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彪,桑云鹏,2,李 元
(1.大连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盘锦 124221;2.大连科技学院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5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4)
体育人文社会学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张凤彪1,桑云鹏1,2,李 元3
(1.大连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盘锦 124221;2.大连科技学院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5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4)
以产业经济学和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概念、分类、特征,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民族体育产业发展路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具有经济性、文化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2)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不仅能够丰富我国体育产业的内涵,还能够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体育产业国际化;3)通过构建具有区域特色产业集团、推动区位联动发展、实现产业国际化等路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
根据国际权威体育产业咨询公司—布兰吉特经济预测公司的报告,2014年全球体育产业增加值将到1.5万亿美元,而美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将达4 85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3.0%,占全球体育产业增加值的32.33%[1]。相比之下,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比较缓慢。2014年中国的体育产业产值在3 136亿元左右,其对GDP的占比仅为0.6%。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滞后于世界体育产业的平均水平,同时也落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其健身、娱乐、休闲的功能深受人们的欢迎,并且具有较强的商业开发价值。因此,立足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3部,并以16种体育核心期刊为检索范围,以“全民健身”、“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产业”等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10篇,对上述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为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辽宁省体育局处级以上4位领导和北京体育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产业研究领域的6位教授进行访谈,获得了我国民族体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建设性建议;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分类及特征进行界定,并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
1.1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概念的界定 界定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涉及到2个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和产业。一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由我国特定民族地域的人群所传承的、能够反映该民族或该地区人群的生存历史、民风民俗、价值观、审美观、民间信仰等的体育形态[3]。民族传统体育属于民族文化范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散打、舞龙、舞狮、摇旱船、划龙舟、滑冰、滑雪、扭秧歌等,都是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的特色项目,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开发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一切领域,而每个具体产业又是由同类型企业集合而成[4]。产业属于经济范畴。民族传统体育与产业的叠加与融合,不仅使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范畴衍生出经济维度,从而能够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产业的经济范畴衍生出文化的维度,从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属于民族文化经济范畴,这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质的规定性。明确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本质属性,对于科学界定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指生产和经营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产品的企业集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概念,应明确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与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和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总和,这些成果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5]。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包含于民族文化之中,即民族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上位概念。产业和民族文化交集构成了民族文化产业,我国“十三五规划”规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其中就包括了民族文化产业。民族传统体育与产业的交集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包括在民族文化产业中。
1.2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分类 为了便于更好地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必要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进行分类。由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多彩、纷繁复杂,导致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呈现出规模小、种类多、形态丰富。产业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关联方式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等。关联方式分类法就是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关联方式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5]。根据产业的分类方法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采用关联方式分类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主导产业和相关产业2类。
1.2.1 主导产业 根据罗斯托的阐述,主导产业是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6]。由此可见,主导产业的特征主要是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中,体育竞赛表演业和健身娱乐业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因为这类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扩散效应,它们的发展必将带动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1)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表演业能够带动体育旅游业、体育用品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等发展,其经济收入主要包括门票、商业赞助、电视转播、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社会效益主要包括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城市的形象等。例如,每4年举办1次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是规模最大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表演业,不仅为该地区带来了经济收入,还促进了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发展。2)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业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服务产品,获得经济收入,社会效益主要是丰富民众业余文化生活,增进健康,娱乐身心,提升民族人力资本水平,例如各地区开设的民族舞蹈、健身培训班、武术学校等。其中,山东省武术资源比较雄厚,共有10个县市先后被评为“全国武术之乡”,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品牌价值将会对山东省乃至全国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业起到示范作用[7]。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主导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业受民族体育多样性的影响,其经营项目和内容丰富多彩。但是,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市场还处于低端服务产品为主的阶段,不仅市场规模小,而且服务水平低。
1.2.2 相关产业 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是指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相关联的企业的集合,其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用品业、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民族传统体育培训业、民族传统体育中介业等[8]。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形式有技术相关性、原材料相关性、用途相关性等[9]。例如,民族传统体育用品业是民族传统体育和制造业、销售业相结合的产物;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是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民族传统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是民族传统体育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从而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表演业的精彩程度和受众状况;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创造了环境,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平台;民族传统体育培训业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业和竞赛表演业提供技术支持。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主导产业的发展起到补充和完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主导产业和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
1.3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特征
1.3.1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经济性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经济性通常以整体对外体现的,具体表现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具体表现为多个同类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和培训等。例如,民族传统体育用品的生产,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用理论观点,当企业生产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也即达到了规模经济效果。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而言,同样具有规模经济的效应。范围经济表现在产业内部企业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每个企业承担产业链条中的某一环节的活动,生产效率极高。主要包括合资、合作和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生产经营活动。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来说,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利用比较优势,同其他部门进行合作,从而达到最大的效果。
1.3.2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文化性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文化性可以从消费者和民族传统体育产品2个方面进行分析。1)从消费者角度分析,消费者的文化程度越高,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消费的意识也越强。随着全社会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在现代生活方式与休闲方式中追求生命质量、追求多样性民俗文化活动的价值观也逐步增强,从而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产生更高的兴趣,增强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文化性。2)从民族传统体育产品角度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产品的开发,应与特定民族文化中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如果离开民族文化生态系统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会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成为无源之水。例如,内蒙古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优势和草原、沙漠等特点,大力发展马术培训、竞技、表演、那达慕、冰雪那达慕等体育旅游项目;青海省把体育、旅游、文化结合起来,打造环青海湖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圈[10]。因此,各民族体育广场和旅游景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应有相应的自然山水景观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为背景,使之互为依托、交相辉映。
1.3.3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地域性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文化性特点,民族文化的生长、发展、形成依托于其特殊的地理特点,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也就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其主要包括:1)山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我国大部分高山、高原、冰川都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海拔在5 000m以上的有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天山等,这些地区基本形成以登山为内涵的登山竞技、登山旅游、登山培训等产业。2)草原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少数民族地区的草原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等省区。这些地区以赛马、马球、马术、摔跤等竞赛项目为联接形成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联动。3)北云冰雪体育。满族、鄂伦春族等长期生活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冰期长达半年。冰雪运动改写了黑龙江的冬季,冰雪犹如一根巨大的杠杆,撬动了冰雪设施、装备器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4)南国水乡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生活在沿海和江河湖泊岸边的少数民族进行的大多数传统体育活动,例如赛龙舟、赛皮筏、游泳比赛、潜泳比赛、水中捉鸭子和踩独木滑水等都是在水上进行的。
1.3.4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阶段性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条件的影响,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产业发展理论认为,产业发展一般要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2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375.62万人,实现增加值3 135.95亿元,占当年GDP的0.60%,按可比价比2011年增长14.44%。2013年中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3 575亿元,占2013年GDP比重的0.63%左右,这表明目前我国正处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11]。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滞后于体育产业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正处于第一阶段,其表现的为产业的规模小、投资风险大、竞争力不强等阶段性特征。
2.1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的质量有所改善,产业的效益也明显增高。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格局。具体表现如下:
2.1.1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保持15%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4 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12]。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体育产业将年均增长24.59%[2]。由此可见,我国体育产业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2.1.2 体育消费市场潜力无限 体育消费是现代人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用货币购买体育效用的经济活动,即人们为满足多样化的体育需求,采用不同的方式消费体育产品的过程[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将遵循需求上升规律,市场潜力无限,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居民体育消费需求总量增加。主要表现为体育消费人群在扩大,即由高收入人群向中低收入人群转化,由城市人群向农村蔓延;2)体育产品增多。主要表现为体育产品种类在增加,体育产品的档次在提升;3)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结构趋向多元化。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生存在体育消费,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发展和享受向体育消费。4)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层次高移化。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向富裕型小康的消费层次过渡,这就为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跃升提供了大背景,高档体育消费会逐渐占有较大的比重[13]。
2.1.3 体育产业投资日趋多元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体育社会化、市场化的加剧,体育产业的投资主体由政府一家向社会、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方向发展。《意见》明确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安排补助资金等方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积极鼓励民间和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兴建体育设施。鼓励金融机构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要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拓宽体育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14]。
2.2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地位 作为一种文化经济范畴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应该从文化和经济2个视角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地位。
2.2.1 从文化视角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应包括物态、制度、行为和心态等4个层次的内容:1)体育器物文化。例如,体育场地、器具、服饰、图腾物等;2)体育制度文化。例如,体育规则、规范、禁忌等;3)体育行为文化。例如,体育的运动模式、动作技术和行为习惯等;4)体育心态文化。例如,体育的精神价值、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民族情感等[15]。其中,体育器物文化能够为建筑业和体育用品业提供素材,丰富体育用品类型,提升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比较优势;体育行为文化不仅促进了健身娱乐市场、体育技能培训业多元化的发展,还是我国健身娱乐业、体育技能培训业国际化的突破口;体育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是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灵魂,也是我国体育产业内在精神价值的体现,是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国际化,传播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2.2.2 从经济视角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文化学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价值和政治学上的民族认同价值,而且具有培育体育产业门类和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显著效果。参与各项民族体育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服装、器材和设备需要相关企业来提供,民族体育竞赛表演所创造的观赏效应和愉悦效果都可以作为产业来开发。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所带来的大量的关注人群,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经济价值得以发挥的社会市场[16]。由于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以神秘的样式和新奇的感受吸引人;对内以惯常的形式、亲和的感受感染人。正是借助这样的关注度、参与面和辐射力,民族体育产也能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应,带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3.1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能够丰富我国体育产业的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实质上是民族体育项目不断产业化的过程。例如,最具民族特色的武术产业,其产业化过程是通过武术竞赛表演和武术健身娱乐产业化推动武术培训市场、武术旅游产业化。而安塞腰鼓则借助社区健身、商业庆典、旅游开发、影视屏幕等平台逐渐实现了产业化发展。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扩大我国体育产业的规模,丰富其内涵。
3.2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能够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体育产业内在具有的一种开发、挖掘与创新体育产品多元使用价值,以更好地创造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能力[17]。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可以分为2个基本维度,即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如自然条件、丰富的矿藏或廉价的劳动力等;竞争优势主要是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政府、企业的其他经济活动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影响[18]。1)比较优势处于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较低层面,是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要素,它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发展体育产业所具有的某些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有利条件等。例如,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传统项目、民族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旅游等都具有民族特色,具有比较优势。2)竞争优势处于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较高层面,是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竞争优势相对薄弱,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政府大力的扶持。
3.3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能够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 国际化在当今世界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各行各业,都在力争国际化。产业国际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产品生产国际化,企业经营国际化,市场竞争格局的国际化[19]。体育产业的国际化主要包括体育消费市场的国际化、体育产品生产的国际化和体育产品经营的国际化。随着世界各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剧,老年体育健身需求呈现出快速的增长,而民族体育独有的修身、养性、健身、娱乐等功能必将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因此,我们应该借助现在高科技的手段,向世界宣传我们的民族体育,促进民族体育的国际化需求,从而实现民族体育消费市场的国际化。为了满足民族体育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我们要通过生产的国际化和经营的国际化来实现。民族体育生产的国际化主要是利用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将我们民族体育产品在其他国生产,即形成一批具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这种类型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减少了运输成本及关税。例如,随着武术国际化的推广,武术装备用品生产可以采取在他国建厂生产。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经营的国际化就是要按照国际规则,在国际体育市场上直接或间接地销售民族体育产品。不论是民族体育生产的国际化还是经营的国际化都有利于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4.1 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体育产业集团 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群众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运动内容、形式和技巧的体育运动方式,从而使其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和交融性等社会特点[20]。应根据民族传统体育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构建具有区域特色民族体育产业集团。例如:1)构建以内蒙古为中心的华北地区民族体育产业区。内蒙古具有辽阔的草原,以游牧为生,孕育了赛马、摔跤等具有很强竞技风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打造体育旅游、赛马、格斗等民族体育产业园区。2)打造以冰雪为核心的东北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园区。东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草原山峰、河流、冰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绚丽多姿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市场开发价值。3)构建以体育赛事和体育用品为核心的珠三角民族体育产业园区。2007年全国民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的成功举办,促进了珠三角地区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贵州和广州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21]。各地区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与发展,使珠三角民族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4.2 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区位联动发展 各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均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应突破区域壁垒、行业壁垒,使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各种资源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整合,这不仅是世界其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例如,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表演业与旅游产业的跨行业融合,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升了旅游产业的品味与档次;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为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采取有效的产业组合方式,着力抓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的整合,不仅能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优势互补,而且可以共享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资源,降低成本,产生协同效应,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整体效益。整合资源,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区位联动发展,需要上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以顶层设计的方式协调好各区位之间的利益关系,选择可以充分发挥综合效应的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主管部门要做好协调沟通,起到区位之间的桥梁作用。
4.3 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国际化 以产品为依托,将民族传统体育包装成不同的产品形式,通过出口宣传,使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走向世界。以链促销,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国际营销分工体系。鼓励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体育产业市场,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国外市场份额和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能够宣传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在国外直接构建文化体育产品生产制作、市场营销的产业链、实现生产制作、市场营销一体化,形成核心竞争力。例如,通过国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宣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国外消费群体认识并喜欢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品。以体育赛事为平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走向世界。目前,世界各种体育赛事举办次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借助体育赛事这个平台宣传民族体育产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国际化。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地域性、经济性、民族性和阶段性的特征,不仅能够丰富我国体育产业内涵,还能够推动我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体育产业国际化。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滞后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机遇,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消费市场潜力无限、投资主体多元化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应构建以内蒙古为中心的华北地区民族体育产业区,以体育赛事和体育用品为核心的珠三角民族体育产业园区,打造以冰雪为核心的东北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园区等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团;应突破区域壁垒、行业壁垒,采取有效的产业组合方式,使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各种资源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整合,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区位联动发展;应以产品为依托,将民族传统体育包装成不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以链促销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国际营销分工体系,从而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国际化。
[1] 林显鹏.强大的美国体育产业[J].时事报告,2015(1):57-58.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Z].国发[2014]46号.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2014-10-20.
[3] 孙庆彬.民间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的基本理论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67-71.
[4] 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5] 周丽莎.少数民族文化权保护立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6]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 刘凤虎,王美娟,张辉.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5):34-39.
[9] 张林,刘炜,林显鹏,等.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J].体育科学,2008,28(10):16-25.
[10] 孙喜莲,蔡仲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市场划分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5):60-63.
[11] 于凯.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即将出台 我国体育产业将迎来“黄金十年”.http://www.qianzhan.com/analyst/ detail/220/151208-b80d2dbf.html.2015-12-09.
[12]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Z].国家体育总局网站,2011-05-16.
[13] 唐宏贵,黄靖,孙计金.我国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理念与前景预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5):36-40.
[1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Z].国办发[2010]22号,2010-03-24.
[15] 孙庆彬,周家金,高会军,等.民间社会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基本理论问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8(1):85-89.
[16] 钟海平.发展与困惑——西部文明进程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17] 周波,周超.美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生长机制及其启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3):1-6.
[18] 刘辉群.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2):12-13.
[19] 张纪康.论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国际化及其不平衡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5):75-80.
[20] 王新武,张建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社会价值及其发挥[J].体育文化导刊,2014(12):63-66.
[21] 李刚,梁俊雄,刘丽.产业集群视角下珠三角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3):10-1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Strategy of National Fitness
ZHANG Feng-biao1,SANG Yun-peng1,2,LI Yuan3
(1.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 Law,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njin 124221, Liaoning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al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lian 116052, Liaoning China;3.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his research studies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dustry, analyses its status and function in China’s sports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ment path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s, 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dustry has economical,cultural, nation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2)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dustry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but can also improve China’s core competence,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ports industry; 3) Constructing industry groups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o enhance regional linkage development, to achiev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industry, so a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national fitness; national strategy;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sports industry; development path
G80.052
A
1004 - 7662(2015 )10- 0001- 06
2015-1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5BTY013);大连市社科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dlskyb2014019);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YB2014623);大连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科研专题(项目编号:DUT15RW138)。
张凤彪,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体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