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艳 张淑琴 曹晓瑞 段祺
[摘 要]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损害之间关联。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住院部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昼夜变化节律分为勺型组、非勺型组和深勺型组,对各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及尿蛋白四项测定。结果:非勺型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免疫球蛋白、尿微球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其他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其中尿微量白蛋白最为明显。结论:无明确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肾损害相关,糖尿病患者应关注血压变化,及早进行针对性治疗,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
[关键词] 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动态血压监测;尿蛋白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5)02-097-02
DOI:10.11876/mimt201502037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重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重要危险因素[1]。我院通过对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及尿蛋白四项测定,分析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与糖尿病肾损害相关性,取得一定成果,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住院部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病程1~9年,平均病程(3.2±2.2)年。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水平分为正常勺型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1.3±3.4)岁;非勺型组32例,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1.2±3.6)岁;深勺型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61.4±3.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
(1)年龄>25岁;(2)非同日至少2次血压<140/90mmHg;(3)无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药物性肾损伤等疾病;(4)无严重全身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动态血压监测:采用Schiller br-102全自动袖带式血压分析仪测右上臂血压,从早8时到次日早8时,每1小时测量一次,系统自动分析出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为:(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以百分率计算,其中<10%为非勺型、>10%为正常勺型、>20%为深勺型。尿蛋白测定:入院后收集患者尿液,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尿免疫球蛋白。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3组间日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进行比较,非勺型组日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高于其他2组。具体分析见表1。
2.2 各组尿蛋白比较
3组患者间尿蛋白进行比较,非勺型组患者尿蛋白各项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具体分析见表2。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2-3],高血压可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及发展,增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5%~10%糖尿病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因而,高血压作为糖尿病肾病重要危险因素而广受关注[4]。
正常血压模式应当呈双峰一谷长勺型,血压勺型节律与机体活动相适应,有保护脏器重要功能,夜间血压下降异常是反映血压异常指标之一。糖尿病患者昼夜血压差值缩小,节律改变确切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5]。文献报道夜间血压下降异常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显著相关[6-7]。本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较大,大多表现为夜间血压升高出现非勺型血压曲线。提示不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亦存在昼夜血压节律失常。可能机制为糖尿病患者调节血压节律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导致夜间血压波动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研究结果显示非勺型组患者尿蛋白排泄量较其他2组多。尿微量蛋白是肾损害敏感可靠生化指标,是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主要依据。尿微量白蛋白增高提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提示早期肾小球损伤。尿α1微球蛋白是反应肾小管损伤标志性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价值高[8]。尿转铁蛋白是反应肾小球基膜静电和机械屏障损伤一种新肾小球早期损害标志物;尿免疫球蛋白出现意味着肾小球基底膜上滤膜孔径改变,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敏感指标[9-10]。本研究显示:在非勺型组中,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免疫球蛋白、尿微球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其他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其中尿微量白蛋白最为明显;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因此,密切监测及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血压,对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此外,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服药方式可能影响其血压波动,如大多数患者晨起服降压药,且一日一次给药,有可能不能很好控制夜间血压平稳下降,导致血压夜间下降百分率出现异常。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夜间血压波动异常,且与糖尿病肾损害相关。临床应密切关注糖尿病患者血压并及早、合理治疗,以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刘雅卓,王晓梅,隋淼,等.2型糖尿病蛋白尿患者药物治疗及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230-3231.
[2] 李彬,刘翠平,严晔华,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3,18(5):350-353.
[3] 方中良,沈干,胡世莲,等.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效果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9):1012-1020.
[4] 周慧超,张磊,刘传梅,等.2型糖尿病高血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21-22,31.
[5] Ayala, D.E.,Moyá, A.,Crespo, J.J. et al.Circadian pattern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type 2 diabetes[J].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2013,30(12):99-115.
[6] 张爱平,侯宜凯,王艳侠,等.81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患者肾脏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11):882-885.
[7] Wijkman,M.,Lnne,T.,Grodzinsky,E. et al.Ambulator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predicts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 type 2 diabetes, independent of centr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J].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2012,17(4):139-144.
[8] 岳敏,陈利,李龙平,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微量清蛋白尿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3):277-278.
[9] 张琼,张艺,李红萍,等.高剂量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血尿酸及蛋白尿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2,38(1):26-27.
[10] 祁冰雪,董宇,刘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93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