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种常用指标在少儿径赛运动员选材中应用的再认识

2015-12-04 10:51吴胜利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月杨小学251718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收腹选材发育

吴胜利 (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月杨小学,251718)

对几种常用指标在少儿径赛运动员选材中应用的再认识

吴胜利 (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月杨小学,251718)

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和训练理念的更新,传统的选材方法难以满足优秀运动员的专项选拔。基层学校没有先进的仪器进行更精密的测量,仅仅通过运动成绩、身体形态等几种传统的方法进行选材,这种方法对于现代运动员的甄别是不够准确的,笔者在选材过程中积极探索深层次的选材规律,并多次与省队和市队的教练员交流,对于几种传统的选材方法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探讨,现总结出来,借以抛砖引玉。

一、身体形态

在径赛选材中对于身体形态的基本要求是“三长两短”,即四肢长、小腿长、跟腱长、脚短、脚趾短。但不同的专项对这些指标又有着更细的要求。如,短跑运动员的大腿围度比例比中长跑的运动员明显要大,这是因为短跑更需要爆发力;长跑运动员的身高要求比短跑运动员要低一些,因为长跑运动员需要有强大的心肺功能和轻盈的身体。

脚的长短应根据运动项目区别看待,同等身高的成年运动员脚短的要好一些,有利于“硬着地”技术,减小了着地缓冲时间,从而能快速进入蹬伸阶段。但是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其脚的长短应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脚的长短与身高应该相对来看。

少年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简单地去观察儿童的脚的长短是不准确的。儿童的发育是先从脚开始的,正常人的脚与身高是成比例的,对于儿童的脚的观察要建立在对将来身高的预测上才更准确。如果运动员的父母身高较高,运动员的脚较大,成人后有可能身高较高,这个时期脚大对于运动员来说是有利的。但必须排除身高预期不高,唯独脚大的运动员,因为这种身体形态可能更适合练体操,而不适合去练习径赛项目。

对于身体围度,不同的项目要求则不同。距离越短,身体越需要粗壮点。从女子800m优秀运动员来看,无论是穆托巴还是塞蒙娅,都是粗壮的,因为没有肌肉就没有力量,没有力量就谈不上速度。但对于少年儿童则不然,少年儿童时期还是身体匀称、高挑的身材较为理想。当然还要参考其父母的身体形态,尤其是女运动员,因为女运动员进入青春期后,由于雌性激素的分泌增多,身体形态会发生变化,很多女孩身体形态不适合当前所练项目,所以说参考其父母的身体形态是很必要的。

二、身体素质

1.爆发力测试

立定跳远是大多数运动项目选材的首测素质,它反映了下肢爆发力的指标。传统甄别方法就是看看远度,所以出现了一种现象:跳得远的运动员,经过训练后,跑的不一定快。原因是过分看重立定跳远的远度成绩,而忽视了不同项目的专项解剖学、生理学特点,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立定跳远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起跳很快,也有远度,但收腹收腿不快。节奏是:“嗒-嗒”;另一种是起跳很快,收腹、收腿也很快,有远度。节奏是:“嗒嗒”。同样的远度,虽然第一种情况启动快,但是与途中跑技术的“摆动”解剖学特点不是很符合,现在的短跑技术讲究的是摆动与蹬伸的结合。这种摆动技术对于髂腰肌及股后肌群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立定跳远中的收腹收腿动作恰好能反映出这一能力的高低,所以在选材中,如果选拔径赛运动员不仅要看儿童立定跳远的远度,而更要注重儿童在起跳过程中落地时收腿收腹的动作速度,往往被忽视这一点才是真正选拔径赛运动员的关键。

如果收腿收腹速度不快,仅有远度,说明这名运动员仅仅是蹬伸能力强,大腿的摆动能力相对较差,途中跑的能力将会受到很大限制,所以这样的运动员可能更适合举重,而不是短跑,因此,要选第二种情况的运动员练短跑。

2.速度及耐力的测试

很多教练习惯于站在终点选队员,这是不准确的,由于少年儿童的肌肉含水量较高,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较少,肌肉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收缩力和耐久力都较弱,易疲劳,心肺功能也较弱,所以,衡量少年儿童的供能特点应该从时间上判定,而不是距离。同一个项目,少年儿童的供能特点与成人不同,如,100m对成人来说是ATP—CP供能,但在少年儿童身上可能出现了糖酵解供能,而对于少儿来说,用30m、60m的距离来判定其ATP—CP特点要比100m更准确,用30m、60m来甄别是否接受100m训练的运动员更适合;如果想选一名400m的运动员,应该选择100m、200m成绩好的运动员;如果选长跑运动员应该更关注400m或800m跑得快的运动员,这不仅因为其供能特点相似,而且因为高水平的比赛对于速度的要求很高,在400m或800m最后的冲刺阶段,如果没有速度,单靠耐力是很难达到高水平的,这也是所有竞速类项目的特点。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少年儿童是原始“材料”,还未经过后天的训练,其身体素质具有均衡性,以后真正能发展到较高水平的运动员,很少会出现单项素质好,综合身体素质不均衡的现象,而那些单项成绩好的,综合素质较差的,是很难达到高水平层次的,如,在选短跑运动员时,不能简单地用动作速度去判定,而忽视心肺功能,因为心肺功能的不足,也是将来影响运动员训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少年儿童时期的发育状况差别较大,所以成绩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同等没有训练基础的运动员中,提前发育的运动员的成绩更突出一些,由于一些教练接触《运动训练学》和《选材学》较少,往往忽视了发育程度对于成绩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骨龄进行甄别,判断其生物年龄,而不仅仅简单地用日历年龄去判定运动员的发育情况,应该排除那些提前发育的运动员,选一些成绩差不多,但发育正常或晚一些的运动员。

三、运动技能

在长期的选材观察中发现优秀运动员技术有着先天性,尤其是向前性和着地技术,在观察中,大多数教练员去关注成绩,而忽视这些技术,总认为运动技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提高,不能否定运动技术随着训练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真正将来能达到高水平的运动员,不仅是身体素质好,其技术也不差,尤其是向前性和着地技术。

在选材过程中,应该让运动员去跑几个弯道,教练站在弯道弧内圆心处观察,会更清楚地看到少年儿童大腿下压时,在着地前的瞬间,脚着地的两种技术,即:所谓的脚尖上翘和脚尖下垂,选材时要注重选拔第一种技术的运动员,因为这就是所需求的那种滚动式着地方式(笔者做过实验,这种技术的确具有先天性,第二种技术通过后天训练很难提高到第一种技术水平),当然少年儿童的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均衡。屈肌早于伸肌,大肌肉群早于小肌肉群,所以对于一些肌肉力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八字脚、摆臂不规范等,也可以通过训练提高,但是向前性和着地技术具有先天性这点不能忽视。

猜你喜欢
收腹选材发育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瘦肚子的走路法
瘦肚子的走路法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剖腹产后多久可以使用收腹带
冬奥会项目跨项科学选材依据与对策研究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动物变态发育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