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动训练原则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①

2015-12-04 11:23卫晓慧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竞技原则运动员

卫晓慧

(泰州市姜堰区人民体育场 江苏泰州 225500)

运动训练原则,是在准确了解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并依照运动训练活动中存在的基本规律而确定的,是在运动训练活动当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运动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运动生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身体在训练过程中的各项身体指标的表现以及训练客观规律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对运动训练认识的不断加深,对运动训练原则的定义、归纳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

1 运动训练原则演变分析

1.1 萌芽时期

自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举办的首届古代奥运会起,人们就正式开始了通过身体锻炼来提升自身运动能力的历程。但是,因为受到当时社会发展的限制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的影响,对运动训练的认识不足,直到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在期间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当中,人类运动训练仍然处于“低级”的自然发展时期,对于运动训练原则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且归纳完全。

随后随着世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世界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各国人民为了在世界各大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便开始逐渐重视了对运动训练实践经验方面的归纳总结,开始探索运动训练规律。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运动训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项运动技术的改进方面,主要是试图通过新技术以提高运动成绩,人们将这一探索阶段称为“新技术阶段”,在此阶段当中,虽然人们在运动训练理论当中提出了一些蕴涵规律性的问题,但关于训练原则的概念仍没有明确地提出。

1.2 初步形成时期

运动实践的发展以及各项科学研究的深入,加深了人们对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认识。除了根据教育学以及体育教育学提出一些原则之外,人们也在运动训练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一些专门性的原则。例如,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教育学家凯里舍夫率先提出了三条运动训练的专门原则:第一,一般身体训练与专业化之间的联系;第二,在运动实践过程中最大运动量的运用是运动增长的必要条件;第三,教学训练实践的全年制训练制度。其后,又提出了“三从一大”原则,所谓“三从一大”,“三从”指的是从难、从严、从实际需求出发,“一大”指的是大运动量。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前苏联、民主德国等一些国家相继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著作,其中都重点论述了运动训练原则。1977年,前苏联运动训练专家马特维耶夫提出了多项原则,包括专项化与个别对待原则、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不间断原则、统一性原则、周期性原则,等等。

1.3 发展完善时期

运动训练原则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进步、发展并完善的过程,当前已经进入了这个发展完善的时期。自运动训练学学科创立之后,国内外的众多训练学理论专家就相继对训练原则提出了自身的观点,并且这些训练原则为运动员优秀运动成绩的创造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尽管他们所提出了训练原则的侧重点以及视角都不尽相同,但是关于内涵的理解以及训练原则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的肯定是一致的。

2 运动训练原则体系分析

当前许多专家学者都将运动训练原则分为指导原则与操作原则两大方面:第一,训练指导原则,主要对运动训练起到一定的指导、规范作用。第二,训练操作原则,训练操作原则主要是反映并揭示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一些客观规律,对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一定的作用。训练指导原则是保证运动训练能够按照正确方向准确发展的指导性依据,训练操作原则是在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所进行科学化训练的重要依据。现如今随着专家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2.1 运动训练指导原则

2.1.1 夺冠原则

夺冠是竞技体育的本质属性,取得优势的成绩,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也是运动训练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以体育竞赛作为载体,运动训练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方式。因此,夺冠成为了运动训练的根本任务。夺冠是一个“顶天”的过程,它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为超越,指的是通过运动训练达到超越自我,突破极限,打破世界纪录,这也与当前的奥林匹克格言“Faster,Higher,Stronger”所表达的含义相一致。第二层含义为竞胜,指的是通过运动训练以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然后在紧张激烈的竞技比赛中克敌制胜,为民族、国家以及自自己争夺荣誉。总而言之,夺冠原则的实现必须以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为中心而展开。

2.1.2 育人原则

育人是体育运动的根本属性,也是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运动训练的育人过程是竞技体育“立地”的需求,即生存的需求。假如忽视了这一原则,就会导致运动训练的畸形发展。当前在竞技体育领域当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腐败现象,这些腐败现象的产生,都与在训练过程当中没有重视育人原则有一定的关系。假如只重视夺冠而忽略了育人,那么就容易产生“金牌至上”的错误观念,这就违背了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复兴奥运的最初想法。他指出,民主时代教育的完善,竞技体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竞技运动,可以对运动员进行道德教育,可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竞技体育是对青年运动员进行民主教育的适宜方式。现如今,虽然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得到了不断地扩大,但其所蕴涵的教育属性仍然是不可动摇的。

2.2 运动训练操作原则

运动训练操作原则是运动员在为了提高运动成绩的训练中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因为这些原则是在总结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经过提炼与升华而形成的系统理论知识,所以对其进行总结概括,必须重视对训练过程当中的主要客观规律的揭示,而这些客观规律都是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因此,在对运动训练操作原则进行总结归纳的时候,必须注重关注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其身体、技术、战术、心理以及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总而言之,运动训练原则是是随着运动训练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随着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训练实践的不断深入,就要求我们对运动训练过程当中的运动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所提出的训练原则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以及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必须突出训练原则的人文特征。这对于高素质、高竞技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新背景下运动训练原则的发展趋势

“人本观念”在竞技运动当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可将其理解为坚持一切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调动并激发出运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终帮助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实现其全面发展。因此,在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以及管理的过程当中,都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在训练负荷的安排上,必须要以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跳水项目与体操项目,这一类项目的训练密度较小,单次训练时间可以久一些;举重项目由于训练强度较大、训练节奏较快、训练时间较短,因此,举重的专项训练,一次不宜超过两个小时。当然,就算是同一项目,根据运动员具体情况的差异也要进行区别对待。

3.2 提高对运动员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当中,教练员重视的大多为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而忽视了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通过调查发现,心理素质较好的运动员,更易激发其聪明才智,抗压能力较好,能够较好地调整心态,在紧张的比赛中临危不乱,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实力并且挖掘出自身的潜能。除此之外,在训练、比赛,以及对运动员的管理过程当中,教练员必须注意对运动员的关心与尊重,避免一些不必要矛盾的产生。

3.3 注重激励,以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

激励在运动员的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相关专家通过调查指出,人在没有激励的状态之下,通常只能发挥出自身能力的10%~30%;在物质激励的情况之下,能发挥出自身能力的50%~80%;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双重作用之下,通常能发挥出自身能力的80%~100%。因此,在运动队的管理当中,应该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以充分调动运动员的运动积极性,促进运动员自我价值的实现。

[1]田波.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及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当代体育科技,2014(24):39.

[2]张瀚.运动训练原则的发展与导向探析[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70-72.

[3]曹司雨,李停停,曹青军.关于新时期下我国运动训练原则构建的思考[J].运动,2013(63):27-29.

[4]陈亮.现代运动训练原则的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11(6):69-73.

猜你喜欢
竞技原则运动员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