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挺 (浙江省余姚市陆埠镇洪山小学,315400)
技术教学中有效发展体能的策略
李奇挺 (浙江省余姚市陆埠镇洪山小学,315400)
1.依据教材特点:体育教学内容有跑、跳、投、体操、球类等等。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运动负荷大小不一。有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本身运动负荷就比较大,如跑、跳等内容,学生在练习完后需要恢复的过程,那么一般就不需要再设计体能练习。有的内容运动负荷则较低,如小学体操类的教学内容,不管是单个动作还是组合动作,运动负荷都相对较低,可以安排一些体能练习。比如,每次前滚翻动作结束后,用单脚跳、双脚跳、弓箭步、爬行等方式返回。在球类教学中,单个技术动作的学习强度低,有必要安排体能练习;而技术动作在教学比赛中的运用时强度较大,可不安排体能练习。
2.符合年龄特征:体能内容的选择应考虑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征。首先,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器官和系统功能有不同的特征,如8~10岁间神经系统发展较快,10~12岁间运动系统发展明显,所以水平一、二阶段以游戏、跑跳、体操、球类等活动为宜。水平三阶段可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增加轻负荷的力量练习。其次,水平一的学生活泼好动,心理反应较为稚嫩,因此应采用技术要求较低的练习方式;水平二、水平三阶段随着心理逐渐趋向稳定和成熟,可适当提高练习的技术要求。对小学生的练习要求和评价标准应避免成人化,以简单、易操作为宜。最后,小学生的运动能力随着年龄增加呈逐渐上升状态,所以在练习难度上可适当逐步提高。
3.遵循技术关键:安排的内容最好与主教材的技术动作有联系,既能发展体能,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主教材的技术动作。正确的辅助练习可对主教材技术的学习有正迁移作用,如前滚翻练习前先做几次两臂支撑两腿蹬伸的练习,练习后返回时采用手脚交替支撑的小兔跳;跳远时,每次试跳完后用单跳双落的方式跳跃返回,这些练习可帮助学生体验局部动作,为完整技术学习打下基础,又能发展力量和协调能力。主教材技术的拓展练习也能高效地发展体能,如学习排球双手垫球时,每次练习前可加入脚步移动练习,通过身体移动和移动后成弓步动作,既加强身体练习,同时也对学生判断来球方向、找准人与球的合适位置、体验技术动作、提高肢体动作感受等都有较大帮助。
1.利用空闲练体能:有了补偿性体能的练习,还需考虑怎么安排比较合适。主教材与体能练习两者之间,应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在不影响前者学习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体能练习的价值。体能练习可安排在技术学习的空闲时间,如排队等候时、练习完毕后返回时、队伍调动时……技术动作的学习本身就以身体练习为主,加强技术学习也可促进体能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做到精讲、减少不必要的队伍调动和集体纠错、增加练习分组等,提高时间利用率,以此促使学生多动多练,让学生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锻炼身体。
2.把握强度抓主线:上文中已提到技术学习与体能练习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抓住技术学习这条主线,控制好运动量。运动量大时学生容易疲劳,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动作准确性等都会下降,从而影响技术动作的学习,因此,在设计体能练习时要综合考虑练习的内容、次数、距离等因素,避免运动负荷过大。可调节部分或全部因素来适当降低单次练习的强度,如在练习次数、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改换练习内容:返回时全蹲跳改为稍屈膝跳、各种大幅度的动作适当降低幅度。也可通过改变练习形式减少整体的运动量,如每次技术动作练习后进行体能练习,改为2次或3次后练习一次,或者把每个环节都安排体能练习改为隔一个环节进行,促使技能学习和体能练习协调发展。
3.丰富形式增趣味:枯燥、单调、机械的穿插体能练习,可能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还会使学生厌烦上体育课。因此,可通过情境、比赛、游戏等多种形式将技术学习和体能练习完美结合,如前滚翻后加两次小兔跳,往前过障碍后再双脚跳返回,比一比哪一组又好又快。学生能在新颖的刺激、激烈的竞争中满足新奇感和好胜心,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这样,既能较好地实现体能练习的目的,又能促进技术动作的学习。同时,教师需注意采用能够服务于技术教学的形式,避免对技术动作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如跳远第一课时教学中用跳入垫子的练习,假如安排接力比赛的形式,可能会产生技术动作的负迁移,因为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四个环节组成的完整动作,学生在比赛时往往会追求速度,还未落地就已经准备折返,淡化屈膝缓冲的落地动作,使落地技术练习不到位。
4.及时评价促发展:体能练习不是练过就算,玩过就好,也应与技术学习一样有评价,使练习有质量,学生有兴趣。但分组练习时面广人多,仅凭教师一人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更无法及时作出准确评价,将学习情况反馈给学生。因此,教师可采用让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如组内人数较多时可安排组长进行评价,人数少时可同学间相互评价。评价前学生都应明确评价标准,如前滚翻练习前的两臂支撑两腿蹬伸练习,可以从蹬伸的次数、幅度、速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如此使评价者方便评价,练习者练习有参照。评价应及时、简洁、扼要,如:“跳得很快”、“爬得像”、“5次到”等,让练习者知道“好”或“不好”在哪里,确保体能练习的有效性。在主教材的技术教学中,应有选择地安排体能练习,突出技术教学的主要地位,合理、灵活的设计与运用体能练习内容,使学生在技术和体能上都能获得发展,提高体育课堂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