生“预习”任务,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以某种方式来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热身模式,在课堂上,老师比较他们的热身模式和这些方法的效果。在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后,最终使学生更透彻地了解篮球运动,促进学生掌握篮球的科学方法。
篮球理论知识学习的“抽象性和流动性”决定了学生的篮球训练一定要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多元化的培训平台,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实践环境当中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篮球技术融会贯通的水平,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培训平台,掌握使用篮球技能[3]。
2.2.1 可探索学生的 “自主选课”
借鉴国外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课程选择,在篮球类课程上提供了许多不同的项目,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这样,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内容,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老师,自由安排接受教师篮球课程训练时间。
2.2.2 要注重篮球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大多数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提倡个性,喜欢时尚,拥有强大的“自我意识”,教师必须适应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情趣,结合篮球训练和学生的个体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内隐学习的“迁移”。例如:在学习拍球、运球篮球基本动作时,让学生结合“街头篮球”创造和适应相应的行动。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组,创建游戏和节目排练,使学生张扬个性,在竞争的过程中实现篮球技巧的隐性学习[4]。
篮球理论教学模式的“累积效应”使得学生的篮球技能的掌握过程并不是一次就能形成的,需要不断重复,循序渐进。体育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了一个好学生的“累积效应”的“助推器”,帮助学生进行篮球知识一技能的归纳、总结和评价,始终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得到技能积累的能力,提升学习篮球的兴趣。
2.3.1 评价内容要多样化
在进行评估实践的过程当中,不仅应注意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的变化、情感的动向、认知水平的提升等等,使其对学生评价的更科学,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基本知识,提升自身的心理人格水平,激发对篮球运动的激情与热爱[5]。
2.3.2 将目标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
老师应该为学生设置篮球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在篮球训练当中的成长,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出现的问题,指导、鼓励学生使其进展进步,使学生建立一个“爱总结”“喜欢总结”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篮球技术飞跃,从定量到定性的变化。
2.3.3 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对于运动方面,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都不一样,教师应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不同学生评估的标准应该对应不同的能力水平,只要学生的能力能够达到适合自身的成长标准,老师应该给予一些鼓励和积极的响应,这样学生能够建立信心,更加积极的参与篮球训练,体验篮球训练的乐趣,改变了传统的篮球,转化为充满快乐与兴趣的篮球训练。
2.3.4 评价的主体应多样化设置
学生本身应该成为评价主体,积极开展“学生自我报告”,“组内成员相互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使评价更科学、合理,接近学生的基本认知,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篮球技能学习。
总的来说,高校的篮球教学改革的核心还是对于教育思想进行改革,进行篮球教学模式的变化,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具备创新精神,主动挖掘篮球学科的知识深度。进行篮球教学模式改革,意在进行篮球人才的发展与培育,人才的培育一定要以基础教学为前提,篮球的基础教学能够为未来的高水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篮球学习当中,如果想要进行学习的创新,坚实的基础是灵感的源泉。高校教师要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学习的选择权,需要学生得到自我学习与成长的空间,给学生灌输以自身为中心的思想,最终能够使得当前篮球教学当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高校篮球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推进篮球运动的发展,能够取得在普通高校当中篮球自身的真正意义。
[1]张元通.浅析新时期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2):174-175.
[2]仝东峰.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设想与思路[J].福建体育科技,2005,24(6):42-43.
[3]刘俊卿.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理论探讨及其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0(20):54,64.
[4]黄立才,杨礼坚.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设想[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95-98.
[5]赵禹.“阳光体育”背景下河北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现状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