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背后的故事

2015-12-04 23:33党荣珍
祝您健康 2015年12期
关键词:青蒿青蒿素疟疾

党荣珍

2015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消息传来,国内各大媒体和社交网络均因屠呦呦这个名字而沸腾和自豪。一时间,这个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研事业,一向默默无闻、不爱抛头露面的女医药学家名满天下。

40年来,屠呦呦只有一篇发表于1977年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和一本出版于2009年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在圈内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然而,正是这样的屠呦呦,用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和执着精神,终在人生的耄耋之年摘得这一享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奖项。

从传统中医学里获取灵感

青蒿素,源于1967年启动的一个集全国科技之力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523项目”,漫长的探索中,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组成了研发大军。从药材筛选、有效成分提炼、临床实验、结晶获取、结构分析、人工合成直至新药研发,青蒿素的发现发明过程犹如众多科研人员环环相扣的接力赛,每一棒都功不可没。

那么,究竟谁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与疟疾曾经展开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屠呦呦之前,相关的诺奖就有三个,分别是:1902年,发现疟疾经由蚊虫传播的英国军医官罗斯(Ronald Ross);1907年,发现疟疾病原体是血液中的疟原虫的莱佛兰(Alphonse Laveran);1948年,发现DDT是灭蚊良药的瑞士化学家穆勒(Paul Hermann Müller)。但是,根治疟疾的良药一直没能研制出来。所以,至今天,疟疾仍然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有5亿人罹患此病,100多万人因此死亡。

在发现青蒿素之前,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主要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使得全世界100多个国家、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死亡率急剧增高。

1961年5月,美国派遣军队进驻越南,越南战争爆发。交战中的美越两军深受疟疾之害,减员严重,是否拥有抗疟特效药,就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美国投入巨额资金,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但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越南则求助于中国。1967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了。因为启动日期是5月23日,故项目的代号被定为“523项目”。

我国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但没有取得阳性结果。面对失败,科学家们没有退缩,他们重整旗鼓,继续寻找对付这种疾病的新药。

在这探寻新药的一拨又一拨浪潮中,传统中药青蒿脱颖而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周维善院士说,“青蒿是一株救命草。找到它的人,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

作为“523项目”课题攻关组组长,屠呦呦开始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她整理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访集》,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相关试验。但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都不是最好的。当她再次翻阅古代文献时,《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青蒿里有青蒿汁,然而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试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屠呦呦说。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屠呦呦回忆。

1971年10月4日,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屠呦呦在实验室中观察到青蒿里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她老伴儿李廷钊如是说。

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

发现对疟原虫有抑制作用的提取物仅仅是第一步,而接下去青蒿素的发现又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

在各级“523办公室”的有效管理和协调下,北京中药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和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分别独立地完成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的分离以及初步临床试验。如同接力赛一样,在青蒿素结构测定过程中,有机所从化学角度,生物物理所用X线单晶衍射,北京中药所从中协调,“523办公室”整体掌控并集合其他单位的设备及人力资源进行支持,可谓举全国之力分工协作。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试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用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树则在各地区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工作座谈会上对“523任务大协作”的评价来缩影青蒿素成功发现过程中的协作——若一定要确认在青蒿素发现中个人的贡献的话,如同田径比赛中多人接力赛,屠呦呦是其中的冲刺人。

本土出生、教育、成长的中国人,屠呦呦得到了世界科学的认可和最高的奖励,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中国科学界实现了零的突破,”有媒体如是评论,“相信在屠呦呦获奖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不相信自己培养的科学家能够得到诺贝尔奖。”“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所发明的青蒿素是中西医结合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也有人说,“屠呦呦得到诺贝尔奖,从根本上摘掉‘中医不是科学的帽子。”中医药科学吗?长期以来,很多人反对中医药,认为中医药是一种文化,不是科学。然而,以屠呦呦为代表的团队在攻克疟疾这一世界顽症的过程中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不仅充分地展现中医的无穷魅力,更为中国医学和药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能够造福人类的路径。

抗疟疾青蒿素药物的研制成功,是我国迈向世界医学巅峰的第一步,青蒿素也是我国唯一被世界承认的原创新药。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至今她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面对媒体,她目光坚定,语调从容:“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屠呦呦带着几分吴侬软语的方音,“希望我的获奖带来新的激励机制,激励科技工作者以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传统中医药,更好地为世界人民造福。”

从诺贝尔医学奖来说,屠呦呦是中国获取该奖的第一人,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人。对于屠呦呦摘取诺奖,尽管一度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可以肯定的是: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她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代表着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

猜你喜欢
青蒿青蒿素疟疾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白米青蒿社饭香
与青蒿结缘 为人类造福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非洲“两苏”地区疟疾预防与治疗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一个青蒿素品牌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