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
两岸两会恢复制度化协商以来的第11次会谈2015年8月26日在福州落幕。这是向各界交出满意答卷的一次会谈,所签署的两项协议攸关经济民生,一旦生效将为两岸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可谓“民有所呼,即有所应”。这也是相隔时间最长的一次两会会谈,距离2014年2月在台北举行第10次会谈已有一年半之久,期间虽遇波折仍克难前行,成果来之不易。
《大戴礼》曰:“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用以形容刚刚结束的两会第11次会谈,再贴切不过。历经6年终于面世的《海峡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协议》,为两岸企业和个人做出了详细的消除重复课税及非歧视待遇安排,互谅互让亦合情合理。协议文本厚达20页,凝聚了两岸人士的心血,展现了两会协商一贯的严谨和精密。
在航空领域,从2008年6月两会首次会谈签署《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到同年11月签署《海峡两岸空运协议》,再到2009年4月签署《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台海上空日渐忙碌,“两岸一日生活圈”逐渐成形。今次签署的《海峡两岸民航飞行安全与适航合作协议》则为这份便利更添一道安全保障。
为协议签署倍感欣慰的同时,不容忽视生效问题。两项协议均规定:“本协议签署后,双方应各自完成有关程序并以书面通知对方,本协议自双方均收到对方通知后次日生效。”毋庸置疑,如果不能生效,再好再实在的协议都将成一纸空文。在签署仪式现场,媒体记者交谈时无不期待此番见证的两项协议顺利完成后续作业,尽早生效,普惠两岸民众。
福州素有“有福之州”的美誉,也是与台湾一水相隔、地缘相近的交流前沿。海协会与海基会选址福州举行会谈,正应了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当年在此间的一句题诗:“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诚然,两岸只要心意相通,为了民生福祉共同努力,无论遭遇怎样的波折艰辛,必能砥砺前行,迎来海阔天空。