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鸣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还有经济发展情况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因此,人们更多的关注起了自身的健康情况。而且,伴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完善,我们有能力对运动员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预防,对运动员进行更有效的后续康复治疗。体育锻炼的主要功能是锻炼人们的身体,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在提高人们身体素质的同时运动也可以帮助人们锻炼自身的心理能力。但是,作为运动员其本身就需要进行大量的锻炼。在超负荷的情况下运动员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运动损伤。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运动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对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预防。对其后续的康复治疗进行尽可能的完善。
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这不仅仅和运动员的心理、生理有关,同时和运动员的性格、年龄、训练情况等等因素有关。运动员和外界环境的接触和运动损伤的出现情况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在长期的训练中间运动员可能出现超负荷训练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就会大大的提高。另外,运动员对于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是直接挂钩的。只有掌握有良好且扎实的运动技能才能有效的降低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此外,从事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造成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可谓是千差万别。但是,总的来说却也是有迹可循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进最大的可能降低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以保证运动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虽然造成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很多,运动员出现的运动损伤也千差万别。但是,总得来说还是有迹可循的。总体来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主要包括有这一趟三个特点,那就是大型的损伤情况比较少,急性的运动损伤情况也比较少而慢性的比较多。在慢性的运动损伤情况中间有一部分是因为运动员在进行运动的时候出现了运动损伤但是没有进行及时的医治或者是进行了简单的医治之后就恢复了训练。有的则是因为运动量过大,超过了运动员合理的承受范围。总而言之,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遵守这样一些原则。
运动员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系统性。教练要制定系统、科学和合理的训练方法和训练项目。对于运动员来说,其所选择的项目一定要适合其本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也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这样才更加的稳妥和有效。单纯追求眼前的一点成绩而不顾运动员的实际状况是不对的,也是万分不可取的。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之前还有在平时的生活中间一定要注意尽心拉伸训练。通过拉伸训练运动员的肌肉可以得到充分的放松。在不断的拉伸过程中运动员的肌肉能够恢复的更好。可以有效的缓解运动员的肌肉疲劳情况。这样,运动员在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就能够降低出现肌肉拉伤的几率。此外,通过拉伸运动运动员的肌肉会更加的富有弹性。这样运动员在进行运动的时候就可以避免出现动作僵硬不到位的情况。在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运动员的人体温度可以得到科学的调理,这样在进行训练之后运动员就可以更加快速的进行恢复。肌肉的酸痛感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自身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保护。教练要教导运动员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采取科学的方法避免自己受到伤害。这样,在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运动员就有可能将受到的伤害降低到最低。
为了更好的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员应该对其更可能出现运动损伤的部位进行更好的训练。要对这些部位的功能进行提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有效的降低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完成训练任务。
教练员应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对其小肌肉群进行训练。众所周知,人身体的肌肉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肌肉群,另外一种是小肌肉群。在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注重对大肌肉群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小肌肉群的训练。这样一来运动员身上的肌肉力量就会出现不均衡的情况。因此在进行训练或者比赛的时候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就会更大。因此,教练应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对其小肌肉群进行训练。
运动员稳定性的提高也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降低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因此教练员要帮助运动员对其自身的稳定性进行训练。稳定性运动员进行一系列复杂运动的关键所在,但是当前的训练运动员稳定性的方法存在有一些问题,比如仰卧起坐等,其对稳定性的提高功能相对来收并不是很到位。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或者比赛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自身的情况,一旦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反应。不能因为暂时没有事情就不重视继续进行训练。对于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妥善的进行处理,避免这些因素造成令人遗憾的后果。
运动员的训练环境应该干净整洁。运动员使用的训练器材应该安全有保障。只有为运动员创造安全干净的训练环境才能够更好的降低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女性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身上的锐利物品摘除。进行训练的时候运动员使用的辅助器械一定要和运动员相“合拍”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进行训练。
所谓康复治疗指的就是在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后得到有助于运动员进行恢复的一些手段。一般来讲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之后除了十分严重的需要进行休息之外其他的情况都是进行一定的康复治疗之后继续进行训练。合理科学的训练对于身体的恢复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3.1.1 诊断
对运动员的诊断必须科学正确。只有这样,运动员才能够科学合理的治疗。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的基础就是诊断。一旦出现误诊情况,那么运动员不仅仅会浪费大量的实践还有尽力,有时候甚至可能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情况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在进行诊断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科学正确,保证诊断的精确性。
3.1.2 实事求是
对于不通的情况教练员要做到区别对待。对于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一定要区别对待。考虑到运动员的损伤情况和年龄、身体情况等等因素。对于造成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情况的原因也要进行了解以帮助运动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法。
3.1.3 注意休息
在康复治疗之后运动员不应该马上恢复正常的训练,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先恢复一部分的训练内容。然后根据运动员表现出来的情况进行科学的调节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恢复。
3.1.4 康复计划的制定
康复计划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到运动员的实际心理状况还有生理状况,做到循序渐进。不能够因为眼前的一点成绩就盲目的恢复正常训练。康复治疗期间运动员的运动量和运动频率都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身体状况进行制定。既不能让运动员因为长时间不进行训练荒废了原本的技术使得即使水平下降也不能因为训练的不科学造成运动员在此出现运动损伤。要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实际判断。
总而言之,运动损伤的预防还有康复治疗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教练员要和运动员一起努力,共同保障运动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1]蔺世龙,刘景昌.高压氧对缺血性脑损伤微循环的作用[J].微循环学杂志,2000,10(4):23-26.
[2]邹克扬.运动性损伤治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吴兆国,吴德宝.高职高专学生125例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卫生职业教育,2012(20):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